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注释】

  [392]法国马赛的居民D·卡叙利1921年5月17日写信给列宁,请求按价赔偿已作废的俄国1916年国内短期有息公债,说他为购买证券花费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并说是列宁认识的利若先生建议他给列宁写这封信的。  
  
  1921年6月28日,阿·奥·阿尔斯基让外交人民委员部答复卡叙利:根据俄罗斯联邦的现行法令,不能满足他的请求。——391。
  ?月30日)  
  
  阿尔斯基同志:  
  
  来信的人我不认识;他提到的那个人我也不记得。  
  
  应按一般规定研究他的请求,并给他答复[392]。  
  
  列宁
  5月30日  
  
  载于193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0卷
  [192]这个指示写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第4集团军的A.A.弗连克尔的来信上。弗连克尔在来信中应列宁关于向他推荐著名的优秀农民干部之请,开列了4位曾在第4集团军42师服役的农民的住址和履历。——176。
  ?月20日)  
  
  存入专门的卷宗——被推荐的非党农民。全部材料用打字机再打一份。  
  
  列宁
  3月20日  
  
  载于193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0卷
  揪硎赵亓心?920年11月上旬至1921年6月下旬这一时期的书信类文献。这个时期大致相当于本版第40卷、第41卷以及第42卷开头部分所含的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苏维埃俄国由于取得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得以把工作重点从战时轨道转向和平经济建设: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停止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行新经济政策。  
  
  国内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结束了,但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在某些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小股残匪的骚扰、破坏不时发生,零星的战斗仍在进行。在本卷的开头以至结尾都有一些信件、电报、批示等是关于军事活动、关于工农红军的作战的。这些书信说明,列宁具体而细致地指导陆军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他要求红军彻底消灭白卫匪帮、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苏维埃国家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开始医治战争创伤、消除经济破坏现象。本卷中的书信说明,研究如何改变对农民的政策、由余粮收集制过渡到粮食税(实物税)、以此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成了列宁此时国务活动的中心。在进行重大转变之前,列宁认真听取来自基层的反映,亲自接见农民代表,了解各地农民的要求。1920年11月16日他在给谢·帕·谢列达和尼·巴·布留哈诺夫的信中提到,余粮收集制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1921年1月6日他给尼·彼·哥尔布诺夫的指示说的是这样一件事:莫斯科省某村的农民反映,余粮收集制的任务过重,他们无力负担。列宁觉察到,余粮收集制使农民对苏维埃政权失去了信任。他在3月1日给农业人民委员恩·奥新斯基的一封信中提出,要尽一切力量来恢复农民群众的信任,要更多地注意对农民的政治态度。在4月16日写给外国同志克拉拉·蔡特金和保尔·莱维的信中,他毫不隐讳地说到,2—3月里的局势是严重的,农民动摇、破产、不满,因此对他们及时地作了让步。从本卷中的一些书信可以看到列宁为废除旧政策、制定新政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1921年2月间给粮食人民委员亚·德·瞿鲁巴的批示中,他根据国库存粮的统计作出如下估计:俄罗斯联邦从3月15日或4月1日起完全可以全部取消余粮收集制,并在9月1日前或8月15日前试行新制度(粮食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3月间通过的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受到某些负责粮食工作的干部的阻挠,列宁在4月15日给瞿鲁巴的批示中提出,对此要给予批评。有一些函电是为宣传和贯彻新措施而发的。在4月9日的一份电报中,他问格·康·奥尔忠尼启则:“是否领会了我们实行粮食税的新政策的意义?”(见本卷第233页)5月10日他打电话给奥新斯基等人说,他担心农业人民委员部对税收问题没有认真研究,不能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  
  
  粮食税是以收取实物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农业税,它不是货币税。1920年11月和12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先后讨论了废除货币税的问题。11月30日列宁在给谢·叶·丘茨卡耶夫和取消货币税工作委员会的信中说:从货币向不用货币的产品交换过渡,是毫无疑义的。但苏俄当时还处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代”,列宁认为,只要还没有力量向农民提供工业产品,农民就不得不一直保持商品流通(因而也是货币流通),保持其代替物,而在没有向农民提供可以消除对代替物的需要的那种东西时,就废除代替物(货币),从经济上看是不正确的。1921年3月27日,他写给叶·阿·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信也谈到了货币问题。他提出,在实行实物税和交换(换取粮食)的时候,应当以商品(商品储备、粮食储备)作保证发行流通券,用这一办法来开始有步骤地为“整顿”货币作准备。  
  
