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曾 庆 红




同志们:
  刚才,有五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他们的发言材料,我在会前已经认真看过。我感到,他们所讲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既是对人才工作经验的生动介绍,也是对这次会议收获的充分肯定。为期两天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明天将接着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我今天的讲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才工作会议的小结,第二部分是对明年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关于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主要收获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召开这样的会议,在我们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对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必将产生重要的、长远的指导作用。
  中央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在今年五月和十一月两次专题研究人才问题,听取汇报,审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昨天和今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分别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深刻阐述了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相联系的科学的人才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会议的主报告。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着眼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对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若干重大方针和政策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与会同志在学习和讨论时,一致认为,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提交会议讨论的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决定》,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宣言书,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的动员令,大力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的纲领性文件。会议期间,大家还交流了各地、各部门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方面的经验,研究了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措施。这次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准备充分,讨论认真,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开得很成功。正如同志们所概括的那样,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性意义和决定性意义,它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标志着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跃升到一个新起点,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和收获主要有五条:
  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大家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人才工作已成为党和国家至关重要的工作。提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战略思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人才工作《决定》,这一切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这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同志说得好,如同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不重视抓教育的领导者不是成熟的领导者"一样,在今天,不重视抓人才工作的领导者也不是成熟的合格的领导者。大家共同表示,一定要把做好人才工作摆到战略位置,提到重要议程,作为大事来抓;一定要既重视跑项目、筹资金,又重视跑人才、聚人才;一定要既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又重视优化人才环境;一定要既重视治理水土流失,又重视治理人才流失。要下决心通过扎实的工作和持续的努力,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二是进一步找准了做好人才工作的着重点和着力点。大家一致认为,中央《决定》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目标宏伟,令人振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方向明确,符合实际;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加大培养投入,加强激励保障,加快市场建设,大力改善环境,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同志还对人才工作的着重点和着力点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这就是:坚持"三个代表"为统领,坚持三个环节一起抓(培养、吸引、使用),开发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建设三支人才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科技人才),突出两高战略重点(造就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到四个"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达到两个"人人"(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成才),实现两个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是进一步把握了做好人才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创新思路。这次会议把回顾与前瞻结合起来,总结了我们党的人才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决定》所提出的科学的人才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七条基本要求,体现了历史经验与新鲜经验、一般规律与创新思路的有机结合。许多同志认为,无论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好,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也好,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环境也好,都体现了人才工作一般规律与创新思路的有机结合,都是我们党的人才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有些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对经济工作而言,观念一变天地宽,对人才工作而言,观念一变视野宽;观念陈旧,就发现不了人才,观念落后,就会埋没人才。只有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决贯彻好《决定》提出的七条基本要求,才能促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有力地推动人才工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进一步认识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长期性、艰巨性。在讨论中,大家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才工作同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锲而不舍的发展过程。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任重道远。开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可以花两天时间,而贯彻好人才强国战略,则需要两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我们必须把开会动员与狠抓落实结合起来,把打攻坚战与打持久战结合起来,把中央的积极性与地方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把中央《决定》的导向性、原则性同各地各部门实施细则和具体规定的补充性、配套性结合起来。
  五是进一步坚定了做好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整个会议期间,大家始终热情高涨、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大家普遍认为,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和统领,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有全党上下思想的高度统一和目标的高度一致,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尽快建立起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起专业化、信息化、企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推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有序流动,有效地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实现人才工作与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有机配合、协调发展。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
  (一)认真学习会议文件,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
  一是要牢牢把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这一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人才工作的根本指针。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要高度自觉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方面。谋划人才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依据;推进人才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强大动力;检验人才工作,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作为根本标准。
  二是要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根本任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是相互配套的,归根到底是为强国富民服务的。人才在强国富民中建功立业,强国富民的目标在人才不断集聚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得以实现。我们要通过贯彻会议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唯有让最活跃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掌握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权,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人才思想观念和人才创业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是要紧紧扭住人才工作服从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中央的《决定》和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都强调指出,人才工作和人才资源开发,必须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坚持这"三个服务",就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科学的人才观的有机统一,就是统筹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才资源全面开发的过程,既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正因为这样,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既强调指出,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同时又强调指出,人才工作归根到底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既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又积极实施科学的人才观,就一定能够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的方针,夯实人才工作的战略依托,就一定能够真正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四是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根本原则。确立党管人才原则,是由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决定的,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决不是要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党管人才不是要管死人才而是要用活人才,不是去限制人才而是去解放人才,不是为排斥人才而是为凝聚人才。从根本上说,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注意处理好党管人才和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既凝聚一般人才,又凝聚高层次人才;既凝聚体制内人才,又凝聚体制外人才;既凝聚党内国内的人才,又凝聚境外海外的人才;既凝聚存量人才,又凝聚增量人才,真正做到唯才是举,广纳群贤,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
  (二)切实加强领导,加大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的力度。
  一是要加大为人才服务的工作力度。我们必须懂得,对于人才工作来说,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务上来,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变"管人"的观念为服务的观念,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去感召和凝聚各类人才。要把营造环境、优化环境作为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善工作条件,拓展创业舞台,增强创业保障,激发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创业环境;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的需求,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努力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氛围,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总之,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二是要加大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的力度。人才的活力,取决于环境;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体制机制一活,人才工作才能满盘皆活。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开放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要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为优秀年轻人才的成长提供"快车道"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充分施展才能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要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要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要把坚持党管人才与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党的政策指导作用与完善人才工作法制保障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人才工作职能部门的作用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及时有力、各类人才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方方面面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三是要加大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改革力度。当前,我国的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要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于做好人才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割,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是要加大创新人才工作方法的力度。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人才工作上的优良传统,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有益经验,从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坚持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来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人才向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等社会需要的地方流动,向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的需要流动,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并鼓励人才安心基层工作。要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要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领军作用,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要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重视开发实用人才,积极引进急需人才。
  (三)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
