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突出强调“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既是当下中国再创辉煌、奋发有为的必然抉择,也是执政党做出的庄严承诺和新的动员令。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中国将进入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良性的社会运行体制,消除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现代性”社会。这就更为紧迫地要求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鉴于中国的渐进改革已持续30多年,务求适当提速、加快推进,才能“对冲”已经不无显现的“改革综合症”、“改革疲劳症”。而执政党凭借既有的强大政治优势,“不信东风唤不回”,完全有可能在全社会进一步调动或激发起促进改革的积极性,整合好深化改革、推进改革的有生力量,以摆脱普遍既得利益化的深度蔓延。这就意味着在新形势下必须着力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在继续尊重自下而上的改革实践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
2、现阶段推进中国改革的力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阶层及阶层关系,在任何社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利益取向,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组织形态及行为方式。当基本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改善,并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已非遥不可及之时,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都会相应发生变化,对于改革开放的态度或者投身于深化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参与力度、强度不可能都一如先前。富足,哪怕仍是较低水平的富足,倘若不能适时或适当引导,也难免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负面拖累或消极因素。相对于其他阶层,每年毕业的几百万大学生以及上亿之众的“新生代农民工”很可能是当前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变量。“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几乎别无选择地跻身于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建设,对公共服务尤有“内需”。他们迫切要求享受到跟城里同代人同样的尊严、同样的公共医疗、公共教育、保障性住房等“供给”,他们不甘于强吞“以人为本”被狭隘为以“城里人”为本的苦果……这就直接对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提出了挑战,倘若改革不能跟进,最终使他们沦为“农村不愿回,城镇又不留”的游走一族,就很难说不会演变成我国现实社会的重大不幸。
(以上问题由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同志作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