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烈士的绝笔家书

黄花岗起义烈士的绝笔家书

重读革命志士一百年前的一封封绝笔家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历史上,很少会有一次结局失败的革命或战役,能在后世评述中达到如黄花岗起义般的高度。在那个充满黑暗、绝望和死亡的年代里,英雄们是用飞蛾扑火般的失败,寻唤着光明、希望与重生…… 世人皆知黄花岗起义,记者亦如是。可直到站在广州黄花岗公园中,那块篆刻着此役牺牲烈士姓名的石碑前,记者才喟然发现,中山先生口中“付之一炬”的“吾党菁华”,大多只是长眠在这块他们曾用生命捍卫和战斗过的土地一隅,不为人所知。 却也有为数不多的例外,比如林觉民、方声洞。起义之前,前者寄书“与妻”,后者以信“禀父”,其文俱感天动地流传至今,而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两封绝笔家书,百年前引出一段豪气干云的革命史志,百年后则开启了一条通往英雄内心世界的路径。在那个世界里,有决绝、果敢和家国大义,也有不舍、依恋和儿女情长。 这次分离,已是永别 “辛亥春雷,义起粤中,豪杰奋发,共谋倾圮,兴复邦家。”——孙中山 广州小东营5号,偏于街巷深处而少有客迹。记者辗转寻至那里,所见一式青砖暗瓦,显是古迹。 很难想象“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就藏在此处。毕竟,沿途记者曾路过当年起义的主攻目标、“两广总督督署”旧址,粗略估算不过500米距离。进而释然,难怪史书有述及此,常言“前一分钟府衙四周仍静无人声,突然就枪声大作,革命党人已冲至门前,直若从天而降……” 旧址纪念馆研究员田苹女士告诉记者,小东营既是起义领导人黄兴的寓所,也是他率部出发、进攻督署的地方,而林觉民和方声洞们,正是从这里,跨出了人生的“最后一步”。 1911年,林觉民24岁。就在几个月前,作为留学日本的同盟会会员,他刚刚接受了为起义募集经费的任务,最后一次回到了自己位于福州的家中。 在家中等待他的,是妻子陈意映。这位出身名门的温婉女子,在自己17岁时便嫁给了18岁的林觉民。从此,“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尽管夫妻情深,尽管久别重逢,尽管意映彼时正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回家的那段时间,林觉民却几乎终日不见踪影,四处奔波筹集着起义资金。 4月初的一天,林觉民告别妻儿,再度启程。只是,这次分离,已成永别。 同一段时间,25岁的方声洞正在日本,和妻子王颖上演着类似的别离。 当年年初,孙中山准备广州起义的消息不断传到日本,正准备毕业的方声洞再无心学业,他在给友人信中写道:“警电纷至,中国亡在旦夕,所希望者,吾党此举耳,不幸而败,精锐随尽,元气大伤,吾党必久不能振,中国因之而亡。然则此举非特关吾党盛衰,是直系中国存亡也,吾安忍重为洋奴哉。” 后来,方声洞决定回国。走之前他带着妻儿去拍全家福。记者后来在采访原广东社科院院长、著名史学家张磊老先生时,曾在他的一本书上看过这张照片:身穿和服的王颖面对镜头,方声洞却侧着身子目视正在妻子膝上挥舞右手的幼子。“摄影师让方看镜头,可他却执意要看着儿子。”

本文关键词: 私密 南北 谈判 军事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