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百姓宣讲稿

  • 农工委0034:飘扬的青春红十字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1次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红十字标志已成了广为人知的人道主义的代表标志,在我院广大青年学生中间,有这样一群怀着同样理想的青年,加入到红十字这个先进、光荣的组织中。     我院党委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院红十字会工作的领导,2005年4月成立了我院红十字会。随后,院团委积极落实党委指示精神,由学生自主成立红十字会组织,组建了我院红十字会学生...

  • 农工委0035:温情辅导员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0次

      2010年的春天,比往年来的都晚一些。操场上,9个年纪相近的年轻人漫步在橡胶跑道上,他们说着、笑着、闹着,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体会着关爱的温情。这9个人便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第一批专职辅导员的部分成员。     这幕温馨的场景的背景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2007年8月21日,12个年轻人成功竞聘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成为了农职院教师中的一份子。但...

  • 农工委0036:“草莓天使”王丽娜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9次

      2010年5月14日晚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在这里正上演着一场《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文艺晚会。其中有一个节目“首都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宣誓”的领誓人引起在场观众的注意,主持人倪萍向大家介绍了领誓人王丽娜的情况:王丽娜同志是2006年作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排头兵来到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她为村集体事业尽心竭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带领村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种植反季...

  • 农工委0037:用爱拥抱 用心耕耘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5次

        宁宁是一个3岁半的男孩。爸爸妈妈第一天把宁宁送到幼儿园,小班的几位老师看着虎头虎脑的宁宁热情地上前迎接,宁宁被妈妈用身体拥着推到老师们的面前,妈妈代替宁宁问老师好,而宁宁似乎并没有感觉和看见面前发生的这一切,猛地扭转过身,双手牢牢的抓握住门把手,将门用力的一开一合玩开了,反反复复丝毫没有疲倦也不觉乏味。虽然园长此前将宁宁的情况作了特殊交待,但宁宁的举动还是让老师们措手不及。

  • 农工委0038:心系农民 情系乡村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98次

          在北京郊区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

  • 农工委0039:谭翠萍:无私奉献为三农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7次

       多年来,她冒着烈日和严寒,一次次下基层,进农村,入农户,走遍了京郊每一个区县,用平和亲切的微笑拉近了科研院所与普通农户间的距离,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帮助基层农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用朴实真诚的话语将“信息致富”的理念输送到每一个农户的心中。她是谁?她就是谭翠萍。我喜欢亲切地叫她小谭。     2002年,这个从北京师范大学情报系毕业的小姑娘,怀着服务三农的满腔热忱,来到信...

  • 农工委0040:心系远程教育 情在京郊农村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32次

      吃过早饭,顺义区龙湾屯镇丁甲庄村村民石立民来到自家果园,看到果树原来的病枝上已经长出了嫩芽,他欣慰的笑了。有几个同村果农经过,远远地对他喊:“立民,多亏了你,我家果树的干腐病全好了,这回都窜芽了!”石立民回答:“别谢我,要谢就谢农科院信息所的郭主任!”     他说的郭主任就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农村远程教育中心主任郭建鑫。在信息所,郭建鑫是出了名的京郊农业科...

  • 农工委0041:她把爱献给了大白菜育种事业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5次

         张凤兰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大白菜育种工作的一位女科学家,46岁的她,从事这项科研工作已有23个年头了。自从1987年7月她于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蔬菜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以后就来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开始从事大白菜育种工作。期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派她赴日本国立岩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她取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了在日本工作的机会,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岗位继续从事大白菜育种工作...

  • 农工委0042:关爱老干部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7次

      我院现有离休干部28人,平均年龄82周岁,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77岁。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怎样让他们更好地安度晚年?针对老干部高龄多病,迫切盼望得到更多的生活关怀和精神慰籍。几年来,我们出台了老干部工作制度,做到了“五必访”和“十坚持”。全处同志以满腔热情、深厚感情和创新精神,把儿女般的亲情倾注于为老干部服务工作之中,做到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

  • 农工委0043:科研育种 催生京郊食用菌产业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0次

      人物简介:刘宇,1968年7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系,副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北京食用菌协会秘书长和常务副会长,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先后主持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及农委等单位下达的科研项目10余项,经常深入京郊及外省市从事食用菌技术培训、咨询及示范推广工作,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达1万余人次。连续两届担任北京市科协六大和七大代表,多次组织参加国内外食用菌学术...

  • 农工委0044:京郊菜农和果农的保护神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9次

      在田间、果园(工作日),公园、山岗、绿化地(休息日),经常会出现一位身背相机,看到虫子笑眯眯,举起相机瞄准倩影,生态环境和寄主全拍下,找你世代不放松,为了摸清一种虫子的发生规律和各虫态特征特性,他能利用休息日三上潭拓寺,五上百花山,七到金海湖,九上雾灵山……,为了研究昆虫,可以说他是雷厉风行,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乐而忘返的程度。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辨证论”用到了昆虫学的研究工作中,在...

