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中条约

*英中条约

*英中条约

 

  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1842年8月29日由亨利·璞鼎查爵士签署的、并且像一切新近与中国订立的条约一样是在炮口的威逼下订立的中国条约[注:即1842年8月29日中英两国缔结的南京条约。——译者注],从商务观点上看来,是不成功的;现在甚至英国自由贸易派的著名机关刊物、伦敦的“经济学家”也承认了这一点。这家杂志曾经是不久以前发生的入侵中国事件的最积极的赞助者之一,现在它觉得自己应该“抑制一下”某些方面人士所抱的乐观期望。“经济学家”杂志把1842年的条约对于英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看做是“应该使我们防止错误行动的后果的先例”。这当然是明智的劝告。但是威尔逊先生为了说明用武力扩大西洋商品在中国的市场的最初企图遭到了失败而举出的理由,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他说:在璞鼎查订立条约以后的最初三年中,中国市场上由于投机而发生商品过多的现象,英国商人不注意中国需求的性质,是造成这次严重失败的第一个重要原因。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在1836年是1326388英镑,在1842年下降到960000英镑。它在以后四年中的不断迅速增长情况表现为下列数字:

年代                                                      英镑

1842………………………………………… 969000

1843…………………………………………1456000

1844…………………………………………2305000

1845…………………………………………2396000

可是,到1846年,不仅出口额降低到1836年的水平以下,而且伦敦从事对华贸易的商行在1847年危机时期遭到的灾难也证明:官方报告统计表中所列的1843年至1846年出口的计算价值同出口的实际价值一点也不符合。由此可见,如果说英国出口商在卖给中国消费者的商品数量上计算错误,那末他们在商品种类的选择上也同样有错误。为了证明后一种说法,“经济学家”杂志援引了前伦敦“泰晤士报”驻上海和广州通讯员温·库克先生的一段话:

“1843年、1844年和1845年,当北方各通商口岸刚刚开放的时候,英国人抱着一种难以言状的跃跃欲试的心情。设非尔德一家有名的商行向中国运去了大批餐刀和餐叉,并且声明它准备给全中国供应刀类制品。这些商品的卖价几乎抵不上运费。另一家极有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运去了大批钢琴,这些钢琴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刀类制品和钢琴的遭遇,也光临到毛织品和棉织品,不过形式没有那么尖锐。当各通商口岸开放的时候,曼彻斯特盲目地做了一番巨大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失败了。从此以后,它就消极等待,只把希望寄托在偶然性上。”

最后,“经济学家”为了证明贸易的缩减、稳定和增长要取决于对消费者需求的考察,还从上述那位作者那里引用了1856年的材料:

1845年     1846年    1856年

精梳毛织物(匹)…  13569       8415       7428

羽毛布………………  13374       8034       4470

粗哔叽………………  91530      75784      36642

毛织品………………  62731      56996      88583

印花布……………… 100615      81150     281784

平纹棉布……………2998126    1854740    2817624

棉纱(磅)…………2640098    5324050    5579600

  但是,所有这一切论据和例证,除了说明继1843—1845年之后市场过于饱和而起的反应以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贸易的骤增为贸易的大大缩减所代替,或者新开辟的市场充斥了剩余的英国商品,此外,向这个市场抛售商品时,对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购买力缺乏精确的估计,这种现象决不是对华贸易所特有的。实际上,这是世界市场历史上一种普通的现象。拿破仑垮台以后,欧洲大陆开放通商,那时从英国的进口与大陆的购买能力这样大不相称,以致“由战争转向和平”比大陆的封锁本身具有更大的灾难性。坎宁承认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的独立也促进了1825年商业危机的发生。为适应莫斯科的气候而定做的商品,当时被运往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再说,今天甚至连澳大利亚,尽管它有巨大的潜力,也没有摆脱一切新市场所共有的命运,那里堆满了商品,既没有消费者也没有足够的支付手段来吸收它们。中国市场的特点是:自从它根据1842年的条约开放以来,中国的茶叶和丝向大不列颠的出口额不断增长,而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口额,整个说来却没有变化。这种有利于中国的继续不断增长的贸易差额,可以说同俄国和大不列颠之间的贸易差额的状况相似;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是由于俄国施行了保护关税的政策,可是中国的进口税却比任何一个同英国通商的国家都低。1842年以前,中国对英国的出口总额,大约等于700万英镑,1856年约达到950万英镑。而输入大不列颠的茶叶数量,在1842年以前从未超过5000万磅,在1856年,大约增加到9000万磅。另一方面,英国进口中国丝,只是从1852年起才具有巨大的意义。关于它的增长情况,可以从下列数字中看出:

1852年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丝的进口额(磅)

价值(英镑)

2418343

2838047

4576706

3318112

4436862

3013396

3723693

3676116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看一看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的变动:

年代         英镑      年代         英镑

1834………… 842852    1836…………1326388

1835…………1074708    1838…………1204356

关于1842年市场开放和英国得到香港以后的时期;我们有下列材料:

年代         英镑      年代         英镑

1845…………2359000    1853…………1749597

1846…………1200000    1854…………1000716

1848…………1445950    1855…………1122241

1852…………2508599    1856…………2000000以上

“经济学家”杂志企图以外国的竞争来解释为什么英国工业品对中国市场的输入会停滞和相对地减少,并且再一次援引库克先生的话来加以论证。按照这位权威人士的意见,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的正当的竞争使英国人在许多商业部门内遭到失败。他说,美国人在输出斜纹布和被单布方面胜过了英国人。1856年,输入上海的美国斜纹布是221716匹,而英国是8745匹;美国被单布是14420匹,而英国是1240匹。另一方面,在羊毛商品的贸易方面,似乎德国和俄国大大地排挤着他们的英国竞争者。我们不需要其他的证明,仅凭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到:无论库克先生或是“经济学家”杂志对于中国市场的估计都是错误的。他们硬说英中贸易有它的特点,其实美国和天朝之间的贸易也带有这些特点。183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超过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约86万英镑。在1842年条约订立以后的时期中,美国每年平均得到200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它以总值90万英镑的商品来支付中国产品。1855年,上海的进口总额达1602849英镑(硬币和鸦片不算在内),其中英国所占份额是1122241英镑,美国所占份额是272708英镑,其他国家所占份额是207900英镑;而上海的出口总额达12603540英镑,其中英国所占份额是6405040英镑,美国所占份额是5396406英镑,其他国家所占份额是102088英镑。我们只消把美国对上海的272708英镑出口额同美国从上海得到的500万英镑以上的进口额对比一下。如果美国的竞争仍然使英国的贸易蒙受若干重大的损失,那末,这表明中国市场要容纳外国的全部贸易活动是多么有限。

人们用来说明中国进口市场自1842年开放以来意义不大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革命[390];可是,尽管发生了这次革命,1851—1852年对中国的出口,仍然随着贸易的一般增长而增长了,而鸦片贸易在整个革命时期,不但没有缩减,反而迅速达到了很大的规模。然而无论如何,这是很明显的:由于最近这次海盗式的战争和统治王朝遭到的新的屈辱,帝国内部的纷乱不宁对外国进口所造成的一切障碍,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我们仔细地考察了中国贸易的历史以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般说来,人们过高估计了天朝老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制度下,谈不上什么大宗进口外国货。尽管如此,只要取消鸦片贸易,中国可以在它对英美贸易大致出超800万英镑这个数字的范围内逐渐地吸收更多的英美商品。这是从分析下面这个简单事实而自然得出的结论:尽管有着贸易顺差,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流通却因为鸦片输入总额约达700万英镑而陷于严重的破坏状态。

然而,惯于吹嘘自己道德高尚的约翰牛,却宁愿用海盗式的借口经常向中国勒索军事赔款,来弥补自己的贸易逆差。他只是忘记了:如果兼施并用迦太基式的和罗马式的方法去榨取外国人的金钱,必然会在这两种方法之间引起相互冲突和相互消灭。

卡·马克思写于1858年9月10日

作为社论载于1858年10月5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446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390]指中国的太平军起义(见注72)。——第604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本文关键词: 马恩第十二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岳丽丽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