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抓。这是当年“老八路”留下来的经验,玉峰岭村继承了下来:瞧,新落成的足球场上,社区运动会让村民“嗨”翻了;村晚舞台前,老少爷们的小马扎里三层外三层……...[详细] 时间:2025-11-17 08:51 查看:13次 标签:抗战胜利根据地战场
思想领域,“亡国论”与“速胜论”交织弥漫。人们期盼着能有一种正确的思想团结民众,引领抗战。...[详细] 时间:2025-11-10 08:46 查看:29次 标签:烽火民族《论持久战》
1939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开始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我党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进入抗战最艰苦的阶段。...[详细] 时间:2025-11-07 09:15 查看:22次 标签:《八路军军政杂志》敌后抗战抗战
1939年4月,为进一步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南下苏皖边区,并逐步深入到苏北淮海地区,拉开了两军协力、共同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序幕。...[详细] 时间:2025-11-07 09:12 查看:33次 标签:苏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华中”战略枢纽
1939年,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在豫南、鄂中敌后展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逐步开辟根据地。其中,朱堂店战斗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企图,更以精妙的战术部署和军民一心的凝聚力,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详细] 时间:2025-10-27 15:07 查看:53次 标签:朱堂店战斗抗战敌后游击战战略智慧
1938年3月7日至4月1日,八路军第120师在师长贺龙指挥下,充分发挥我军灵活应变、分散游击、机动作战的运动战优势,牵着敌人打,极大地削弱敌人兵力、兵器和城防优势,接连收复晋西北七座县城,堪称运动歼敌的典范。...[详细] 时间:2025-10-21 08:57 查看:79次 标签:运动歼敌八路军晋西北县城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国民政府切断对新四军的军饷供给,而新四军所在的华中根据地被日伪军分割包围,分散于苏北、苏中、淮北等8个战略区,面临着严酷的军事压力与经济封锁。...[详细] 时间:2025-10-17 13:31 查看:82次 标签:新四军华中根据地金融
潘溪渡战斗是1941年1月,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3旅兼鲁西军区在军区司令员杨勇和政委苏振华指挥下,以“围点打援”、设伏围歼的战法,在郓城县西北的潘溪渡附近进行的一次歼灭战。此战,我军共毙伤日军127人、伪军15人,俘伪军4人,缴获92式步兵炮1门及大批枪支弹...[详细] 时间:2025-10-10 09:49 查看:78次 标签:潘溪渡战斗“围点打援”抗战
窦楼战斗,是整编后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河南省淮阳县(今周口市淮阳区)窦楼村与日军的一场遭遇战,也是新四军东进豫皖苏边区的抗日首战。...[详细] 时间:2025-09-29 13:45 查看:93次 标签:窦楼战斗新四军抗战
在《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图片展览中,美国记者白修德堪称一位深谙中国历史的“中国通”。...[详细] 时间:2025-09-26 11:28 查看:84次 标签: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人外国记者
1932年4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以下简称《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公开发布,并刊登在1932年4月21日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上。...[详细] 时间:2025-09-22 09:33 查看:109次 标签:红色政权《对日战争宣言》中国共产党
莫里斯·埃尔德雷德·武道,毕业于有“美国记者摇篮”之称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武道受聘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顾问。1944年,他作为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赴延安和晋绥边区考察采访。采访结束后,武道坦诚表示,过去自己是反对八路军、共产党的,可...[详细] 时间:2025-09-19 08:57 查看:105次 标签:西行漫记八路军打仗外国记者中国共产党人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一侧,横置着一座形如炸弹尾翼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碑。这座被称作“炸弹碑”的浇筑碑,原是日军为炫耀其精心策划并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柳条湖爆破地点碑”。抗战胜利后,这座作为日本侵略罪证的浇筑碑被沈阳市民推倒。如今,“炸弹碑”...[详细] 时间:2025-09-19 08:53 查看:91次 标签:正义必胜九一八事变“炸弹碑”
9月3日,电视机前,98岁的冯瑞梅在家人的陪伴下起立,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个礼。电视柜上,放着她年轻时的军装照、与战友的合影。“一早就守着看阅兵,我让他们把音量调大些,才能听得清。年轻时候,我耳朵可灵嘞!”冯瑞梅说。...[详细] 时间:2025-09-15 16:29 查看:70次 标签:琼崖纵队报务员时空对话
郭村战斗,正确处理了敌友我关系,取得了军事与政治的双重胜利,为打开苏北敌后抗战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详细] 时间:2025-09-15 16:25 查看:121次 标签:郭村战斗新四军军事斗争政治主动
全民族抗战时期,党领导的根据地兵工将生产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军事斗争紧密结合,自力更生生产大量的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解放全中国和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在中国军事工业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详细] 时间:2025-09-12 10:33 查看:119次 标签:全民族抗战时期根据地兵工建设
蒙山高,沂水长。在抗日战争中诞生的山东省委党校,在沂蒙大地转战南北,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严酷的战争环境和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坚持办学,为培养党的干部、建设抗日武装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红色学府”。...[详细] 时间:2025-09-12 10:32 查看:76次 标签:抗战烽火沂蒙山区“红色学府”
枣强县位于河北东南,地势平坦,域内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别无高处,实为易攻难守之地。抗战时期,冀南军区机关及第六分区部队曾驻守于此。1942年,敌后抗战进入异常艰苦时期,日军以重兵反复“扫荡”我抗日根据地,仅枣强地区就先后遭敌大小合围“扫荡”数百次。...[详细] 时间:2025-09-11 13:15 查看:64次 标签:枣南反合围洞察敌情先机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95岁的刘世钺作为抗战老战士代表,受邀到现场观礼。“我很幸运,能看到今天的盛世。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更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天安门城楼上,刘世钺...[详细] 时间:2025-09-10 10:26 查看:93次 标签:“小八路”“白求恩式好军医”抗战老兵
地道战,各地都有,且各有高招。以冀中冉庄为例,30多名民兵,与600多日伪军相持一天,无一伤亡。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最终不得不拉着一具具尸体,拖着一个个伤兵,溜之大吉。...[详细] 时间:2025-09-10 09:00 查看:176次 标签:地道战抗日战场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