  随着粮食税的执行,列宁十分注意改善流通环节。他在1921年3月8日给瞿鲁巴的批示中认为,问题的中心是“流转”,让农民进行自由的经济流转。在3月10日给阿·伊·李可夫的便条中,他提出鼓励农民同手工业者和工人用农业产品同工业产品进行交换的问题。3月30日他在给尼·伊·布哈林的便条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他认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掌握着物质基础即工厂、铁路、对外贸易,从而也掌握着商品储备及其成批运送;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这些商品储备的办法,就是把商品提供给工人和职员以换取货币,或者换取他们的劳动,提供给农民以换取粮食。列宁设想这样一种城乡间交换的渠道:通过代销人即商人,付给他佣金。但列宁把开展城乡间交换的主要任务付与合作社组织,他提出:“尤其要重视合作社(努力使每一个居民都加入合作社)。为什么这不可能?而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见本卷第206页)列宁当时更注意的是“有组织的”交换。他认为应该尽量由国家来组织交换。  
  
  新经济政策促进和加强了苏俄的对外经济联系,本卷中有大量书信是关于这一内容的。还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赢得和平喘息时机之际,苏俄就同英国签订了通商条约,1920年11月19日列宁给格·瓦·契切林的批示谈的就是这件事。1921年3月17日列宁在给美国华盛顿·万德利普的信中说:“我非常高兴地听到,哈定总统赞许我们同美国的贸易。您知道,我们是十分重视我们今后同美国的生意往来的。”(见本卷第165页)为此,契切林在第二天建议通过一项给美国的呼吁书,表示希望建立这一贸易关系。列宁对此完全赞成。但由于美国政府对苏俄持敌对立场,致使两国之间的外交和贸易关系正常化拖延了好多年。苏俄向瑞典借款的谈判也是列宁所赞同的,但谈判未取得结果。从本卷中的书信可以看出,苏俄本着互利的原则,既同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经济联系,也同自己的邻国建立经济联系,既从国外购进生产资料,也从国外购进生活必需品。  
  
  向外国资本家实施租让政策一事,在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时,显得更为紧迫了。在本卷中关于租让政策的书信是相当多的,它们涉及油田、矿山、渔场、森林、土地(草原及耕作区)以及邮电交通和食品原料加工等许多方面的租让问题。这些书信说明,列宁怎样主持制定租让合同的基本原则,过问租让谈判的进展,研究租让协定的条款,并为了促使租让政策的实现而亲自同有承租愿望的人进行联系。在1921年3月28—29日给列·达·托洛茨基的信中他认为,在租让问题上提出“爱国主义”,这种说法是幼稚可笑的。他4月2日给亚·巴·谢列布罗夫斯基的信认为,实施租让政策的预期目的是在经济方面赶上(然后再超过)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他在这封信中批判那种反对对外开放和租让的错误观点,认为“我们自己能搞好”的胡说愈是披上“纯共产主义的”外衣就愈危险。他5月16日给M.Ф.索柯洛夫的信对租让政策作了论证。索柯洛夫认为,一方面把森林、土地等租出去,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谈论“剥夺地主”,这是个矛盾。列宁指出:剥夺的意思是没收财产,租赁者不是产权人,产权和监督权都操在工人国家手中,租赁只是有期限的合同,实行租让政策是有限度地和巧妙地培植资本主义,根本谈不到把产权还给地主的问题。  
  
  两次战争和帝国主义的封锁给苏维埃国家的经济恢复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困难,农业歉收又加重了这种困难。从本卷中的许多书信不难看出,苏俄当时所面临的粮食危机和燃料危机十分严重,列宁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本卷中还有一些书信也说明,正是由于物资匮乏,列宁此时特别注意物资的调拨、供应、分配工作。  
  
  本卷所载书信显示了列宁作为苏俄经济建设的组织者所起的巨大作用。有一些书信是关于基建工程的,如水电站的建设,从工程的设计到进度、材料供应、完工期限,列宁无不关心。他把水电站的建设看作实现宏伟的电气化计划、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的重要措施。1921年5月30日他给埃·马·斯克良斯基的信谈到关于利用军队搞经济建设、支援电气化事业的问题。他认为泥炭水力开采对苏俄的电气化事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始终关注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他希望通过经济计划看到经济生活的全貌。在此期间,在全俄电气化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本卷中收载的列宁谈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的书信为数不少。列宁6月2日给该委员会主持人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指出,不应该用各种具体任务分散整个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全局工作的注意。  
  
