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光:生活、读书、思考(5)

 

求佛莫如多做善事,别作恶,实际上就是个因果报应的问题。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曾经跟一位领导聊天,聊得天南海北,扯得很远,后来突然问我说:“你不是搞这一行的吗?读过佛经的人有多少?”我说:“读过佛经的人可不多。尽管本人学的是哲学专业,佛经我都没读过。”他接着问:“那信仰佛教的人有多少?”我说:“这个可不少。”他又问:“为什么读过佛经的人很少,而信佛教的很多呢?”这让我一时语塞,还真想不出一个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他自言自语地说:“因为佛教里边的最根本的几个观点,老百姓听之能懂,想之觉得有理能接受。比如说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因果报应论是佛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它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的。强调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给自身的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回报。善因毕生善报,恶因毕生恶报。佛教把因果报应,视作支配人生命运的绝对不可抗拒的法则。

随着佛教的传入,因果报应理论对中国人生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以至到现在人们还很信它,其中原因我认为是两个:一是它自身确实反映了世间的一种因果联系。虽然这种反映是不完整的,是歪曲的。但它确实反映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不存在一种无故的结果。二是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惩恶扬善的愿望。现在作恶,迟早会有报应的观念,从心理上发泄了惩恶的心情。有的人善了一辈子,可能遭遇很多挫折,但坚信善有善报,这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世间万事虽然是有原因、有结果,但是不能把原因和结果绝对化,佛教在这点上就有些太过于绝对化了,认为有原因一定就会产生结果。有人恶了一辈子,可依然活得很安逸,有人做了一辈子善事,到头来活得很狼狈,佛教的解释是这世没有报应,来世也是要付出的。对于这种认识,我心里不以为然。我认为下辈子是个虚幻的概念,现实人生是很现实的,来世的说法是对强者的一种神话,它将来世同前生相联系,一个在现世很凶恶很富有的人,被认为是前世做了好事,一个现世受苦受穷,被认为是前世造孽。因此,我认为这种理论是对弱者的一种安慰,对强者的一种神化。我提倡现实人生,所以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只求今世》,表达的是要把今世过好,不在意虚幻将来的思想。

人们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我看来,这句话要表达的第一是给出路,如果有悔过之心,就要给人以出路,第二是做了坏事后去求佛,并没有真正放下“屠刀”,只有去自首、退赃,才是真正的放下“屠刀”。梁启超很信佛,他说:“善和恶是不准抵消的,恶业受完了报才算善业的帐,若是正在享受善业的报应的时候,又作了些恶业。善报完了又要算恶的帐。曾经造过的恶业,并不因忏悔而灭掉,要寻完报应以后才会灭掉。”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善恶不能相抵的思想,因此,求佛莫如别作恶。

作恶的另一面是行善,佛教教育人要多做善事,我是赞成劝人向善的,但佛教所说的善和我们讲得不太一样。佛教讲的善,是符合佛教的教义、教规,能解除痛苦、招感正果有利于解脱的品行。我对这个定义不太赞同,难道只有符合佛教的定义才是善,不符合就不是善吗?我认为,所谓善就是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他人的事。有人同我争论这个定义,他认为善就是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心静如水。这个定义让我很有启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善不思报为上善》。老子讲上善若水,意思是水滋润万物而不求人们去夸奖,也不求人们报答。有人会认为这是自我欺骗,给负心者、白眼狼做好事,他也不会对你好。我认为这时候受惠的人应该有中华传统美德,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善的人,应该有善不求报的精神,如果你做善事是为了求报,轻者是动机不纯,重者是行善寻租。所以真正的善是一种奉献。

中国道教协会的会长任法融写了一本关于老子道德经的释义,其中有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一个人有了道才能有德,生夫有道他才有德,道在人身上表现出来才成为德,所以真正有奉献精神的人,是身上有道的人。道是信仰,有自己的信仰和人生追求,这个人才能有德,所以真正做善事,我觉得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和人生追求,那样你做善事,才能善不是报为上善,才能达到上善的境界。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