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历史表明,中国的民族融合与中国的统一相为表里、如影随形,古代中国统一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融合的历史。...[详细] 时间:2019-04-23 15:31 查看:751次 标签:顾春清代民族治理

  • 中国历史长河中,勤奋者中不乏帝王、名臣、学者。这些杰出人物通过自己勤奋治政、勤奋为臣、勤奋好学,在社会中倡导勤奋之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政治和历史影响。仅以部分古代学者为例,来展示其倡导勤学之风的努力和成就。

    ...[详细] 时间:2019-04-22 16:39 查看:397次 标签:石志刚历史长河勤学

  •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并重温了入党誓词。他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详细] 时间:2019-04-17 17:01 查看:926次 标签:程曦敏入党誓词党史

  • 领导干部要具备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这些必备理论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就是历史思维。
    ...[详细] 时间:2019-04-16 09:38 查看:563次 标签:司天卓领导干部历史思维

  • 1927年4月27日,王复元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会后,中央让他带回拨给山东党组织的活动经费1000元,而王复元谎称巨款在途中被窃,竟将这笔巨款据为己有。随后,王复元利用担任山东党组织重要职务之便,多次贪污公款。1928年4月,他以去上海与党组织联系工作为...[详细] 时间:2019-04-12 18:38 查看:400次 标签:苗体君中国共产党反贪污腐化

  •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指示工作人员把会场上原与马恩列斯并列的毛泽东、朱德画像摘下来。...[详细] 时间:2019-04-12 18:33 查看:667次 标签:史进平毛泽东西柏坡

  •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一直对陕北采取军事和新闻封锁,诋毁共产党的抗战功绩和中伤根据地党政军民关系。这反而引起了一些新闻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对共产党的浓厚兴趣。这些新闻记者多半既非共产党,也不是共产党的同情者。...[详细] 时间:2019-04-12 18:20 查看:204次 标签:李庆刚北行漫记陕甘宁边区

  •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学说便已被介绍到中国,但这种介绍是零星的、片面的和不成熟的,存在着不少误解和歪曲。...[详细] 时间:2019-04-12 18:15 查看:1117次 标签:卢毅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

  • 中国自古以来即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自夏商周以来,通过授民授疆土和东周东迁,中国实现了北方地区从渭水流域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西部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土开发,并孕育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实现了最早的民族发育,建立了统一的秦汉帝国。...[详细] 时间:2019-04-12 17:42 查看:260次 标签:顾春清王朝统一

  • 中国历朝历代,其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和文化习俗,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改革中,大的变法改革就有子产变法、商鞅变法、王莽新政、永贞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等,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详细] 时间:2019-04-12 17:22 查看:400次 标签:路向军历代变法历朝历代

  • 切实提高历史意识,坚持历史思维,在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中增强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在不断积累历史经验、涵养政治定力的同时熏陶个人德性和锻造坚强党性,可以为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坚强的主观保障。...[详细] 时间:2019-04-12 16:56 查看:248次 标签:曹润青历史思维历史意识

  • 陈尧咨《题三桂亭》诗曰:“不夸六印满腰悬,二顷仍寻负郭田。当日弟兄皆刷羽,如今鸿雁尽摩天。扶疏已问新栽柳,清浅犹寻旧漱泉。大尹今来还又去,夕阳旌旆复翩翩。”这是北宋状元、官至武信军节度使的陈尧咨所作的一首诗。

    ...[详细] 时间:2019-04-11 17:04 查看:414次 标签:晏建怀三桂亭陈氏家风

  • 华阳之战后,魏国向秦割让南阳,韩厘王去世,三晋隔阂日深,分而受制,再也回不到过去,秦远削近攻、蚕食三晋的意图得以逐步实现。...[详细] 时间:2019-04-11 17:02 查看:265次 标签:崔庆魏赵韩华阳之战

  • 节俭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认识到勤俭是持家兴业的根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国家的出现,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亦提倡节俭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提倡和推广,对于净化社会风气、重塑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详细] 时间:2019-04-11 16:56 查看:349次 标签:石志刚守俭自律古代循吏

  •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夺取全国政权指日可待。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加紧制定夺取全国政权、创建新中国内政方针的同时,还从处理沈阳等大城市接收过程中出现的外事纠纷开始,把外交战略问题提上决策日程,从而确定充分体现独立自主精神的新型外交方略,彻底恢复和巩固中国的独立与...[详细] 时间:2019-04-11 16:44 查看:424次 标签:张丽王红续新中国外交外交战略

  •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那么,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什么关系呢?...[详细] 时间:2019-04-11 15:58 查看:729次 标签:李民圣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

  • 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公,出人意料吗?在当时来说,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被丁公追杀时的刘邦还身处江湖,而如今已经身居庙堂,角色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不问是非只讲义气;庙堂有庙堂的法则,要讲政治,讲操守。从治...[详细] 时间:2019-04-04 17:09 查看:361次 标签:丁万明司马光王夫之

  • 《后汉书》无疑是文穷而后工者。它是范晔被贬宣城太守期间完成的;它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合众家之长而超越众家,到唐代,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详细] 时间:2019-04-04 17:03 查看:271次 标签:陈晓华范晔后汉书

  •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也是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根本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历史思维,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科学思想方法,体现为对历史的尊重,把现实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详细] 时间:2019-04-04 16:08 查看:376次 标签:杨煌来源历史思维历史唯物主义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致敬英雄,讲述他们的事迹、推崇他们的精神,并推动表彰英烈、保护英烈的法律法规出台、施行,激励在全民中形成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氛围。清明时节,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致敬英雄的重要讲话,从中领略英雄气概、缅怀英烈忠魂、汲取奋...[详细] 时间:2019-04-04 09:36 查看:281次 标签:习近平人民英雄保护英烈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