  列宁反对经济建设中的官僚主义,他对于把经济建设中要紧的事淹没在官僚主义的废话里的现象十分气愤。当时,有些人不去了解实际经验,用傲慢的官僚主义冷淡态度对待实际工作。1921年2月19日列宁在给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最大的危险就是把国家经济计划工作官僚主义化。他甚至说:“完整的、完善的、真正的计划,目前对我们来说=‘官僚主义的空想’。”(见本卷第130页)他在5月16日给索柯洛夫的信中不仅说到了官僚主义的危害性,而且从经济根源上分析了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长期性。他指出:在一个农民国家中同官僚主义作斗争,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在俄国可以赶走沙皇、赶走地主、赶走资本家,却无法“赶走”、无法“彻底消灭”官僚主义,只能慢慢地经过顽强的努力减少它。  
  
  列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每当看到科学技术上的发明或创造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够促进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他掩盖不住兴奋的心情。本卷中的书信充分说明,他对还处于幼芽阶段的发明或创造的扶持是如何周到。他为电犁、风力发动机等等的生产、运用和推广殚精竭虑。他偶尔从杂志上发现石油工业中出现了一项颇具经济效益的新技术后指出,对此应该大加宣扬并采取鼓励措施。他提倡普及科学知识,主张用实例开展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他高度评价无线电作为新闻传播媒介所起的重要作用,形象地称它为不要纸张不要电线的报纸。他主张从国外引进技术,提出不惜以高额奖金在德国征求泥炭脱水法的发明。由科学技术工作及于科学技术专家,他不仅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而且无微不至地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本卷中的几封有关著名生理学家伊·彼·巴甫洛夫的信件就是绝好的证明。  
  
  经济建设的开展必然要求相应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本卷中涉及这方面的书信占有一定的数量。对一些地方在国内战争结束后仍由军队占用大学校舍的现象,列宁是不满意的,他曾不止一次地指示改变这种现象。即使在粮食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也认为,应当削减其他人的口粮,而不应当削减教育工作者的口粮。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人民委员会对教育人民委员部进行改组并明确其任务,本卷中列宁的若干书信说的就是这一问题。在1920年12月5日的一封信中,列宁由米·尼·波克罗夫斯基的《俄国历史概要》谈到了教科书的编写。从列宁的一系列书信可以看出,他密切注意出版教学地图集的工作,对现代俄语词典的编印也进行指导。他一向重视编辑出版业务,对国家出版社的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多次指示改进图书发行、供应工作,以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艺术方面的动向也在他的视野之内,1921年5月6日他一连在两张便条中对马雅可夫斯基诗篇中表现出的未来主义倾向提出了批评。  
  
  本卷中大量函电往来表现出列宁作为最高行政事务领导人处理政府的各种日常工作的情况。随着和平建设的开展,他及时调整机构、组建新设施、强化部门职能。一些书信说明,他善于按无产阶级原则处理人员调动和排解人事纠纷。在反苏维埃政权的活动还很猖獗的情况下,他认为肃反工作应慎重从事,一定要查证、核实罪行,据以办案。他不遗余力地反对盗窃国家财物的活动。在政府机关内部,他致力于建立正规的办公制度、文牍制度,讲求工作效率,要求将玩忽职守、贪赃枉法的工作人员等送交法庭审判。1921年5月31日给瓦·亚·斯莫尔亚尼诺夫的指示是专就铁路线上使用个人专用车厢的问题而作的,他得知各铁路线上大量存在此种现象后加以制止。为此,苏俄人民委员会作出了关于限制使用个人专用车厢的决定。  
  
  最后提一下本卷中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书信。其中,1921年4月16日写给蔡特金和莱维的信较为重要。列宁在这封信中认为,德国统一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多数左派推动工人走上过早起义的道路是一种过左的策略。这封信不仅涉及德国的工人运动,也涉及意大利的工人运动,还涉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领导活动。关于筹备召开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事宜,见列宁5月和6月间的几封信。  
  
