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五年余以来,我们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与敌伪作艰苦的斗争,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获得了辉煌的成绩,主要是依靠着八路军新四军与广大的人民,而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妇女工作是有成绩的。可是由于我们在妇女工作中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缺乏充分的群众观点,缺乏深入下层、埋头苦干、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没有深刻认识经济建设对于坚持抗战、建设根据地的重要意义,没有把经济工作看为妇女最适宜的工作,没有把握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是保护全妇女切身利益最中心的环节,没有切实调查研究妇女的具体情况,不深知她们的情绪,不顾及家务牵累、生理的限制与生活的困难,不考虑当时当地的妇女能做什么、必需做什么,就根据主观的意图去提出妇女运动的口号,规定计划,成立团体,要妇女经常出来开会,对她们作不必要的动员浪费她们一些人力物力,致使工作一般化,组织形式化,缺乏真实的群众基础这种脱离妇女群众的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倾向,是使妇女工作停滞不能更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原因。
  在日益接近胜利而又日益艰苦的各抗日根据地,战斗、生产、教育是当前的三大要务,而广大的农村妇女能够和应该特别努力参加的就是生产,广大妇女的努力生产,与壮丁上前线同样是战斗的光荣的任务。而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多生产,多积蓄,妇女及其家庭的生活都过得好,这不仅对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起重大的作用,而且依此物质条件,她们也就能逐渐挣脱封建的压迫了,这就是在整个群众工作中广大农村妇女的特殊利益的中心所在,也就是各抗日根据地妇女工作的新方向。
  为实现上述的方针,各地妇女工作作风、方式、方法,须有澈底的转变。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妇女群众的生活、需要、情绪,顾及主观能力与客观条件,选择中心地区开展工作,逐渐影响邻近地区,以至推动全局。因此:(一)各地妇委妇救要以研究组织农村妇女个体与集体的生产为首要工作,深入村庄,教育帮助与解决农村妇女参加生产战线中的困难,农村妇女生产工作的好环,是测量妇女工作的尺度;(二)农村妇女能纺织、能养蚕、能种地、能煮饭、能喂猪、能理家……应按照各地具体情形来作计划,但她们的生产计划,一定要和她们家庭的生产计划结合起来,不可能妇女孤立的去做,不要重复过去某些地区只从形式上、数字上标榜妇女开了多少荒、建立妇女林等没有实际内容的缺点要动员妇女实实在在参加到广大群众的生产中去;(三)根据妇女群众的需要进行组织,纠正过去有名无实的组织方式,以生产合作社及各种方式(如纺织小组等)去组织她们,这些组织应成为妇救或妇联的基本组织,而不是办一些有名无实的空团体、空机关;(四)尽量减少对农村妇女群众不必要的动员,减少开会,爱惜她们的人力物力,使她们有更大力量从事生产;(五)妨碍身体健康致影响生产的,如小脚及不注意卫生等,应当鼓励妇女改革之;(六)对于妇女文化的政治的教育,应通过生产方式去进行,如提高生产技术,认识有关生产的文字,编制在生产时歌唱的小调等;(七)妇女干部要消除轻视经济、生产工作的错误观点,必须了解,生产不仅是各根据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且妇女工作者要密切与巩固和农村群众的联系,只有从深入农村中去组织妇女生产、解决其生产困难、增加其经济利益着手。要做到此点,妇女工作者本身必须学得农村经济知识,了解妇女生产内容,才能真正成为农村群众生产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许多有能力的女同志必须到合作社去工作。再则,许多女党员女干部必须到公营经济机关中去工作,使公营经济发展起来。那些浮在上层、空闲无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今年纪念“三八”节的方针,就是动员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工作,各地应按具体情形,规定详细办法。
  根据中央档案原抄件刊印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