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一位学士,除夕之夜正在拟作春联,他先想了上联:座上无毡,且喜身安心内乐;当他正想下联时,恰好一京官来访,他看了一眼上联便说:“我来为你对下联吧!”于是念道: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腹中饥?原来,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清代,有一位老财主用钱捐了一个举人,并补了个知县的缺,接着又用行贿手段,由知县爬到了御史的高位。于是,他耀武扬威,有点忘乎所以。一次,他回乡省亲,县令照例带领秀才、举人前去迎接。人们看到他目空一切的神态。心里特别不舒服,这位大人见迎接他的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7次标签:
有一个庶民杀了人,而误传凶手是某秀才。差役就把那秀才抓到了公堂审问,秀才大声喊冤,太守却充耳不闻。秀才愤怒极了,连声叫屈不止。太守说:“当秀才难道就不能受一点委屈吗?来,我先出个对子,看你能否对上。若对不上,再跟你算帐。”上联是:投水屈原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5次标签:
张、王二人是好朋友,于中秋之夜同登临江楼赏月,但见月明如水,水清似镜,真是“江天一色无纤尘”!张仰望北斗,俯瞰江波,即景出一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王听了张的出句,大加称赞,但一时对不出下联来。不一会,忽见歇在楼上的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清末民初。有一年,广东高圹墟(今高江镇)举行扒龙船比赛,河边照例搭台唱戏,甚是热闹。有人来请当地通俗文学家何淡如撰写楹联,何当即答应,问:“写几言的?”来者说:“悉听尊便!”何笑着说:“好!那就把联纸接长一些!”只见他挥笔如飞,一气写下了: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5次标签:
清朝时,辽宁省辽阳才子王尔烈赴京赶考,路上遇到一位砍柴老翁,两人一起在一棵古树下休息。老翁看到王尔烈挑着一担书,便问:“你是进京赶考的吧?”王尔烈彬彬有礼地点头答道:“是!”老翁打趣地说:“来!我先考考你。”说着,便指向自己刚砍来的一捆树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6次标签:
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江西吉水县出了个状元,姓罗名洪先,号念庵,被人们誉为“才高八斗”。他自己也非常自负,觉得这是当之无愧的。有一次,罗念庵和几个士大夫出游九江。一路上,船行得很快,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个船夫走进罗念庵的船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1次标签:
某塾师教了十名学生,其中一人秉性愚笨,但学习非常刻苦。有一天,先生出联让他应对。上联是:春燕舞;愚生对道:夏牛飞。先生听后,十分不满,说:“简直是胡言乱语,这怎么能对得上!”愚生辩解说:“‘春’和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从前,有一个秀才,花钱一贯大手大脚,吃穿无度,不知节俭,每每钱一到手,很快就会花光。这年年关临近,他看到众邻居都忙着办年货,而自己则手无分文,什么东西也买不起。可他又极爱面子,怕别人讥笑,于是便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行节俭事;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从前,有个略识文墨的浪荡公子,整日游手好闲,还总喜欢欺负不识字的老百姓。这一天,他摇摇晃晃来到集市上,见一位渔翁正提着一篮活蹦乱跳的武昌鱼,沿街叫卖。他垂涎三尺,遂起霸占之心,便走到渔翁跟前说:“老翁,我出一对联,你若能对上,我给你两倍的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3次标签:
清代石成金在他的《笑得好》一书中说,有位教书先生非常喜好喝酒,而且往往每饮必醉,每醉必大撒酒风。有一次,先生上对对课(教学生对对联)时,出了个“雨”字,学生对了个“风”字。接着,他又续成三字联:催花雨;学生们心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2次标签:
清代的科举考试,虽然有严格的规定,但科场作弊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落第秀才和正直士人,往往抓住弊端,通过题联作对,抨击考官,把他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康熙年间,有一次江南乡试,正主考左某,副主考赵某,因受贿而将富商程某等数人录为举人。落第的考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1次标签:
从前有个弓箭手,名叫张弓,射得一手好箭,但他有个毛病,喜欢自吹自擂。一次,他正在习射,不少围观的人看着他的表演,连声叫好。张弓十分得意,即掷弓提笔立就一联: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大家看不太明白,更对不出下联来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3 查看:8次标签:
明代有个叫陆俊明的人,善于作诗属对。某天,他邀请朋友们来家中叙谈,他们一边下围棋一边饮酒。一位友人即席出了一近音联求对:围棋饮酒,一着一酌;陆俊明答道:听漏观书,五更五经。另一位朋友也凑趣对上一联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3 查看:1次标签:
有位老中医,喜欢用中药名作对联。某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师马上对道: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走进院后,看到丛竹,赞叹道:烦暑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3 查看:7次标签:
有个秀才去赶考。途中,肚子饿了,忽见路边有个卖汤元的老头在向他招呼。秀才本想吃两碗,可是一摸口袋已无分文。卖汤元的老头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说:“不必为难,只要能对出我的上联,就请你白吃汤元。”只见老头说道:八刀分米粉;秀才一听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3 查看:1次标签:
在福州市南、闽江之中的罗星山上,有一座罗星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竭资始建,明末天启年间重建。塔细而高,独立江中。此地不仅是由闽江驶往东海的要道,也是由长乐县到闽侯县的暂泊之所。多少年来,过往的人络绎不绝,但谁也没有看懂塔上的一副奇联: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3 查看:2次标签:
古时候,有一位知县在新春佳节前夕,传令各家各户都要张贴一副对联,并评比评比谁家的好。结果,一位卖豆芽的夺了魁。他写的是: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披是:长长长长。这幅联语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3 查看:9次标签:
从前,有个老员外,家中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可爱的小儿子。女儿年长待嫁,儿子还在幼年。员外请了一位老师教儿子读书。谁知这位老师非常懒惰,常常是出了对子,让学生冥思苦想,他自己却到处去游逛。一天,他给学生出了一上联:有客登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2 查看:1次标签:
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上写完序诗之后,拱手一揖,便告辞走了。都督阎仙屿来到大厅,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他一边看,一边叫好。当他看到序诗的最后两句时,不禁惊诧起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2 查看:34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