  收载于本卷正文部分和《附录》的书信共592件(组),其中绝大部分未编入《列宁全集》第1版。  
  
  
  列宁全集
  LIENINGQUANJI
  第五十卷
  1920年11月—1921年6月  
  
  《列宁全集》第二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  
  
  凡例  
  
  1.书信卷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篇或组的写作或签发时间编排并加编号。  
  
  2.在正文中,文献标题下括号内的日期是编者加的,文献本身在开头已注明日期的,标题下不另列日期。  
  
  3.1918年2月14日以前,在俄国写的书信的日期为俄历,在国外写的书信则为公历;从1918年2月14日起,所有书信的日期都为公历。  
  
  4.在正文中,凡文献原有的或该文献在列宁生前发表时使用过的标题,其左上方标有五角星☆。  
  
  5.未说明是编者加的脚注为写信人的原注。  
  
  6.著作卷《凡例》中适用于书信卷的条文不再在此列出。
  【注释】
  [1]指经济系统各人民委员部组织联系问题的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20年10月26日人民委员会会议上成立的,由列宁任主席。——1。
  
  
  1920年  
    
  
  致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  
  
  11月6日  
  
  格·马·: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的专门委员会[1](不是已经请您参加这个专门委员会了吗?不是上次决定的吗?)明天(或11月8日上午)举行会议。  
  
  必须事先认真地讨论小组的草案(随信寄去)。  
  
  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根本没有算在内!  
  
  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没有电气化计划,一切“计划”(以及一切“计划委员会”和“计划大纲”)还有什么价值呢?什么价值也没有。  
  
  老实说,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就应该是直属人民委员会的惟一计划机关,但这样直楞楞地、生硬地提出问题是行不通的,并且也是不对的。必须慎重考虑(快些,至迟到明天),应当如何提出问题。  
  
  也许:(1)让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主席参加小人民委员会经济部,有发言权?  
  
  (2)把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变为直属人民委员会的一个常设委员会,因为它为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农业人民委员部、交通人民委员部等等筹划并实施电气化,而且一定会这样做。  
  
  (3)使各人民委员部的所有计划委员会同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建立联系并隶属于它。但怎样做呢?  
  
  在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下面再建立一个由所有计划委员会主席组成的委员会吗?或是用别的什么办法?  
  
  看完这封信后,给我来电话。  
  
  记录(11月5日小组会议的)要在今晚10时以前还给我。  
  
  您的 列宁  
  
  载于1924年在莫斯科出版的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商品交换和计划工作》一书
  【注释】
  [4]看来,是指列宁1920年11月8日在俄共(布)中央全会上提出的提纲。列宁的决议草案《工会的任务及其实现的方法》就是以这份提纲为基础拟订的(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11—12页)。——4。
  
  
  致扬·埃·鲁祖塔克、阿·伊·李可夫、米·巴·托姆斯基  
  
  (11月8日)  
  
  致鲁祖塔克
  +李可夫
  托姆斯基  
  
  如果你们对工会运动的提纲不满意的话[4],  
  
  立即  
  
  写出修改意见或另拟提纲。  
  
  急。  
  
  列宁
  【注释】
  [6]在起草这份电报的纸上有莉·亚·福季耶娃给列宁的简短汇报:“波克罗夫斯基曾亲自同您谈过,您对他说,等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找您。现已实在没有办法了。”  
  
  关于成立国立乌拉尔大学的法令是人民委员会于1920年10月19日批准的。——6。
  ?  
  
  给叶卡捷琳堡省执行委员会、俄共(布)中央乌拉尔区域局、第1劳动军委员会的电报[注:见本卷第58号文献。——编者注]  
  
  (11月10日)  
  
  叶卡捷琳堡
  省执行委员会、区域局、第1劳动军委员会  
  
  兹命令立即腾出占用的大学校舍。今后,没有中央红军营房分配委员会的指示,不得占用任何大学校舍。[6]  
  
  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注释】
  [6]在起草这份电报的纸上有莉·亚·福季耶娃给列宁的简短汇报:“波克罗夫斯基曾亲自同您谈过,您对他说,等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找您。现已实在没有办法了。”  
  
  关于成立国立乌拉尔大学的法令是人民委员会于1920年10月19日批准的。——6。
  ?  
  
