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下派注重专业对口
交流任职过程中,有关部门考虑了干部的专业背景与各地实际的相互结合,针对性强
根据目前公开的官方资料,此次中央空降地方的66名干部中,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占了七成以上。任职市委书记的有21人、任职市长的20人,其中9名市委书记人选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区。如此前担任国家工商总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司长的刘俊臣,任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副书记、盟长;此前任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的周喜安,任巴中市委副书记,提名巴中市市长。
目前,广东已有两名部委交流干部到任。一为此前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现任深圳市副市长的陈改户;一为此前任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司长、现任韶关市委副书记的艾学峰。而按照“进一出一”的原则,应该还有一名中央部委司局级干部到广东任职。
南方日报记者发现,这次交流任职,有关部门比较注重“专业对口”。例如,调任西安市委常委、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的杜航伟此前曾任公安部刑侦局局长。调任西安市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的梁桂,此前任职于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调任天津市文广局局长的郭运德,此前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从任职名单中不难发现,在此次交流任职过程中,有关部门考虑了干部的专业背景与各地实际的相互结合,针对性强。各地网友也对交流任职的干部寄予很大的期望。有天津网友留言说,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到文广局工作十分对口,相信会带动天津文化、广电的发展。一位镇江网友在城市论坛上发帖说,希望交通部交流任职的领导能大力发展镇江的交通,让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
批项目的成了跑项目的
从运筹帷幄的决策层到地方具体操盘手,从项目经费的审批层到项目的申请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