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起:趣谈灯谜与对联(3)

就这么一个故事,猜什么呢?猜三个谜底,九个字,能把我刚才说的三个故事完全包括了。说有三个人,姓好猜,第一个是姓周的,职务是秘书,姓周的秘密的写了一封信,中间的人和职务我先不说,最后一个是曹干事,姓曹的干的事,这个姓曹的把两个水军指挥官推出斩了。中间的这个姓什么,是什么职务?让人猜。有人就猜对了,是“蒋帮办”。当然这个职务在今天大陆没有,在台湾有。也就是“周秘书、蒋帮办、曹干事”,姓周的秘密的写了一封信,姓蒋的帮他办的,曹操干的事,把那两个人杀了。你看这个谜面引出这么一大段故事,所以我说灯谜的趣味就在这里,谜面就是八个字“蔡瑁张允缘何被杀”,谜底就是三个人,这九个字把整个故事都包括了。概括起来讲,谜在灯谜里面叫用典,典故是什么呢?传说、神话、小说,等等。你要先把谜面用的典故搞清楚,都说灯谜比较难猜,跟射虎一样,所以叫“灯虎”,又叫“文虎”。

我们了解灯谜的基本知识,首先,要了解谜面的结构。谜面的结构有三类,第一类是会意的。比如“立足首都”,猜本市地名,首都是北京,立足就是站,所以谜底就是“北京站”。会意包括很多,用朝代、时间、天干地支都可以,刚才的用典故也包括在会意里面。这是传统灯谜的一大类。第二类是增损一合体的。举个例子,“向西一直去”,打一个字。猜这个字你还得有点地理知识,这个方向的向,先抓中心字,中心字是什么呢?“向”字左西右东,一直就是笔划,横平竖直嘛,把“向”字的一直去掉,就是什么?是句号的“句”。“鱼钩夺冠军”怎么讲啊?夺掉“军”字的冠,冠就是帽子,把这个军字的秃宝盖去掉,明白了吗?去掉“军”字的帽子,再加鱼钩,这个字念轧(ya),还念轧(zha),我说的鱼钩这叫象形,这样的象形不多。

其次,是谜目。就是让你猜什么,指定你在这个范围里面猜,就像刚才的“蔡瑁张允缘何被杀”,就是猜姓氏连职务三人名,这叫谜目,让你按照这个目录范围去猜。

其三,是谜底。就是你猜的谜底对不对,主要根据就是谜面的文字。我告诉你,这个怎么猜。例如,“悬空岛上挂好旗”,猜两个字的电脑部件,这个你得知道悬空岛是怎么回事,这里就有典故。很多谜面都是这样的,就是说你要把谜面了解清楚了,然后再看谜目,再去按照这个范围去想。做谜是怎么做呢?是从东边往西走,你猜谜得从西边往东走,就是“我们这么过来的,你得这么倒回去”。两个人的看法一致了,就是猜着了,不一致那就不对,对不对的标准基本上得看谜面。我刚才讲了,这一点特别突出了汉字结构的独特,全世界只有汉语能这样做,加一笔,变一笔。

猜谜有个基本训练,我现在说一个词,大家想一想,以言字为基本意思,我需要至少20个单音的同义词。在猜灯谜里面,说不到20个都不及格。有人说,怎么那么严格啊?那我们看一个谜面“说说看”,这个猜什么呢?猜北京市一个名胜。就是“白云观”。你看,这个“观”是看,“白”(道白)是说,“云”也是说,谜底就出来了。这就要求你要知道,“白”、“云”古文都跟“言”同意,还有约、谈、讲、述、论,等等。所以我说,得知道差不多20个,因为上面是一个言,你就顺着这个思路想,这就是会意的基本的知识。在谜面结构的三大类里面,以会意为突出,绝大部分是会意谜,所以我们大家在这方面进行一些训练。如果是字形变化的,一看就看出来了。比如“场内外没变化”,一看,就是字形变化。其他像用典故的就更麻烦,需要知道相关的典故,像“马良回避觅贪官”,猜京剧一折,又得知道面,还得知道京剧名字,两难就在这儿。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