  给叶卡捷琳堡省执行委员会、俄共(布)中央乌拉尔区域局、第1劳动军委员会的电报[注:见本卷第58号文献。——编者注]  
  
  (11月10日)  
  
  叶卡捷琳堡
  省执行委员会、区域局、第1劳动军委员会  
  
  兹命令立即腾出占用的大学校舍。今后,没有中央红军营房分配委员会的指示,不得占用任何大学校舍。[6]  
  
  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注释】
  [8]列宁的这张便条是在收到宗教社团联合委员会主席弗·格·切尔特科夫1920年11月10日的来信后写的。切尔特科夫在信中写道,某些苏维埃负责人不执行列宁签署的人民委员会1919年1月4日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凡因宗教信仰不能服兵役者,经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服兵役而从事医务或其他工作)。  
  
  根据列宁的指示成立的专门委员会于1920年11月14日和19日召开了两次会议。11月23日人民委员会听取了该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汇报,12月14日批准了对1919年1月4日法令的修改和补充意见。关于这个问题,另见本卷第445号文献。——8。
  
    
  
  致米·尼·波克罗夫斯基、米·费·弗拉基米尔斯基、瓦·亚·阿瓦涅索夫  
  
  1920年11月11日  
  
  致米·尼·波克罗夫斯基、
  弗拉基米尔斯基和阿瓦涅索夫同志  
  
  请你们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由米·尼·波克罗夫斯基任主席,研究宗教社团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有人违反1919年1月4日法令问题的呈文。这份呈文由库尔斯基同志转给你们。  
  
  现将切尔特科夫给我的信一并附上。  
  
  务请尽快研究。[8]  
  
  人民委员会主席
  弗·乌里扬诺夫(列宁)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注释】
  [9]1920年11月11日南方面军司令米·瓦·伏龙芝为避免继续流血,通过无线电建议彼·尼·弗兰格尔停止抵抗,保证对放下武器者实行赦免。弗兰格尔没有答复伏龙芝的建议,并对自己的部队隐瞒了这件事。——9。
  
  
  给南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  
  
  (11月12日)  
  
  密码
  用直达电报  
  
  致南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
  抄送:托洛茨基  
  
  刚才得知你们要弗兰格尔投降的建议[9]。你们的条件让步太多,使我极为惊讶。如果对方接受这些条件,那就应当切实保证能缴获整个舰队,不放走一条船;如果对方不接受这些条件,那么我看这些条件就不要再提了,而是必须无情地镇压。  
  
  列宁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致尼·巴·布留哈诺夫、帕·伊·波波夫、瓦·亚·阿瓦涅索夫、米·费·弗拉基米尔斯基[注:列宁在信的上角批示秘书:“打完字交我签字”。——俄文版编者注]  
  
  (11月12日)  
  
  致布留哈诺夫
  波波夫
  阿瓦涅索夫
  弗拉基米尔斯基同志  
  
  关于工人各种供应标准的数量问题是否可以这样规定:  
  
  (1)依次规定各类标准的最低量,例如:  
  
  一类标准,即普通标准,最低量是多少
  二类标准,稍高一些,是多少
  三类标准
  …………    
  
  等等,一直到十类,即最高标准,如果所有各种标准的数目能以十为限的话。  
  
  (2)每月算出每一类标准有多少消费者(工人或职员,加上家属)。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可以确切地知道有多少类标准,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就便于把有些人的供应标准由这一类改为另一类。  
  
  第三,能随时了解实际供应了多少粮食及供应了多少工人。  
  
  列宁
  11月12日  
  
  载于1945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5卷
  【注释】
  [11]这张便条是在收到1920年11月7日坦波夫省执行委员会的特派全权代表县粮食委员叶·格·帕尔菲奥诺夫给列宁的来信后写的。帕尔菲奥诺夫在信中写道,1920年6月A.A.巴雷什尼科夫工程师报告,说他发明了一种人造鞋掌,可以用来解决苏维埃共和国的急需。帕尔菲奥诺夫同巴雷什尼科夫一起来莫斯科找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制革工业总管理局。那里的专家对他们说,这项发明原则上是好的,但要作出最后决定还需要进行试验。帕尔菲奥诺夫认为试验进行得太慢,因此请求列宁指示尽快将这项发明投入生产。  
  