  这次会议以后,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一个重视人才工作,研究人才工作,宣传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的热潮。一是要认真搞好回顾总结和调查研究,在肯定人才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认真找出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二是要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计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把人才工作规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部署,使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三是要针对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尤其是对那些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能解决的要马上解决,条件不成熟的,也要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限期解决,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四是在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下发以后,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从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五是要逐级搞好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贯彻落实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把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大家还记得,一九七八年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我国新时期科学的春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也必将迎来我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春天。我们要共同为创造一个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二、关于明年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
  明天就要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了。这次会议将认真回顾总结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并对明年的组织工作作出部署。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近期也将对明年的党建工作作出部署。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紧密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从来都是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事业不断为伟大工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辟广阔的前景;伟大工程紧紧围绕伟大事业来进行,确保其蓬勃发展。既促进伟大事业,又推进伟大工程,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党治国的一条根本经验,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
  大家知道,十六大以后的这一年来,中央在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走好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的同时,根据十六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六大以后中央下发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通知,在全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在这个基础上,又在今年六月下发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并通过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组织宣讲团赴各地宣讲等方式,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十六大以后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第一个高级干部培训班,是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从今年九月起,又连续举办十期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对全国在职的一千五百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十六大以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研究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去年十二月,胡锦涛同志率领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中央的领导下,十六大以来这一年,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取得了新的进展。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大规模展开;圆满完成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工作出现新的局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等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牢记"两个务必"教育和开展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以加强民主集中制为中心内容的党内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分别制定了一些制度和纪律。
  坚持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十六大以来这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而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良好开局,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因。
  明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对明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明年世界经济逐步回升和结构调整加快,对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利的,同时,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也使我国面临新的挑战。从国内来看,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另一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民增收困难,就业压力较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有所加剧,消耗多、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粗放经营方式大量存在,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数不少,一些地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屡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比较严重。中央要求全党,越是形势比预料的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明年的国内外形势和中央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和党的工作的总体要求,既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
  比如,在发展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十六大关于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紧迫感,牢牢抓住机遇期,并通过我们的工作,千方百计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以加快我国的发展。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包括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要着眼于和致力于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全力维护战略机遇期而不损害战略机遇期。中央特别强调指出,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好科学的发展观,从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角度,引导各级党政干部把确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人才观统一起来,并从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角度,去确保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既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又切实把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又比如,在改革方面,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把改革的着重点和着力点,集中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锐意改革,统筹兼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导,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巩固壮大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必须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和走私贩私。所有这些深化改革的任务,也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
  再比如,在稳定方面,中央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我们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坚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各种利益关系,认真分析和扎实解决当前城乡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强行征地动拆迁、企业改制中职工利益受损、拖欠工资福利、执法人员违法、司法审判不公等问题,切实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所有这些,也对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总之,明年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思想上必须更加自觉、工作上必须更有成效。明年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实践,为胜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服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要突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重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眼于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勇于创新,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这个总的工作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为保证,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当前党的建设亟待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艰巨任务,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这一问题。在十六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其他重要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多次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重要论述。他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在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经受了严峻考验、有了新的提高之后,强调指出,要让成功的非常之举成为经常方法,让有效的临时措施成为长效机制,在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长期发挥作用。
  应当看到,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要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大思路上的一脉相承,也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党建工作思路上的重要创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还关系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各国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执政作风和执政效率的竞争。因此,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扎实的调研和初步的实践,总结和积累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较有深度的认识成果。明年,全党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要继续深化。我们党已经在全国执政五十多年,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面临着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不少新问题。比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不高、本领不强,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党内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着党的执政水平的提高;党的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党内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影响了执政党的形象和威信,等等。综合各种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全党同志的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党的面前。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已经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性因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空洞的理论,而是要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提高,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提高,在解决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的实践中去提高,在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实践中去提高。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一是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结合起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建设的根本。必须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位。要在一年来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和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以增强"五种能力"为重点,继续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通过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健全培训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治国理政的才干进一步提高。
  二是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党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说到底就是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是要有相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作保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我们要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尽快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明年要集中力量,把后备干部的集中补充调整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着眼于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
