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3)

第四,北京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适应北京新的城市定位的重要举措。中央给北京城市的定位是很清楚的,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首善之区,不再是着力发展的经济中心。但是北京的发展能没有经济做基础吗?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经济上的巨大发展,怎么支撑一个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要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来保持北京经济的持续发展呢?北京选择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文化经济,北京发展经济不再按照过去的方式,像首钢那样的钢铁产业或者其他石油类产业不断退出,更高经济形式――文化经济正在逐步替代它。

经济的发展通过文化经济这样一个高端方式来实现,这是由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引起的。当今世界的文化变得越来越经济化,而经济变得越来越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代表了现在发展的一个方向。怎么理解文化经济化呢?唱歌、跳舞、旅游、上网、看动漫这些看似跟经济不挨边儿的事,现在已经与经济密切相关了。我们逐步认识到,文化经济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实,人们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休闲、娱乐、文化这些需求上。文化经济化是我们当代发生的重要变化,文化经济化不单是玩啊、唱啊、跳啊,更是赚钱的事。反过来,经济当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文化事物,比如,所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都在依靠广告、艺术活动等现代传媒手段来宣传自己,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中渗透了无处不在的文化,这就叫经济文化化。从这个角度讲,北京也必须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创建宜居城市。说老实话,北京比起南方的一些城市来,真的不怎么宜居。我们可以看到,沙漠就在几十公里之外,沙尘暴仍然控制不住,北京的绿化还远没达到宜居的标准。要创建宜居城市,不可能再以原来的方式发展经济,而是需要高端的产业方式,等会儿我们会谈到高端产品怎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北京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应对国际化大都市竞争的必然选择。21世纪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就是各国大都市之间的竞争,2005年7月12号在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国为了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而展开激烈竞争,这几国的领导人――总统、总理、首相全部出动去拉票。不就是办个奥运会吗?为何表现得如此热烈啊?就是当今世界的竞争变成了城市之间的竞争,说中国与俄罗斯的竞争,大家可能会觉得抽象,但说北京和莫斯科的竞争一下子就具体了。

现在我们知道,世界确实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城市之间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要在国际上争取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展现北京作为世界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在竞争中处于一种尖端地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北京只有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能不断增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比如,北京要跟伦敦、巴黎竞争,竞争什么?伦敦从来不需要制造业,它们的制造业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全部清除出去了。所以,只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发展才能获得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增长率。

因此,2005年7月12日在新加坡的那场竞争是白热化的,巴黎已经争取三届了,跟北京竞争败北,这次跟伦敦竞争又败北,为什么那么多城市都在积极地、坚持不懈地申办奥运会?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西班牙巴塞罗那1992年举办的第25届奥运会,创造了一个奇迹。巴塞罗那原来是个海滨小城,发展很慢,没多少人知道西班牙有个巴塞罗那!但现在打开巴塞罗那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多种语言关于巴塞罗那的介绍,他们很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七大城市。在举办奥运会之前,世界第七大城市怎么排也排不到巴塞罗那呀,但奥运会之后巴塞罗那的知名度以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实上升了很多很多。萨马兰奇做了好几届国际奥委会主席,这是他送给西班牙最好的礼物。通过奥运会,巴塞罗那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成了人人皆知的明星城市,以高速的方式发展起来。

对北京来讲,要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起来,没有宜居的特点,没有参与国际化大都市高端竞争的姿态和能力,没有文化创意的优势,北京很快就会衰落。即使在国内,北京和上海的竞争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经常看到,国际上大的公司在推出一个活动、一个项目之前,总会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做调查,看这两个城市谁更具有文化创意的内涵,他们评价的结果是北京在文化创意方面、在创意产业和整体发展方面、甚至在吸引世界各国来的人才方面都赶不上上海。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必须看清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明白应该以什么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

现在我们还要回来看北京,北京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是什么?创意产业,在英国来讲,就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需要新的发展框架来对现有的产业部类进行一些改造。北京是不是这样呢?北京也是如此。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也谈五点。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并且推动社会生活中发生重要影响的新生的产业类别。这些新生的产业类别发展壮大,已经推动了或改变了或调整了过去传统产业所占的一些份额,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首先是适应了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类别的产生。比如,网络游戏、嘉年华、旅游、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手机增值服务、QQ、MSN、手机彩铃……你说它们是什么?如果按照过去的观念来分配,手机增值服务应该归于哪里合适呢?文化部?广电部?还是信息产业部?还是科技部管?还是体育总局?或者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署也管音像制品)?谁来管?这就告诉我们,新生的产业类别是按照新的产业条件、新的技术条件建立起来的,我们必须给它一个新的综合。

英国提出了13类创意产业部类,其中动漫、数字技术、软件设计、手机增值这些,就必须进行新的调整。所以北京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产业发生重要变化,新的部类不断增长以后的产物,我们必须这样做。虽然过去电影归电影局管,但现在的电影电视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变成了数字电影,将来我们看电影会很方便很便宜,十块钱以内就能看一个电影。数字电影通过卫星传输,广电部要建立500个这样的数字电影院,到时候通过卫星传输,不用再跑片了,再也不损耗片子的信息了,数字的传输是不损耗的。因此,北京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给新型的产业部类一个全新的恰当的框架。

第二,文化创意产业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越界、调整和重组。过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区别很大,在工厂里做体力工作的人和在服务行业里工作的人有很大不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改变,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合作,这种合作就是把第二产业升级、调整,第三产业服务业要进一步细分,打破二三产业原有的界限,通过越界,提升第二产业,融合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比如,家里装修的时候,买彩砖很贵,一块就15块钱,原来的瓷砖只卖3块钱、5块钱,彩砖里面加进了技术和创意,二产的东西就变成了三产的东西,实际上操作过程也同样是简单的,它贵在创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上海有一家从台湾过来的琉璃工房,他们做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玻璃。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有销售点,琉璃工房的琉璃杯子动辄几百美元,市场上普通的玻璃杯一般售价也就在八块钱左右,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几百倍。卖八块钱的杯子,造的很薄,那也是很难的,这杯子就是制造业,是二产。琉璃工房卖的杯子虽说也是玻璃的,但它加进了艺术,加进了创意,所以他卖的是艺术、是创意,讲究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心理。很多人要去买琉璃工房的杯子,就是因为他们的杯子里有文化含量。

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是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通过二产三产化要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比如,汽车制造业是二产,但是轿车业就不同了,现在轿车的制造技术实际上没有更多的发展,所以人们的竞争日益集中在轿车的增值服务上。二产三产化有强大的服务型功能,过去的二产是靠机器、靠厂房、靠资源、靠劳动力、靠汗水去挣钱,创意产业不再是汗水产业了,不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了,创意产业靠理念、靠精神、靠创造思维去挣钱,依靠创意阶层、创意天才、创意群体的高文化附加值、高技术、高管理这样一种杂交的优势把文化的东西凸显出来,这些凸显出来的文化是无价的,创意的东西是无价的。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