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肖永亮:微博改变生活(3)

微博的出现及其特性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微时代到来的技术基础。我本人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记得1987年到美国去留学的时候,整个图书馆也只有两台苹果单片机,但是没过两年IBM出来了。读博士的时候,我选择的是计算机应用,当时计算机专业还不是很热门,但是到我毕业的时候,由于美国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发展,这个专业马上成为全美最容易找工作的十个工作之一。在攻读博士后期间,我感觉到计算机应用领域特别广。1995年学成归国,当时中国的高速公路大多只是机场高速这一段,更不用说有什么互联网了。网络连接也大多只是两条T1线,很窄的带宽,而当时美国已经完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我和几位旅美的博士联合向有关部门提议要搭建中国的国家骨干网,国家也很重视,就公开招标国家骨干网的项目,当时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像AT&T、IBM都来竞标这个项目,但是最后还是由我们四个旅美博士承接了,原因是我们在美国求学期间,用业余时间开发出了中文计算平台,要知道在1995年的互联网上还没有中文平台,也正因为这个优势,我们得以中标建设Chinanet。我们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三十几个省市的连接,此后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硬件设施搭建起来了以后,网络内容的建设就成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从2000年前后的WEB1.0到2005年前后发展到了WEB2.0,现在已经到了3.0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上网关注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门户网站还是在转换传统媒体传播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新闻、书籍、视频和音频内容。而如今,门户网站越来越重视内容。互联网逐渐取代了很多的传统媒体的东西,包括很多的传统报业、电影业巨头都倒闭了,但是互联网的各种新的形态却在风起云涌。

在2005年前后,互动还是主要以博客为主,但是写博客毕竟还需要博主写一大段文章,能够发博文和管理博文的人,毕竟还是那些具有一定素质修养的人,普通人很难在博客中出彩,引起网友的关注。而进入2010年WEB3.0时代,微博的加入改变了这一情况。一些以往没什么时间用在网络上的人都现身了,特别是明星扎堆开微博,更是引来了大批粉丝的关注。

微博在国外被称为twitter,他的原始设计师是个大学生,最初他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怎么把信息通过互联网的“云”相互交织传递,突破即时通讯的限制,进而就研发出了微博。微博里有很多“@”符号,“@”作用是指向性的将信息传递给特定人,所以在国内就很形象把它叫做“围脖”。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