  列宁的信(参看下一号文献)发出后,于1920年11月19日收到回信。信中写道,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局发明事务委员会讨论了巴雷什尼科夫9月15日递交委员会的报告,9月30日发给他一个证件,证明收到了他的发明报告。该委员会汇报说,巴雷什尼科夫的发明同已经有的这类发明没有多大区别,至于皮革质量如何要根据试验结果才能确定;制革工业总管理局作了初步试验,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巴雷什尼科夫正在改进自己的发明。最后结论要看下一步的试验结果才能作出。——12。
  
  
  致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制革工业总管理局  
  
  (11月12日)  
  
  致制革工业总管理局  
  
  请立即向我报告你们对巴雷什尼科夫所发明的鞋底皮革代用品的意见。如果你们认为这项发明有用,请同时报告这件事的进展情况。[11]  
  
  人民委员会主席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注释】
  [13]1920年11月15日斯大林从巴库打电报给列宁,报告了高加索剿匪斗争顺利进展的情况,认为必须加强对高加索战线的增援,以便有效地保卫巴库,抵御孟什维克格鲁吉亚可能发动的进攻。——14。
  
  
  给约·维·斯大林的电报  
  
  (11月13日)  
  
  密码  
  
  致斯大林  
  
  剿匪情况怎样?匪帮是不是真有20000多步骑兵?派往高加索战线的援军够不够?您是否认为有可能和平调整我们同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关系?以什么为基础?其次,加强通往巴库的各条道路的守备工作是否在十分认真地进行?关于土耳其和波斯的情况,也请来电简略报告,详情请来信说明[13]。  
  
  列宁  
  
  发往巴库  
  
  载于1937年1月21日《真理报》第21号和《消息报》第19号
  【注释】
  [15]1920年11月18日农业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尼·伊·穆拉洛夫向列宁汇报说,由于为农业人民委员部订购的电犁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工人的要求。在穆拉洛夫的这张便条上有秘书根据列宁的指示写的批语:“跟基谢廖夫联系一下,让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的工人去找谢列达商量,他们要不要犁或拖拉机。”——16。
  ?  
  
  致谢·帕·谢列达  
  
  (11月15日)  
  
  致谢列达同志  
  
  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省的工人们请求将电犁给该省没有实现电气化的三大中心,即:  
  
  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
  舒亚
  基涅什马。  
  
  请了解一下情况并告诉我,能否办到,办这件事需要哪些条件。[15]  
  
  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
  弗·乌里扬诺夫(列宁)  
  
  载于1945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5卷
  【注释】
  [182]1921年3月15日,当时在里加担任同波兰进行谈判的苏俄和平代表团团长的阿·阿·越飞,给列宁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对党中央不考虑他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外交工作的经验,经常把他从一个工作岗位调到另一个工作岗位一事表示不满。——166。  
  
  [183]看来是指俄共(布)中央1920年12月7日全会,会上讨论了水运员工同运输工会中央委员会的冲突问题。列宁和他的拥护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处于少数,因而尼·伊·布哈林提出的决议在列·达·托洛茨基的支持下得以通过,此事列宁在《党内危机》一文中作了分析(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233页)。——166。  
  
  [184]指1921年3月14日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上选出的党中央委员会。3月16日,在代表大会闭幕后,召开了俄共(布)中央全会,选出了中央各领导机构。——169。
  
  
  致阿·阿·越飞  
  
  1921年3月17日  
  
  亲爱的越飞同志:我非常难过地读完了您3月15日那封十分激动的来信[182]。我看到您有极正当的理由不满甚至愤慨,但是请您相信,您把事情的原因找错了。  
  
  第一,您重复(不止一次)说,“中央——就是我”,您这就错了。只有在非常激动和疲劳过度的情况下才能写出这种话来。原中央(1919—1920年)在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上击败了我,这件事您从辩论中已经知道了[183]。在组织问题和人事问题上,有无数次我处于少数。您担任中央委员时曾多次亲自看到过这方面的例子。  
  
    
  
  为什么要这样神经质,竟写出这种绝不应该、绝不应该的话,说什么中央——就是我。您这是疲劳过度了。  
  
  第二,我对您既没有丝毫的不满,也没有丝毫的不信任。据我所知,中央委员们也没有,我同他们谈过,了解他们对您的态度。  
  
  那么事情又怎么解释呢?只能用您机遇不好来解释。我在很多工作人员身上看到过这种情况。斯大林就是个例子。他当然是可以为自己争辩一番的。但是“机遇”使他在三年半来实际上从未担任工农检查人民委员,也没有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这是事实。  
  
