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笑话

  •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这时,  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原来写的是: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后,不禁哑然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33次标签:

  • 1924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人帮助下,在广州筹办了黄埔军校。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等同志在军校工作,开设了政治教育课。头几期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和军事上的骨干力量。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基本上反映了该校的面貌: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7次标签:

  • 大汉奸汪精卫有个亲信,叫陶希圣。汪精卫投降日寇之后,陶希圣曾作为汪精卫的密使往返于汪、蒋之间。陶希圣是个无耻的两面派和政治投机家。1938年他在武汉主编《民意》周刊时,民间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副对联:见冯言战,见汪言和,见蒋和战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3次标签:

  • 冯玉祥将军虽然已统兵数十万,但仍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作风。1927年,他驻兵郑州,特别看不惯国民党高级官员奢侈散漫的恶习。于是,他给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写了一副对联: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6次标签: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并组织了国民政府,且自任主席。当时,沦陷区的爱国人士作联痛斥这个大汉奸道: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封疆何窄,二三条巷伪政权。上联以袁世凯窃国称帝为喻,暗示汪精卫卖国投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6次标签:

  • 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都希望过上和平安定的日子。但是,蒋介石却撕毁和平协定,重新挑起了全国范围的内战,把亿万人民再一次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人作了一副叠字对联,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这种倒行逆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2次标签:

  • 刘师亮是民国时期成都的进步文人,他常以对联为武器,对国民党政府进行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在国民党统治区,伪政府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弄得人民缺衣少食,怨声载道;而蒋介石政权还总是高呼“民国万岁”,高唱“天下太平”。刘师亮激于义愤,挥毫作联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2次标签:

  • 郭沫若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调皮的学生。有一次,学生们趁老师外出钓鱼,偷偷跑到学校后面的一个寺庙里,偷吃老和尚的桃子。和尚为此事找到老师告状,并请追查。老师非常生气,表示一定要狠狠地教训这些学生。于是拿着戒尺,板着面孔,来到教室里,对学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2次标签:

  • 1962年夏天,在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家乡,建成了黄继光纪念馆。纪念馆的负责人给郭沫若先生写信,请他撰联题额。郭老很快写出了一副对联:血肉作干城,烈慨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 古大存有一首游广州白云山的诗,其中一句是“天风海水白云间”。园林部门的人觉得这句诗颇能表现出白云山的风韵,故于1963年做了两块对联式的木板,挂在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松涛”的“听涛亭”柱子上,其中一块写上上面那句诗,作为下联,而另一块木板空着,向游客征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2次标签:

  • 乔大壮是四川华阳县人,他平生愤世嫉俗,好打抱不平。1948年春,许寿裳先生被害于台北。许先生是乔大壮早年在北京的同事,他的惨死激起了乔大壮对蒋介石集团的极大愤慨。当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单方面召开伪“国大”时,他给南京的国民大会拟了一副对联,痛快淋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5次标签:

  • 1978年,八十六岁的郭老已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但他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有一天,湖南汩罗屈子祠的一位负责人来访,郭老夫人于立群热情地接待了他。当来者听说郭老已卧床未起许多时日,于是就叮嘱于立群要精心护理好郭老,说完便起身要走。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28次标签:

  • 抗日战争初期,山城重庆,冠盖云集,文人荟萃。在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活动中,茅盾发现:老舍对于凤子(当代作家),颇多称誉,凡其言论行动,辄表同意;胡风则深爱高龙生的画作,他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中品评其作品,而胡考则在一旁为之助兴。有一天,作家又在聚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3次标签:

  • 1953年,中国科学院一考察团出国考察,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十六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古论今,联句作对。华罗庚看了一下钱三强后,便口占一联:三强韩赵魏;韩、赵、魏是战国时期的三个强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 1958年3月,成都会议结束后的次日下午,刘少奇前往望江楼公园游览。他登上崇丽阁顶楼时,凭栏远眺,曾漫声吟咏流传已久而未得对句的咏楼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刘少奇当时非常想知道恰当的下联,但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8次标签:

  • 在西安城的西北,有一个名园叫蓬湖公园。园虽不大,但山水花树、亭台楼榭,十分优雅。每逢春、夏、秋季,游人络绎不绝。1944年至1947年间,西安地下党在此开设了一个“奇园茶社”。它名 为茶社,实为中共的一个秘密交通站,党派梅永和以茶社经理的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14次标签:

  • 广州惠爱路(今中山路)的“妙奇香”茶楼门口,曾悬挂着一条向顾客求对的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茶楼老板从名利出发,出此奇联怪对,以招徕顾客。联语挂出后,不少文人雅士确实劳神凝思,但终未得佳句。一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3次标签:

  • 古代有个读书人叫刘道真,此人特别轻视妇女。由于当时兵荒马乱,为了生活,他不得已在河边帮人牵船。有一天,刘道真正在牵船时,看见河中有位老妇人在操橹划船。刘道真自恃能诗善文,便嘲笑这位老妇人:女子何不调机弄杼,因甚傍河操橹?没想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4次标签:

  • 阳光明媚的一天,小姐在花园里赏花,长工在给花施肥。小姐忽然看见他腰里掖着一本书,便轻蔑地说:“你还读书?”长工点头称是。小姐狐疑地说道:“那咱们对个对子吧!”长工点点头,说:“好吧,请小姐出上联。”小姐顺手摘了朵玫瑰花,说: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8次标签:

  • 相传,古时候有个吾同公主,她才貌双全,是国王的独生女儿,被视为掌上明珠。公主到了十八岁,不少公卿将相之于纷纷向她求婚,但她一个都不中意。国王和王后,心急火燎。一直等到近四十岁,公主已是个老姑娘。国王伤心地问:“孩子,你要嫁个什么样的人呢?”公主说:“不 ...[详细] 时间:2016-02-29 14:34 查看:5次标签:

轻松一刻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