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屹立中国两千多年,围绕其展开的民间传奇故事层出不穷。它们不仅丰富了长城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人们在修筑长城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创作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详细] 时间:2025-01-06 15:17 查看:466次 标签:长城文化遗产长城文化
党的四大深化了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明确了夺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建立工农联盟等思想,同时提出诸多关于现实工作的方针与政策,为之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详细] 时间:2025-01-06 15:11 查看:417次 标签:1月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
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刑部主事叫茹太素,有一年给皇帝报总结,写了一万六千多字。洪武皇帝朱元璋可不是南朝后主喜欢舞文弄墨,他乃是马上夺得天下的正宗一介武夫,面对这长篇报告,无明业火上天入地,痛斥茹太素“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明确表示“朕甚厌之”。...[详细] 时间:2025-01-06 14:42 查看:521次 标签:行文理论素养政治水平
矗立于浙江嘉兴子城遗址公园的戒石铭,是浙江省“清风廉运”学习基地,这里曾是历代府衙所在地。仪门至大堂的甬道中央,有一座新近复制的石质牌坊,名曰“戒石坊”。其南面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这是明清两代正直廉洁的官吏用以自戒的座右铭,全句为:公生明,廉生威。意即处事...[详细] 时间:2025-01-06 14:34 查看:352次 标签:戒石铭清白泉初心正直廉洁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来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勇毅前行。...[详细] 时间:2025-01-06 14:27 查看:377次 标签: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谆谆告诫,语重心长,体现了他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详细] 时间:2025-01-06 14:20 查看:246次 标签:读书无字之书生活
琉璃厂文化作为北京特色文化闻名于世。自清代以来,琉璃厂逐渐形成了北京文化经营的著名街区,成为北京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域。其历史文化影响和所汇集的文化品类,是北京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详细] 时间:2025-01-06 14:13 查看:486次 标签:北京文化琉璃厂琉璃厂文化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引领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详细] 时间:2024-12-17 16:53 查看:173次 标签:人民城市新时代城市工作接诉即办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石,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构成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管理制度为重要支撑。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具有很强的必要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标准化建设、促进均等...[详细] 时间:2024-12-17 16:47 查看:352次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美好生活民生建设
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新时代,为应对数字社会、老龄社会的到来和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发挥党委领导的关键作用,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序社会有机统...[详细] 时间:2024-12-17 16:40 查看:382次 标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数字社会新兴领域
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改革任务。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要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完善覆盖全民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提高优质就业服务供给;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完善重点群体就...[详细] 时间:2024-12-17 16:33 查看:773次 标签:就业促进机制就业权利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就业支持与援助
市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践。法治则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为市域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法治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顺应从管理到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释放承上启下治理优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现代社...[详细] 时间:2024-12-17 16:25 查看:268次 标签:市域法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守正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重要科学方法论原则。坚持守正创新,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我们党在“两个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将二者熔铸成有机...[详细] 时间:2024-12-17 16:18 查看:189次 标签:文化建设守正创新“两个结合”
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我国应对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目标是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此,要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丰富传播主体,促...[详细] 时间:2024-12-17 16:10 查看:214次 标签:国际传播主流媒体国际话语权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生福祉,美丽中国建设始终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靠人民,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引领群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美丽中国建设多元参与行动体系,汇聚美丽中国建设的人民力量。坚持造福人民,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详细] 时间:2024-12-17 16:02 查看:182次 标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
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最有效的工具,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手段。多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市场消费疲软、投资不足、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针对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详细] 时间:2024-12-17 15:55 查看:132次 标签: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的局面,财政政策必须包括相当的扩张性。在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的形势下,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不宜以收支平衡、限制举债为目标,而应该加大举债力度来稳定经济增长与防控债务风险,保持适当规模的赤字率。这一轮财政化债是财政政策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化...[详细] 时间:2024-12-17 15:48 查看:180次 标签:增量政策扩张经济温和滞胀宏观治理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自身提升和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许多深层次问题亟须进一步破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三大动力源地区加快形成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详细] 时间:2024-12-17 15:40 查看:399次 标签:新质生产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优秀历史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要善于总结历史规律,掌握历史思维,汲取历史精神,获得历史启迪,以历史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未来...[详细] 时间:2024-12-16 14:46 查看:232次 标签: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夏日荷塘里,零星花苞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绽放,每日倍增;一段时间后,荷花会一夜间开满整个池塘。从覆盖半塘到开满整个荷塘,荷花只需一天时间,这之前是漫长的坚持与等待。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荷花效应”,它生动诠释了坚持的意义。不少人曾陷入这样的困境:所做的工作短期没有...[详细] 时间:2024-12-16 14:37 查看:170次 标签:坚持勇气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