  • 农工委0045:马静:职业妈妈的别样人生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6次

      五月的阳光格外明媚,走在砖石铺就的小路上,两边是齐整的绿地和盛开的鲜花,周围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几幢独立别墅。有人在阳光下晾晒着衣服和床单,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嬉戏的笑声。不要以为这是那个环境优美的别墅区,这里是北京SOS儿童村。每一幢独立别墅,就是一个充满温馨的大家庭。     这个家里住着三个孩子,6岁的大女儿婧婧,5岁的大儿子洋洋,2岁半的小儿子冬冬和他们的妈妈马静。这是一幢二层...

  • 农工委0046:农民父母为无臂儿子“圆梦”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7次

      在2009年的高中同学聚会上,我再次见到了陈瑞。他就是从九岁开始用“脚”生活、学习的无臂青年,现如今已是“随意贴”网络公司的老板。他依旧面目秀气、身体单薄、唯一不同的是增添了些许的成熟,也许这是他在商海中沉浮四年的结果。他千辛万苦的经历令人感动,然而他父母—陈士林和彭香玉含辛茹苦地照顾儿子的事迹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更是让人深思和佩服!     1992年11月18日,对湖北省沙洋县沈集...

  • 农工委0047:一颗飞翔的心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1次

      6月了,在农田里忙碌两个多月的卢回来了,一脸黝黑的皮肤,洗的发白的牛仔裤在膝盖处几个依稀可见的小洞。北京是他的家,在这里有他和爱人用了1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温馨又相对富足的家,一处不小的房子,爱人、父母还有两岁的小女儿在家里。可他一年中能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日子不足3个月。每次回家他都身体疲惫,但精神很好,一有机会就谈论在内蒙种地、植树、修路的事情。在回家的3个月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那就是约朋友、找...

  • 农工委0048:和谐社区里的“爱心基金”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6次

        杨淑化住在西坝村社区,是一位孤寡老人,90多岁的她靠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活。从2003年生病以来,老人就卧床不起,从那时起,社区居委会就一直派专人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2008年1月初病逝。老人去世后留下3万余元,因感激居委会5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临终前将她的遗产留给了社区居委会。老人的遗嘱让居委会犯了难,该如何处理这笔不大不小的资产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呢?经过大伙充分讨论,一致同...

  • 农工委0049:爱心在任丘孤儿院绽放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0次

        大家都说爱心是伟大的、爱心是无国界的,我只是通过媒体、电视上看到过类似感人的事迹介绍,总觉得身边缺少这样的实实在在的典型。奉献一次或几次爱心容易, 一直能够坚持下来就凤毛麟角了。     2010年的一次由英语外教组织的课外活动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周边的许多人,也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通过朋友介绍,我家的孩子在中关村二小附近的中友优宁学校学习英...

  • 农工委0050:平凡的老李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7次

      一提起英雄,人们就会联想到那些战斗中为革命奋斗的军人,或是在某个科学领域有所贡献,或是大义凛然、见义勇为的人。而我今天所说的英雄却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人,他就是所里的清洁工老李。每日清晨,你都会看到一对清洁工夫妇忙碌的身影。冬日的早晨,天还几乎没有完全亮起来,隔着窗帘,就能听到楼下扫帚划过水泥地面的声音,刷、刷、刷……,有一种居家过日子的温馨,这就是老李凑响的黎明交响曲。   ...

  • 农工委0051:隐形的翅膀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20次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     隐形的翅膀,张韶涵的一首歌曲,已被传唱多年,我也只把它当作一首歌多年。直到2009年,北京地区以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引出高考作文题目,同时也引出了我的思考,我有没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呢?我陷入了沉思,多年的往事一下子浮现脑海,而且愈久弥新。  ...

  • 农工委0052:一个动人家庭的故事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2次

      又是一年母亲节,当鲜花、礼物、问候和爱都涌向母亲时。我看到欣更改了她的QQ个性签名:“妈妈,你还好吗?”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让我鼻子发酸,泪水立即涌满了眼眶……     欣喊我姨,但她并不是我的亲外甥女。这还要从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说起。1993年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觅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国营农场的技术员。欣是场长的女儿,当时她刚上小学。在讲究出身的年代,场长几次高考都因...

  • 农工委0053:创先争优 巾帼不让须眉

    上传时间:2010-06-20查看:11次

      熟悉信息所期刊室工作的人都知道,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女同志比较多。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团队,帼国不让须眉,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她们满腔热心和爱心,积极投身于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事业。在她们中间,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很纤弱,但纤弱的肩膀却承载着推进期刊室业务不断发展的厚望与重托;她很和善,但和善的目光中却时常透露出坚毅与果敢;她并不张扬,却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在默默奉献;她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