2010年百姓宣讲稿
社工委0057:失业不失志,真诚回报社会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5次党员曾春玲今年53岁,农机修造厂下岗女工。1975年参加工作,在岗位上工作的27年里,积极进取,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曾获北京市总工会先进劳动者称号。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2年4月,由于所在企业破产,她失去了工作和仅有收入来源,一下子整个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 失业初期,她也曾烦恼过、苦闷过,自己曾为之奉献的工作没有了,...
社工委0058:推广群众文化 创新艺术品牌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3次白纸坊街道樱桃园社区居住着一位北京印钞厂的退休职工,他叫李双义,今年63岁。他身材挺拔、精神矍铄。自从2001年退休后,被白纸坊街道文体协会聘请为工作人员,同时他也是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的理事、北京市舞蹈家协会会员。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有极高的热情。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新的社会时尚。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是促...
社工委0059:为建设宜居宜业和谐社区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8次我叫李志英,家住天宫院街道海子角东里社区,今年63岁,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爱人退休身体很好,儿子是一名警官,儿媳是老师,孙子今年上初三,儿媳结婚17年,我们婆媳从没红过脸,如同母女。我和爱人结婚40年,从不吵架,互敬互爱、合家欢乐。 2003年我在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组织一个“综合艺术团”每天坚持带领大家一起...
社工委0060:我为天宫院社区居民而荣耀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8次十五年前,我们结束了租住房两年多的日子,终于盼来了酒厂里分给我们的新楼房,记得刚拿到楼房钥匙从厂里往楼房回来的路上,生怕钥匙丢了,不停的一次次拿出来看看,当时高兴的美极了。刚住进来没多久,下了一场大雨,整个院里一片汪洋,北边小区院落里的水,房顶的水,公路上的水都到小区里集合来了,大门口地势最低,水最深,有二尺多深,没过了膝盖,平静的水面被风一吹起了波浪,如果这里不是住所,真可是美景不错,院...
社工委0061:一位甘愿为社区奉献的共产党员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3次肖金生同志是大兴区兴丰街道黄村西里社区的退休干部,共产党员。他从工作单位退休后,二00二年开始就积极参加了社区义务治安巡逻工作,到今年已经有八年的时间了。这八年来从未间断过,在小区内进行巡逻值勤。他没有豪言壮语,但他说:“只要能活动,能走路,他就坚持参加小区的治安巡逻。”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进入社区戴袖标,有事无事转一遭,社会稳定责任大,小区安全要记牢”。他不仅坚持巡逻,还积极为...
社工委0062:以民为本 尽职尽责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4次我叫张雪虹,今年35岁,是北京市首批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一直受到光明街道党工委的信任,被任命为居委会副主任,历经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扎根于社区工作整整六年,走过了东兴三、双兴东两个社区,光荣参加过抗击非典、争创国家卫生区、平安奥运等多次重要战役,从而磨砺了意志,丰富了战斗经验,并取得广大居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因此我也可以算是个老社区专职工作者了。 作为居委会一名副主...
社工委0063: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2次王丽华同志1966年4月出生,1995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方面,她拥护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定不移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的发展观,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在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工作方面,她21岁大专毕业后,在我公司前身(住总六公司)参加了工作直至今日,一直坚持...
社工委0064:紫竹院街道王东源同志爱心故事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7次王东源,今年85岁,乐观健谈,身体硬朗,现为紫竹院街道军乐团社区党员。1986年军乐团大院成立家委会(后改称居委会),组织上指派他当居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从那年起,他一干就是18年。回首18年社区书记经历,王东源体会最深的有三条:从严、公道、向后靠。居民们说这是老王头奉献爱心、做好居民工作的“三件宝”。 从严。要做好社区工作,创建文明社区,王东源认为首要的一条就是要严字当头。王...
农工委0001:“第一女硕士”的和谐家庭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49次我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退休教授。在美丽的香山脚下有我温馨的家。30多年前,我通过考试,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15名金融专业研究生中的唯一女性,人称“第一女硕士”。我的丈夫陈明道被朋友们和媒体誉为“模范丈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还有被人们称为“老神仙”的,我92岁高龄的老父亲,以及和我们不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彼此牵挂着的孩子们。今年2月,在广大网友,特别是农职院朋友们的支持下,我家在《新京报》社2009...
农工委0002:让社会之爱传递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754次他,是一位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对贫困的农村有着独有的情愫;他,是一名普通教师,对贫困生的教育有着更多的关爱。多年来,他一直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辍学情况有着更多的关注。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李凌老师。提起他的资助行动,说来话长…… 2009年5月17日,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职教所的办公室里,李凌老师一遍又一遍读着手里的信,不断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叹息,领导和同事们发现这一细节,都...
农工委0003:发挥余热 奉献爱心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77次郑德裕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今年已经80岁了。然而从教育教学岗位上退下来这些年,他本着自愿、服务、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闲暇时间投身于社区服务工作,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做着奉献。 刚刚退休不久,郑老师就当上了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职。在一般人眼里看来,居委会主任应该是个非常清闲的职务,无非就是喝喝水,收收报,跑个腿,传个话之类的小...
