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同文明而言,真正的多元化意味着培养对其它文明的尊重意识,尊重他者即便是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思想、文化和行为。这就要求培养合作的精神,而非侵略征服。当然,在企图用武力征服别人的侵略者和侵略征服的对象之间不可能存在和谐。
说到文明间的和谐,有必要提及文明内部和谐的意义。历史上鲜有文明之间的战争和对抗。大多数冲突都发生在归属同一文明的不同国家、部落及民族间,甚至相同两大文明中,一些要素联合体与另一些要素联合体相互对抗。我们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同属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和伊朗萨法维王朝跟同属西方文明的不同欧洲国家结盟,如法国、英国及奥匈帝国,目的就是为了在相互对抗中占上风。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基于历史和当今的情况对“文明冲突”整个观点提出批评。就此批评而言,他们是错误的,因为各文明共存仍是强大的现实,尽管有些国家之间以及某些国家内部集团之间并不和谐。如果我们不努力创造和谐,世界将面临文明间极其严重的对抗。那些称“西方和其它”的人已经在宣示文明对抗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谋求文明内及文明间的和谐。
不论我们依归哪种文明,为了在我们自己中间以及与“他者”之间实现和平,我们必须培养一种深深植根于我们智慧传统的对生命的全局观。我们的每一个传统都应该真正地运用它的精神财富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贡献力量,而每一个文明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我们必须不仅加强同我们自己的社会集团团的有机联系,不仅加强同少数人群体的联系,无论他们是否具备民族的、种族的、语言或宗教上的某些特征,不仅加强同与我们有极大共性的相同文明中其他人的联系,还要加强同依归于其他文明的人的联系以及同全人类的有机联系。我们总要充分意识到人必须与之和谐的天的象征物是覆盖地上万物的天空,我们行走在地球上,我们必须与地球和谐。如今的情形是,全局观已不再像先前那样不过是少数先知和幻想家的理想,而是当前必须要贯彻的思想,如果不能贯彻,我们即将面临集体性灾难。这一点在全球环境危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通过环境危机,我们清晰可见同自然界不和谐不仅是影响那些制造了不和谐且基于这种不和谐生活行事的人,而是影响全人类。
作为荣幸在此知名论坛发表主旨演讲的第一个穆斯林,我觉得最后有必要谈谈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实现和谐的可能性,历史上两大文明保持着长久的联系,地理位置上相互比邻。早在萨珊王朝,后来成为伊斯兰文明主中心的波斯帝国同中国已有深切交往。即便在那时候,丝绸之路不仅是运送丝绸、玉石、地毯等货物的通道,也是传播艺术、科学、甚至宗教等思想文化元素的枢纽。我们不要忘记佛教最初是经由波斯帝国东边的省份传入中国的。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建立,很多领域的交流更加突出了。
中国的喀什市曾是具有波斯风格的一个城市,当时为伊斯兰文明的繁华中心。过去几百年里中国画开始影响波斯的景观。伊朗的大不里士生活着一批中国天文学家,而北京也有着一些波斯的天文学家。中国的医药著作被译成波斯语并加以解释。中国故事被纳入波斯文学,出现在诸如尼扎米作品的杰作中。伊斯兰科学对中国科学发展也有一定影响。造纸术这般核心的技术在波斯语中为Kaghaz,该词源于中文,从中国传入伊斯兰国家,再从伊斯兰国家传到欧洲。且中国有穆斯林,贾米等人将很多重要的波斯文本翻译成经典新儒学语言,这些文本为17世纪中国伊斯兰古典研究带来了一些变化。
伊斯兰同中国从科技到天文再到哲学等很多层面的历史交往尚未完全记述下来。基于多种原因,有必要完整记述双方的交流,其中一个不容小觑的原因是双方交往是世界史上最精彩的文明往来。并且,双方交往的长久历史对今天两种文明间建立和谐发挥基础性作用,建立和谐的基础不仅是权益考虑。亨廷顿认为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结盟对西方构成最大的威胁。是真的吗?这种结盟或许违背西方国家在亚非的某些利益,但如果我们按上述理解文明间和谐的价值,这种协同不必破坏两种文明同西方世界的和谐。实际上建立两种文明间的和谐一定有益于全人类,只要不是纯粹为了政治经济利益,只要不是为了让那些同盟者联合起来对抗打压他们共同敌视的另一文明。
从当今世界可怕的现状看,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是因为人们只考虑私利以及恃强临弱,文明内及文明间的和谐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幻想,充其量是梦想,然而实际上这是我们避免全球灾难的唯一希望。与天地和谐,将我们与一切生物联在一起形成有机体,力求在我们自身中间、在各文明间、以及与自然界实现和谐与和平,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生存的唯一方式,是我们作为真正的人唯一自救方式。若在平常生活中个人不践行、各社会和各文明不贯彻这一切,这些都不过是好听的话而已,说完很快就被忘记了。
中国有句谚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在各文明间建立和谐、实现精神和经济上的繁荣,第一步必定是在我们自己中间及天地间建立和谐。只有迈出第一步,我们才能继续前进,实现我们文明内部的和谐以及与其它文明的和谐。这一任务的完成关乎全世界人民未来的命运。让我们迈出第一步,继而满怀希望和决心,努力走完前面的千里艰辛路,将承载我们各文明的大篷车安全开往终点,那里将是和平和谐的处所。
(作者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传统研究基金会主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