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三方面发生变化

高新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三方面发生变化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秦华) 9月22日15:30,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原党建部原理教研室主任高新民教授做客人民网“七一社区·理论论坛”,以“四中全会公报解析 新时期如何推动党建的伟大工程”为题进行访谈。高新民在谈到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指出,党的执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必须针对重大情况研究党的对策。

高新民指出,党代表大会每隔五年召开一次,研究党的建设问题。这是因为形势和任务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党的自身建设要和外部的环境相适应,不适应就无法完成党的终极任务。

高新民认为,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九四年全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994年刚刚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久,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四中全会讲“四个转变”实质就是从封闭、半封闭一直到全方位改革,领导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一个状态。这些年党的建设面临着新考验,四中全会决议里面提出“一个总体判断”:党的建设总体上和我们的新形势、新任务是适应的,但是也有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

高新民指出,党的执政环境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一是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两阶级、一阶层转变为多个阶层,同一阶层里面甚至有不同的社会群体,这种多群体并存,而且有的时候要进行博弈,在这样的时代党的建设如何适应它。

二是我们的群众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主意识、人权意识、法制意识都大大增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是不是民主、依法、科学执政,如果做不到这样肯定和群众基础变化不相适应。她举例说,今年“两会”有关部门讲从1989年试行《行政许可法》,民告官的案例发生了150多万起,其中30%以上是老百姓胜诉,这说明我们确有一部分机关工作方式和我们时代不相适应;这几年接二连三的群体性事件,基层党组织没有发挥好作用,确实说明党组织建设和新形势、新任务有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改革、创新,怎么改革、创新,需要有一个全面的部署,所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着手研究党的建设问题,有它的新的时代意义。

三是经济层面,国际爆发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应该讲压力也是很大的,在这个背景下如何保增长、保民生关键在党。因为党是决策核心,而且党又是带领群众执行政策的领导力量,这是邓小平讲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