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3)

摘要:虽然那时民国只不过是一个招牌,但是有没有这块招牌还是大不一样的。那时老百姓虽然没有真正成为国家主人,至少他们明白我们应该是国家主人。所以辛亥革命以后,整个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敢于发表各种议论。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造成的那么一种社会氛围和民众心理,五四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

中国从进入近代以来,为了挽救这个民族,曾经进行过很多次的各种各样的尝试,包括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等等。但是这些都没有能给中国指出一条新的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同盟会,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他第一个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我记得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总是讲要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曾经有人问过我,这个口号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来的。我当时查了一下,最早是孙中山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的宣言里面提出来的。同时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主义。这三大主义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所有这些怎么来实现呢?要靠革命的手段来实现。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千头万绪,孙中山提纲挈领地把近代中国面对的种种矛盾里面的三个基本问题提出来了,就是我们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当然我们可以说,当时孙中山讲的这三条跟我们今天的理解也并不完全相同。他提出这个目标以后,怎么来实现这些目标,他也没有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具体的道路。而且他也没有提出更长远的目标,这些都是他的不足。但是我认为能为中国人民提出这三大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所以我们今天总是把自己称为孙中山开创事业的继承者,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事实上今天我们也还是在追求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孙中山提出的但是还没有能够完成的事业会由我们来继续完成,而且在内容上将比以前有更新的发展。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点,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

2、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大家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世界上来讲可以说是很发达的。这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在意识形态上也形成了以“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核心的一套思想的网络,把人们的头脑牢牢地锁住。过去一进堂屋,里面那个牌位是天地君亲师。你要到学校里面,也先要给天地君亲师磕头。皇上被称为天子,他是代表了上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的。有一句话叫“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是那个时候你如果想把皇帝拉下马,你要准备舍得一身剐。剐是指“剐刑”,是把你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直到死。可见反抗皇帝是件多么可怕的事。而且一般人不要说不敢起来反抗,想都不敢想,怎么可能对皇上有怀疑呀。中国的封建时代形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统治网络。这个统治网络的中心就是皇帝。辛亥革命一下子把这个“头”砍掉了,那整个旧的社会统治就乱了套。所以清朝政府推倒了以后,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旧社会势力再也建立不起来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了。这为以后的革命发展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3、带来了民主精神的高涨和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