农工委0004:用爱筑栋梁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8次在四季如画的校园里,活跃着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从玉兰盛开的初春,到红叶遍地的深秋,从教室到宿舍、从三尺讲台到学生床头,学生们见到她,就像见到妈妈,倍感亲切,倍感温暖;同事们见到她,就像是自己的知心大姐,总能得到关心和照顾。她,就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系原党总支书记、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崔振叶。 崔振叶同志最早就读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前身——北京市农业学...
农工委0005:婆婆—最爱我的人 也是我最爱的人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21次婆婆不行了,就要走了,当我驱车赶到她的床头喊她妈妈的时候,昏迷了整整260个小时,滴水未进的她慢慢睁开了双眼,嘴唇也在微微颤动,好像要告诉守候在她身边多日的亲人,她最想见到的、最疼爱的我回来了!她可以安静的去了,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的人都失声痛哭,更令我悲痛欲绝…… 回想起和婆婆朝夕相处的日子,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媳妇,婆婆用她大半生的爱带给了我不尽...
农工委0006:爱心铸真情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40次2009年9月,北京**医院的病床上,躺着一位老太太。前一天晚上老人被病痛折磨到很晚才睡,所以早晨九点多了,老人才悠悠醒来。当她刚睁开眼睛,一下瞅见了靠在病床前熟睡的小伙子。为了照顾老人,他已熬了一宿。“我永远都是您的亲孙子”,小伙子真诚的话语言犹在耳,老人怜爱地望着他,两眼不自觉淌出混浊的泪水…… 小伙子叫刘兵,27岁,是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姓邓,老伴走...
农工委0007:致力科研 发展友谊 乐于奉献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2次维托(Vito Sardo),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教授,1935年10月出生,现年已经75岁了。他是欧洲知名专家,在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节水灌溉和生物质能源领域均具有很高的专业造诣和学术地位,并且在生态农业模式的规划设计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自2004年起至今受聘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中心,担任外籍专家合作研究工作。 维托教授不仅在...
农工委0008:逆境中的阳光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7次2010年5月一天的下午下班后,我乘坐在公交车急匆匆赶往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望着窗外,车流如梭,将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带回自己的家;车窗内的乘客,有的在兴奋地谈论今天发生的事,有的用手机在与家人商量晚饭的菜单,有的略显疲惫,放松地眯眼养神,人们在用不同的方式结束一天紧张、美好而有序的都市生活。我尽情分享着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城市生活场景,沉思着近三年来的家庭变故与经历,一种美好的情感油...
农工委0009:沙尘暴无情 人间有爱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2次今年春天来得格外晚,迎春花迟迟不开,柳枝懒得吐绿,四月份将要过去了,在北京人们还裹着厚厚的棉衣。据气象部门讲,今年严重的“倒春寒”是几十年不遇的,春播农作物播期推迟十多天。此时,我们玉米中心负责种子生产的技术人员正在我国河西走廊(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再次历经强沙尘暴风与雪、惊与险的洗礼! 四月二十四日,星期六。吃完早饭玉米中心在西北甘肃玉米种子基地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冯...
农工委0010:心灵之语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2次穿过喧嚣的马路,走进海淀聋儿康复中心时,一切突然变得很安静。2008年6月8日,20多名义工走进孩子们无声的世界。这是“心灵之语”又一次自发组织的爱心活动。经过近4个小时的接触,义工和这里的孩子们结成了好朋友。临行时,孩子们眼中流露出不舍,义工们比出了“再见”的手语,孩子们脸上现出了天真幸福的笑容。 “爱有心,爱无语”——“心灵之语”成立于2007年3月10日,是一支...
农工委0011:身残志坚 成就事业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0次李长坤自幼就是一个患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孩子。在经历了种种人生磨难后,他克服了走路、写字、上学、就业等诸多困难,也深深体味到了人生最大的财富,那便是“笑迎困难与磨难”,只有不断地去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够从中获益,取得更大的进步。 李长坤于2003年9月考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现代服务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习的日子里,他凭着顽强、勤奋、严谨、务实、进取的精神,顺...
农工委0013:光辉的事业 无悔的年华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1次贾玮是个地地道道的平谷农村姑娘。2003年,她考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05年7月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在市内的发展机会,回到了家乡,当上了平谷区马昌营镇马昌营村村主任助理。她在村官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她始终兢兢业业,虚心学习,踏实肯干,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及区镇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由于她工作出色, 200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被评为平谷区优秀村官,成为了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村官。...
- 1 图览社科|“北京社科”智库成果系列
- 2 龙倩:从理论创新到实践路径 学思践
- 3 【党员课堂】于昆:加强新时代青年党
- 4 以抗战胜利之光照亮民族复兴路
- 5 【党员课堂】李明伟:共产党员加强党
- 6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美丽中国新图景
- 7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 8 壮哉,九三胜利日大阅兵
- 9 刘京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应答与世
- 10 黄琳:数字赋能文化传承与创新
精彩推荐
【党员课堂】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播放:1138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播放:1043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北京实践播放:950
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播放:1661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播放: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