  您也和相当多的第一流的工作人员一样,机遇不好。您是第一流的、优秀的外交家之一。我们的外交工作有时中断。在中断期间,对您“试用”过(工农检查院),但没有给您时间把工作做到底。这是整个中央的过失(不幸?),它对很多人这样调来调去。您冷静考虑之后,就会看到,这是实际情况。  
  
  为什么没有选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您哪怕问一下托洛茨基就知道了,中央在对这个问题提出原则性意见和作出决定之前犹豫过多少次?很多次!“民主制”迫使最大限度地更新人选。  
  
  (新的中央昨天才组成,工作不能一下子就“入门”。[184])  
  
  我个人的意见,完全是开诚布公的:(1)您要很好地休养一下。折磨自己是有害的。我们极其需要有经验的、老的、经过考验的工作人员。很好地休养一下。您考虑一下,是不是到国外,住疗养院更好一些。我们这里条件不好。要彻底把病治好。(2)您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第一流的、优秀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土耳其呢?土耳其斯坦呢?没有您我们能应付得了吗?罗马尼亚呢?我担心,我们应付不了。我想,我们应付不了。  
  
  休养一下。然后到莫斯科来。我们谈一谈。  
  
  紧紧握手!  
  
  您的 列宁  
  
  载于1959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6卷
  【注释】
  [19]这封信是列宁在1920年11月16日同卡卢加省莫萨利斯克县农民代表尼·谢·博佳科夫谈余粮收集制问题后写的。——18。  
  
  [20]谢·帕·谢列达和尼·巴·布留哈诺夫于1920年11月18日送来了列宁要的材料。——19。
  
  
  致谢·帕·谢列达和尼·巴·布留哈诺夫[19]  
  
  1920年11月16日  
  
  据卡卢加省莫萨利斯克县来人说:  
  
  (1)最初是收活牲口——这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农民甚至说,这是在“抢”我们。  
  
  后来(1920年10月)改变了办法,不再收活牲口,而是收肉(一头牛收13俄磅,一口猪收26俄磅,一只羊收7俄磅,等等)。农民对这种改变非常满意。  
  
  现在又开始收活牲口了,于是又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和愤恨。  
  
  (2)锡利科夫斯卡亚乡,原先是巴里亚京斯基的田庄(后来归了一个好象叫沙拉尔特的德国人),大概有1000多俄亩土地。  
  
  全部收归国营农场,地荒了,据说要了好几百万公款,1920年种的地不到5俄亩。马只剩下10匹了(原来有100来匹),奶牛只有30—40头(原来有200头)。谁也不卖力气。家具全给拿光了,等等。  
  
  周围的农民很需要土地,他们大发牢骚,说既不给他们草场,也不给他们土地。  
  
  (卡卢加省莫萨利斯克县锡利科夫斯卡亚乡菲力浦科沃村尼古拉·谢苗诺维奇·博佳科夫。)  
  
  请布留哈诺夫和谢列达两位同志了解一下情况,并在两天内把材料交给我。  
  
  能否办到?或者还有什么障碍?[20]  
  
  列宁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注释】
  [21]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3月16日同英国签订了贸易协定。——21。  
  
  [22]指英国取得格鲁吉亚孟什维克政府同意,准备用武力占领巴统一事。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于1920年11月16日就此事向格鲁吉亚孟什维克政府代表马哈拉泽发出照会,并致电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契切林指出,苏俄政府认为,占领巴统是企图在高加索重新挑起战争,是企图直接威胁苏维埃共和国的安全。他提请他们慎重考虑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并指出占领者及其走狗对此要承担全部责任。——21。
  
    
  
  致格·瓦·契切林  
  
  (11月19日)  
  
  契切林同志:来自英国的消息,特别是克拉辛报告的消息(以及报纸摘录),还有一条专门讲到美国马上就要参加(俄英贸易协定)的消息,都把同英国缔结贸易协定[21]作为当前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  
  
  如果问题关系到是和平还是战争,那就应当同巴统和格鲁吉亚联系起来[22]。  
  其次,应当把债务问题彻底弄清楚,免得人家叫我们负责偿还。  
  
  如果能缔结贸易协定,那么最后应当由谁来签署?是克拉辛一个人呢?还是人民委员会?  
  
  应尽快抓紧做好这个问题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致共产主义的敬礼!  
  
  列宁
  11月19日  
  
  载于1959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6卷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