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 农村形势,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主要任务,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开得很好。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形势的基础上,中央认为,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为什么中央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楚 地看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形成作出了 巨大贡献。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的改革也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的成功,不仅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和 整个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表现在:各类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 本平衡、丰年有余,解决了十二亿多人的吃穿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民主法制建设 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农业和农 村的发展,为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 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们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也主要在农村。一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 村生产力落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二是我国人口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目前尚未达到小康或者刚刚进入小康、收入还不 稳定的人口也主要在农村,特别是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很大。三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一九九七年到二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由百分之四点六降到百分之二点一,二○○一年和二○○二年虽然超过百分之四,但仍是恢复性的,基础并不牢固。农村教育、 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相对 于城市来说,农村面临的任务要艰巨得多。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 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 济的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什么程度,农 业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变。古语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确保解决十二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 以轻心。如果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农业在为人们提供必需生存资料的同时,还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需求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农业的发展 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整个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大问题。

我们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扩大内需的 最大潜力在农村,因为农村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许多产品供大于求的问题,有结构不合理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 和消费增长严重滞后,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农 业和农村经济,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 义。

第三,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来 说,保持农村稳定是保持全国稳定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近年来,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群体上访事件增加,社会治安不 好,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农村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 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总之,我们必须从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的政权基础,从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更大的气力做好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十六大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文件,明确了十九条政策措施,是对十六大部署的具体化。现 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方向明确,目标清楚,政策措施都很具体,关键是要落到实处,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和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中央关于农业 和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 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农村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土地直接关系农民的权益、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 稳定,我们一定要给农民一个“定心丸”。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土地政策和土地承包 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这同样是生 产力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中央关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和减 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也都要一项一项地落实到位。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执 政为民的思想,牢记尊重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提高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政策交给群众,努 力使中央的各项政策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认真汲取群众智慧,积极完善各项政策。

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我们在推动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仍然要靠改革。要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针 对影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市场体系和国家对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深化农村改革,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一是要继续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 点,进一步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要着眼于保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要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有效机制,加大信贷支农的力度。四是要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增强市场的服务 功能,消除不利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确保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畅通。五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六是要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 业科技培训。今年要重点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两项改革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各地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周密部署,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农村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必须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 清除一切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必须坚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稳定,作为深 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是要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农产品供应丰富,为市场稳定 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对这些问题,我 们要辩证地看,既要看到供过于求给农民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更要看到农产品丰富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供的广阔空间,善于抓住机遇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 结构,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 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要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握好调整的方向。一是要大力优化农业区域 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二是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区域化、专用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蔬菜、水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四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五是要大力推广先进适 用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四方 面的工作。一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 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引导 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快更好地发展。二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这是促进农业结 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水 平。三是要通过体制创新、技术改造、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 重要力量。要引导乡镇企业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在提高技术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 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四是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和卫生设施建设,开发农村旅游资源,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这既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 们既要看到挑战,更要看到机遇,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拓宽发展空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去年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产品进口的冲击比预想的 要小,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国家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以及我们加大了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旦国际市场粮价回落,我们将面临严峻的挑 战。必须充分估计我国农业可能面临的冲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工作,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农业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 富,人工成本低,经营规模小。从长远看,粮食、饲料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而蔬菜、水果、花卉、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竞争优 势。要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有限的耕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能力还比较低,一些农产品出口占世界的份额 与这些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很不相称。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要通过科学规划和投资支持,重点选择出口潜力大 的农产品,在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和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基地。要在政策、法规、税收和金融等方面全力支持农产品出口。要重 点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合作开发土地、林业、 渔业等资源,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总之,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推动我国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 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 展。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又是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有效措施。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 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和跨区域流动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进城务工,也促 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做好进城 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要善待农民工,继续清理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各种乱收费,集中力量解决好一些企业拖 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差、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没有保障等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切实做好涉及农民工的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和社区管 理等方面的工作。城市还要在技术扩散、产业转移和资金流动等方面,全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二○○一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百分三十七点七。但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仍然要低十到二十个百分 点,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 多地转移出来。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当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要想把城镇化水平一下子就大幅度提高起来也不现 实。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要重视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 伐。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少数在建制的中心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盲目铺摊子。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同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 来,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完善小城镇的功能。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 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做法。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农业实行保护,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保护 力度更大。近年来,国际上农业保护政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各国实行农业保护的立场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保护的方式。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关键是 要增加投入。随着国力的增加,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国家对农业的投 入要优化结构、保证重点。一是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要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 入。二是要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三是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成 效,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五是要加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六是要结合农 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的机制。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 和管理机制,使国家投入的资金产生最大效益。

第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团结带领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这些年来,各地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 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向前进。要继续完善村民自治,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 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村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都要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措 施,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也要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要健全制度,加强监督,进一步搞好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要注重实效,同 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和改善农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重点要放在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权益提供法制保障 上。既要抓紧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要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 良好习惯,善于运用法律来解决矛盾、维护自身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遵守法律的模范,严格依法办事,决不能侵害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妥善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增进农村安定团结。要继续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查处各种治安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 稳定。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特别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要着力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注重解决农村教育、 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明显滞后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 高。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国家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各级党 委和政府都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 农民教育培训等,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着眼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各地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要继续抓好。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倡导文 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农村加快改变面貌。

三、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解决好“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自觉地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农 村和农民问题,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把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 实际工作中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和一般号召上。应该看到,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讲起“三 农”问题都说重要,但研究工作、安排投入、配备干部时,却没有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要做好工作是很难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解决 好“三农”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具体部署,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资金投入和研究重大政策时都要认真贯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之重这一指导思想。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力量配备,把政治上强、懂业务、熟悉农村工作、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农业和农村工 作的领导部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要多到条件差、困难大的地方去,与基层干部群 众一道研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要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一个地区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中央关于农业、 农村和农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农村工作的各 项任务,最终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广大农民去完成。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新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地抓。各级党委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继续 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二是要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努力形成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健全制度、搞好协调,进一步理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等组织的关系,发挥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搞好农村基层民 主政治建设。四是要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真正解决好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五是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 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总之,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要 求,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 真务实的精神。农村工作直接关系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扎扎实实地做,来不得半点虚假。各级干部特别是在农村工作的干部都要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 良作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各级干部要坚持党的宗旨,热爱农村工作,心系农民群众,在感情上贴近广大农民,在工作中 依靠广大农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二是各级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定决策、做规划、干工作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 要和现实的条件,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三是各级干部要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善于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近 年来,各地在改进干部作风方面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如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干部驻村入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户、部门包村等,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要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那些对农民感情深厚、工作扎实,在本职岗位上安心、敬业、有作为的人,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优秀的要提拔使用;对那些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严重和以权谋私、侵占农民利益的人,要严肃批评,直至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农村条件比较艰苦,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也很辛苦,各级党组织要支持他们的工作, 理解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进步,大力表彰他们中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志们,十六大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希望同志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为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