  三是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执政能力对执政党建设来说,理所当然地包含其自我完善和自身净化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旦掌握了政权就要防范权力的侵蚀,防止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我们党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长期执政,并且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面临权力的侵蚀,而且还面临权力和利益的交易等更为复杂的情况。同时,我们党又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国际环境中长期执政,内有权力的考验,外有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挑战,拒腐防变、反腐倡廉的任务更为艰巨。中央一再告诫全党,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的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这个思想很深刻、很重要,我们要认真领会,更加自觉地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拒腐防变和反腐倡廉结合起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特别是要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不断增强全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是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加强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改进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层面来说,主要体现为党如何既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处理好执政党同国家政权、民主党派、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以及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增强党的活力的能力。这方面的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规范地方各级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关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党组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中央和同级党委的各项决策,从制度上保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扎实有效。总之,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增强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同时,又要把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作为检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这里所讲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就党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而言的。大家知道,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应当看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上的定型化。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曾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这里所说的各方面制度,当然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同时,还要看到,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转化为各种管用的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
  这些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始终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和创新。特别是十六大以后的这一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重要举措。比如,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以及中央书记处分别制定了会议制度和工作规则,强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制度,进一步推进了党中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中央政治局还坚持集体学习制度,目前已进行了九次。同时,还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制度,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外出考察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制定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出国访问规定,简化了送迎仪式等。十六大以来的这一年,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部门,按照十六大关于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的要求,在党的各项具体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活跃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许多从实际出发、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创新的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围绕发挥党委全委会作用、建立健全党委全委会投票表决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稳步扎实,富有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明年,要再接再厉,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十六大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要立足实际,大胆实践,狠抓落实。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扩大在县、市进行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候选人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要在扩大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努力取得新的经验。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着手修改《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要努力通过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之举,也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继续抓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以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要根据实践的发展继续推进制度创新,抓紧出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制度,完善人大、政府选举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度、辞职制度、调整不称职干部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制度,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还要针对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经商、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交叉兼职等干部人事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现在,各地、各部门包括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方面积极性很高,力度很大,创新举措很多。这是好事,应当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保护好他们大胆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善于因势利导,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正确方向。制度建设和创新要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有改革,都要坚持这一点。二是要搞好配套。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必须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配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是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所有改革都要从实际出发,区分轻重缓急,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入手,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同党员、干部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有的可以先行试点,做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四是要认真抓好落实。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在党内制度上可以说大的章法基本上都有了,现在很重要的任务是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要把落实制度同制定制度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明确责任,完善程序,加强督查,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坚持党及其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前提。在全党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按照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推动党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时俱进、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的部署,从今年二月开始,在全国十九个单位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这十九个试点单位共涉及全国十二个省市、七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试点工作到今年九月已基本结束。各试点单位在中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所在部门、地区、单位党委(党组)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勇于实践,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基本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的时间,中央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根据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我着重强调一下,在面上开展这项活动时应遵循的几项重要原则:一是要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要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激发党员的内动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员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这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党员素质、解决实际问题。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党员队伍的实际,坚持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三是要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既要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尊重党员民主权利、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积极性的同时,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四是要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要根据党政机关、农村、城市基层的不同情况和党员队伍构成的特点及思想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使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五是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干部既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又是领导者、组织者,要为广大党员做出示范和表率。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探索出继"三讲"和"学教"活动之后,在新世纪新阶段让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在中央正式部署这项活动之前,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要把试点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基层组织建设中来,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勇于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的创新很活跃。在城市社区,有"支部建在楼上"的探索;在农村,有"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和"支部建在农村专业协会"等创新举措。要鼓励创新,继续探索。同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探索农村、国有企业、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要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做好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等领域的党建工作。
  要统筹兼顾,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为核心,认真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进一步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要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体现先进性,用先进性教育的成效来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真正加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要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仅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而且取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状况。作风是一个执政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总是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和完成重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和抓紧作风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不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不久,党中央再一次突出地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事关重大、至关重要。中央纪委将于明年一月上旬召开第三次全会,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部署明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时期,对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总是带有那个时期的鲜明特征。比如,从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我们党逐步形成和提出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争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所必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也在我们党胜利地夺取全国政权,经受住执掌新中国政权的初步考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则为开创拨乱反正、全面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提供了重要保证。现在,党中央继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之后,强调要围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有一个问题,我要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就是现在我们各地各部门广大干部积极性很高,建功立业的愿望很强,这是好事,值得肯定。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对政绩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升迁铺路,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样做的结果,影响了经济建设,侵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资源和环境,恶化了党群关系,后果十分严重。
  中央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缺乏正确的政绩观的干部,往往也缺乏科学的发展观。而"形象工程"也好,"政绩工程"也好,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也好,很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造成的。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联系着科学发展观,而且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推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改造。
  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制度保证,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浓厚风气,坚决克服和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问题。组织部门是党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队伍是一支素质较高、作风优良、值得信赖的队伍。十六大以后的这一年,组织部门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在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的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是加强和改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个好办法,得到中央重视,受到群众好评,取得初步成效。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给予肯定和勉励,并对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各级组织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批示精神,按照"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必须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必须认真解决妨碍公道正派的突出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两个满意"(即让全党满意、人民满意)的要求,把这次教育活动的做法和成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对组工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进步,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工作出色的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振奋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开拓的思路、扎实的作风,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开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