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门”主供商污染惊人 七成牛奶供蒙牛

“致癌门”主供商污染惊人 七成牛奶供蒙牛

“最近压力蛮大的,我真的不想做了。我已经起草好了辞职报告,我想彻底退下来。”蒙牛黄曲霉毒素事件将低调的现代牧业集团拉进公众视野之后,2011年12月31日,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感叹。

现代牧业之所以成为事件的另一个焦点,是因为现代牧业洪雅牧场是发生此次“致癌门”事件的蒙牛乳业(眉山)的主要供应商。资料显示,洪雅牧场日产鲜奶200吨,全部供给蒙牛眉山公司。

在邓九强眼中,“万头牧场”的现代牧业不可能存在问题,他说:“现代牧业要演绎中国养殖业的大国崛起,在各方面超越美国人。”然而,豪言壮语的背后却是备受争议,频频被指污染环境。

面对外界质疑,邓九强无奈地表示:“我要退休,不做企业了。(做企业)又要考虑食品安全、防疫、环境影响,把自己搞这么累为什么?做了,一半对一半错,不做不就没问题了。”

然而,无论邓九强多么委屈与不满,只要他一天没有退休,现代牧业的环境问题以及与蒙牛扯不清的关系,都是邓九强绕不过去的坎儿。

绕不开的环境污染

安徽省马鞍山丹阳镇镇中心东北方向约5公里处,是现代牧业的总部所在地马鞍山牧场。记者在牧场内看到标语:“保护环境是建设牧场的基本原则。”采访过程中,邓九强也强调,食品安全、奶牛防疫、保护环境,是公司重点中的重点。但事实上,现代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诟病。

孙志杰家住牧场几百米之外的山河村。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多赚些钱,到其他地方买个房子。“我家小孩现在两岁,这里的污染太严重了,夏天的时候到处都是苍蝇虫子,孩子一被叮咬经常生病。”孙志杰告诉记者。

时代周报记者刚到牧场周围,便闻到熏人的臭气。当地村民介绍,夏季时,周围到处弥漫熏天的臭味。苍蝇蚊虫到处飞,牛叫声更是此起彼伏。

随处排放的牛粪更是随处可见。现代牧业总裁办公室的王惠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奶牛的牛粪会用固液分离机进行分离,固态晾晒后,作为奶牛的卧床。而作为有机肥料的沼液则通过液体车倾倒在周围的田地,进行还田。

对于现代牧业来说,这是一件惠民的好事,但当地的村民并不这样认为。到处排放的牛粪不仅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更使村民有田不能种。

时代周报记者在牧场周围看到,沟渠、河道里充满了发绿的牛粪。孙志杰介绍,水源基本上都被污染了。“下雨时,牛粪顺着水往下流,流到水库。现在家里的饮水都是在外面买的纯净水。自来水不敢吃,只是用来洗衣服拖地。”乱倒的牛粪沼液,使有些农田长满了杂草,最终庄稼都不能种了。

在牧场的一角,一处约两米深的坑中躺着三头死牛,坑外也存放着三头死牛。当地村民介绍,这些牛都已经死了好几天了,正等着集中掩埋。按照国家标准,死牛必须用石灰进行深埋,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设特定处理场所。对此,邓九强也向时代周报记者坦承:“我不否认都做到了深埋。我也不好说我们的员工百分之百做到位,但是我们有这个要求,起码我想把它做好。”

面对记者提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种种质疑,邓九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味道是村民的味道大还是牧场的味道大,是他们的苍蝇多还是我们的苍蝇多?牧场有多大味道,你可以去肥东牧场看一看,夏天是不是苍蝇乱飞?”

“美国驻上海、广州领事馆的领事和参赞都来过好几次,夸赞我们说,像现代牧业这样水平的牧场在美国都找不到。你可以去黑龙江的双城,或者河北的唐山,看看传统的养牛到底是什么样的。”邓九强说。

他认为,在环境问题上,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但是,在过去传统养牛模式的基础上,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环境保护,现代牧业都作出了非常大的改善,不亚于国外牧场。

“如果很多村民都这么说,我们就搬家。我们的牧场环境是有监测的。”邓九强如此说。但现代牧业在全国各处的牧场环境污染问题,屡屡被媒体曝光。政府多年的搬迁计划也一直未实现。

中国适合“万头牧场”吗?

三聚氰胺之后,各奶业巨头纷纷加入万头牧场的建设行列,悄然之间,“万头牧场”的阵容愈发强大。现代牧业成为了其中典型代表。

截至目前,现代牧业已建成运营的万头牧场16个,在建牧场4个,拟建牧场10个。2015年前,现代牧业将完成30个万头规模牧场的规模与经营,奶牛存栏超过26万头,日产高品质牛奶3000吨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和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商。

与现代牧业发展相伴随的,是背后饱受争议的扩张速度与规模。“中国有几万个牧场,现代牧业才建30个,不快,非常慢。要说我们快,不如光电发展快。”邓九强认为,奶源集约化应该更快一些。

事实上,大多数专家并不反对规模化生产。分散的奶农、小规模牧场的饲养方式,导致交叉感染比较多。而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对安全问题更可控,或较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是从三聚氰胺事件中吸取的经验与教训。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才能解决好中国乳业的问题。

但规模到底应该多大,却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万头牧场究竟是不是牧业发展的合适之道,还是一场作秀?

邓九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在美国参观了很多万头牧场,说美国没有万头牧场的人都是不了解情况的。但西部乳业秘书长魏荣禄认为,中国不适合搞万头牧场,太超前,在污染、防疫、疾病等方面很难做到有效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牧场,并看不到想象中的绿油油的草地,也看不到奶牛悠闲地甩着尾巴在草原上自由行走。现代牧业总裁办公室的王惠告诉记者,奶牛每天从棚舍到挤奶厅、待挤的过程就是活动时间,其他时间只能待在牛舍里。

一位乳业专家批评,养牛不是流水线,奶牛是独立的个体,它需要活动的空间。中国的牧场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牧场,准确地概括是养殖场。

其实,业内专家对万头牧场的反对声也不绝于耳。在2011年的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一位发改委官员就表示:“规模化养殖,值得支持,但是需要适度,万头牧场是作秀。”

国家对养殖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补贴政策。邓九强也介绍,国家对规模化、养殖设施化进行补贴,对奶农用地进行优先审批等。中央政策是一头好的奶牛补贴1500元等。2011年,现代牧业共从国家获得补偿四五千万。

因此,雷永军认为,不排除一些牧场把“万头规模”作为宣传口号,其实就是幌子,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即使经营亏本了,政府每年也会补偿几千万。建立牧场,不仅仅是为了养牛,更是被其背后的土地私有化、租赁化的利益所诱惑。

“政府希望发展企业,企业也希望获得政府支持。双方投其所好,只要能生产好,也是件好事。但最担心的是一些企业不好好生产,甚至产生一系列问题。”雷永军不无担忧地说道。

事实上,万头牧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