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拿巴的财政手段。——军事专制

*波拿巴的财政手段。——军事专制

*波拿巴的财政手段。——军事专制

 

  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1858年5月27日于巴黎

现在已经没有谁能反驳波拿巴的国库陷于瓦解的事实。“财产的救主”[364]本人也公开谈到了这一点。否则,埃斯潘纳斯将军给法国各省长发通知信,号召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在必要时运用权力”使医院和其他慈善机关的监护人把他们用来获得收入的不动产转为三厘统一公债的事情便无法解释。这一部分财产的价值为1亿美元,但是,正如波拿巴代表穷人抱怨说,这部分财产只带来不超过2.5%的收入。如果把这部分财产转为国家证券,收入至少会增加一半。不久前波拿巴以慈父般的关怀曾建议国务会议通过关于把慈善机关的地产转为国家有息证券的法令,然而多么奇怪的是,波拿巴自己的国务会议却固执地不理睬对它的这种暗示。于是,现在波拿巴企图“用行政方法”和军事ordre  du  jour〔命令〕来实现他用立法手段行不通的事情。有一些够老实的人,以为他玩弄这种手法只是竭力要增加国家有价证券的数额。不能想像比这更远离真相的了。如果上述地产按标价1亿美元出售,那末用来购买地产的大部分钱当然是从以前投入统一公债和其他国家有价证券的资本中提取出来的,于是人为的对有价证券的需求就被向公开市场大量抛出有价证券所抵销。这样甚至会使有价证券市场进一步萧条。但是波拿巴的计划要实际和简单得多了。他打算设立1亿美元新的无期公债来代替1亿美元地产。他预备一手攫取慈善机关的财产,另一手用国家《grand  livre》〔“债券簿”〕的支票来补偿它们。我们在研究1857年法兰西银行法[注:见本卷第241—245页。——编者注]时,已经详细谈过波拿巴为了保证自己发行可怜的2000万美元公债,而牺牲国家利益赐给法兰西银行极大特权的问题。当时我们认为这个法兰西银行法是“社会救主”在财政上的绝望的哀号,然而,从那时起法国商业、工业、农业遭到的灾难也殃及了本来就在以骇人比例增长着支出的国库。各部在1858年的实际需要是79804004法郎,超过了1855年的实际需要;仅军费开支一项就占国家总预算收入的51%。Crédit  Mobilier[28]已经不能像1854年和1855年那样进行援救和在“民主”的原则上帮助发行公债。如果仔细看一看该公司最近的报告,就可以看出负债大大地超过了资产,因而对自己股东付不出股息。在这种情况下,波拿巴只好在财政方面重新采用他在政治方面已不得不采用的coup  d’état〔政变〕的最初的原则,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从盗窃法兰西银行地下室2500万法郎开始的、继而又没收奥尔良家族产业的财政政策现在竟进一步发展到没收慈善机关的财产了。

然而,最近这一次行动需要波拿巴使用他的一支军队,而且正是他的管理绝大多数慈善机关的教士大军。从coup  d’état以来“世界报”就第一个敢于公开不同意“社会救主”的做法,甚至恳求“世纪报”[365]同自己联合起来反对这种准备侵犯“私有财产”的罪行。

正当“教会的长子”[注:拿破仑第三。——编者注]对自己的圣军的态度十分暧昧的时候,他的俗军也有不听从指挥的危险。如果他真的试图打扰像默西、列奥德和伊安先生这些英雄的消遣,他就会在他唯一所能依靠的这一部分军队中丧失威望。相反,如果他放纵御用军人的贪赃枉法(自萨托里兵营检阅的那天起他一直鼓励这种贪赃枉法),那末任何纪律都会完了,军队也就不能经受外来的最小的一个震动。现在还有像杀害“费加罗报”[366]编辑这样的事件,而且也一定会有震动。从下面这个事实就可以知道普遍的愤怒充满各地,当决斗的消息一传到巴黎,大约就有5000个青年人开始成群地聚集在“费加罗报”bureaux〔编辑部〕,要求把他们的名字列入准备同任何一个前来挑衅的少尉进行搏斗的人的名单。当然,“费加罗报”本身就是波拿巴扶植起来的,它率领着一类专干丑事、进行讹诈和诬蔑的刊物,这类刊物是在对政治报刊施加暴力镇压以后一下子办起来的,因为它们在现在的小帝国的条件下得到了使自己蓬勃繁荣的有利基地和环境。波拿巴集团文武代表之间的这场流血搏斗是即将到来的冲突的信号,这正是对历史讽刺的十分微妙的表现。

卡·马克思写于1858年5月27日

载于1858年6月11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348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364]“财产的救主”是1849年7月法国各城市市政委员会给路易·波拿巴的祝词中对他的称呼。——第520页。

[28]Crédit  Mobilier(动产信用公司,全称Société  générale  du  Crédit  Mobilier)是法国的一家大股份银行,由贝列拉兄弟创办并为1852年11月18日的法令所批准。Crédit  Mobilier的主要目的是充当信贷的中介和滥设企业(参加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创立)。该银行广泛地参加了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瑞士、西班牙和俄国的铁路建设。它的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用它所开办的股份公司的有价证券在交易所进行投机。Crédit  Mobilier用发行本公司的股票得来的资金收买各种公司的股票,Crédit  Mobilier的股票只是以它持有的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作担保,而各种公司的股票则是以它们本身的财产价值作担保的。因此,同一项实际财产产生了两倍的虚拟资本:一种形式是该企业的股票,一种形式是拨款给该企业并收买其股票的Crédit  Mobilier的股票。该银行同拿破仑第三的政府有密切的关系,并受它的保护。1867年,该银行破产,1871年停业。Crédit  Mobilier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作为新型金融企业出现,是由反动时代的特征所引起的,在这个时代里,交易所买空卖空、投机倒把活动异常猖獗。中欧的其他许多国家也仿照法国的Crédit  Mobilier建立了类似的机关。——第24、218、257、313、379、464、521、541、689、699、729页。

[365]“世纪报”(《Le  Siècle》)是1836年至1939年在巴黎出版的法国日报,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该报反映了一部分只要求温和的宪政改革的小资产阶级观点;在五十年代该报是温和的共和派的报纸。——第521页。

[366]“费加罗报”(《Figaro》)是法国保守派的报纸,1826年在巴黎断断续续地出版,在五十年代该报具有波拿巴主义倾向。——第522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本文关键词: 马恩第十二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岳丽丽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