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2005》三、“有形的手”显威力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5》三、“有形的手”显威力

  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对于这次宏观调控,一开始就有一些不同说法和意见。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说明,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及时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重要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重要作用。

调控决策果断及时

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
 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如果在全社会范围扩散,直接后果是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害。20世纪头40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8次剧烈波动,都导致经济衰退,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必须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进行引导和调控,发挥好“有形的手”的作用。
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自觉,也更为有效。在这些年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水平。2003年开始的这次宏观调控,就是党和政府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 200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明显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趋势。到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已经达到99%,是1997年以来的新高;第二季度以后,虽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度使经济增速放慢,但很快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对此,中央始终保持冷静,在进一步激发经济潜力、保护经济活力的同时,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 2002年下半年,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多,在建规模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扩张加速,尤其是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出现增长过热的趋势。这两方面的问题又进一步引发信贷规模过大、煤电油运紧张、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
 党中央、国务院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果断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 2004年1月,中央发出1号文件,出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把土地管理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2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3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集中整顿土地市场;5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 就这样,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宏观调控“组合拳”,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

“组合拳”初显威力

 实践是最好的答案。两年来,这次宏观调控的一整套“组合拳”,逐步在实践中显出成效。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呈现出稳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 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趋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增长68%,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最快的;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整体增幅回落2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趋缓,货币信贷增势减缓;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257万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元,增长38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增长357%,外商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 这些成绩说明,这次宏观调控使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避免了经济运行大的起伏,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是一次成功的宏观调控。具体来看,这次宏观调控有四个不同以往的突出特点:
 一是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我们共进行了五次收缩型的宏观调控。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超过11%的“大起”高峰,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都是难以为继而不得不进行的调整。这次宏观调控,对于过热的部分行业来说,是及时的调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全局来说,是见事早、行动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主动调整。
 二是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调控。既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既控制投资、信贷、土地等重点环节,又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既加强供求总量控制,又注重调整结构。有人讲,这次宏观调控是拿非公有制企业“开刀”,打压“民营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更不符合实际。这次宏观调控不是以所有制划线,而是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无论对何种所有制企业和单位,符合法律法规的,都坚决支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则严肃查处。事实上,2004年上半年,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近562%,高于国有企业投资42个百分点。2005年2月,国务院又进一步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 三是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调控。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新情况,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法律手段的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达到调控的目的。
 四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调控。这次宏观调控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新措施,农村税费、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等税收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投资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有保险企业改革等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 归结起来,这次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巩固成果勿松懈

 有人说,既然这次宏观调控已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不是就可以见好就收,以免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打压下去,丧失发展机遇?这种观点对不对,关键是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
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 首先,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2004年虽然粮食增产较多,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反弹压力很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投资结构不合理,新的盲目投资有所显现;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推波助澜,使社会零售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
 其次,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非法融资活动加剧,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增加;在解决瓶颈制约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等无序建设的情况。目前,在建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8亿千瓦,其中相当一批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组或燃油机组,不仅加剧了煤炭供应、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紧张的矛盾,严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且潜伏着高耗能工业与电站建设相互推进、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 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不少。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体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根源,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而是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那就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采取更大的调控措施、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自觉性。
 就当前来说,主要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重点。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策间的相互配合,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用方向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物价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
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坚持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引导经济发展的水平。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总结,注意借鉴其他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努力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深度阅读
  温家宝: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6日《人民日报》
  温家宝: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马凯:《全面正确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2004年11月5日《经济日报》
  《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2005年3月1日《人民日报》
  李德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求是》2005年第7期

本文关键词: 王旭晓 形象 魅力 个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