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迎来了沉闷的一年。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负面消息,继续占据着印刷、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最显眼的版面。
欧元和欧盟2012年都将面临考验。欧元区17国计划走向财政联盟,但雪上加霜的是,实体经济面临具体的威胁,德国经济已经停滞,困扰欧洲的衰退看来也将降临到德国头上。种种迹象显示,货币一体化计划凶多吉少,欧元必须以两种速度加以重建。
欧盟27国作为经济联盟,正在心灰意冷地面临多项挑战:拯救欧元、整顿银行、应对第二次经济衰退和波及超过2300万人的大规模失业。可预见的主要任务和困难,至少包括危机四伏的机构改革,签订两项新的国际条约,制定救助银行的重组计划,推动前途未卜的经济增长,而压缩开支和削减福利成为主导议程。
一 新年伊始的当头一击
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欧洲领导人所遭遇的是一个惨淡的黑色星期五。这一天,债券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大规模下调9个欧元区国家的评级,保留了7个欧元区国家的现有评级,但除斯洛文尼亚的展望为“稳定”之外,其余所有国家的展望均为“负面”。[①]
1.谁是输家?
遭到调降的欧元区9国,包括法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其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塞浦路斯4国被下调两级,葡萄牙、塞浦路斯被降级为垃圾级别;奥地利、法国、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5国的评级降低一个等级,但引人瞩目之处在于,法国、奥地利失去了最高的AAA评级,并且面临进一步降级的危险。
未被降级的欧元区7国,包括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芬兰、爱尔兰和爱沙尼亚。这样一来,德国成为欧元区内部惟一拥有AAA评级的主要经济体。
希腊未被置评,因为早在2010年4月27日,它已经位列垃圾级了。[②] “垃圾”级的意思是,某种债券因具有高违约风险被评为BB或以下,通称“高收入债券”或“投机债券”,处于非投资级别。当一个国家或公司被视为“垃圾”级的时候,事实上就无法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了。
法奥评级遭降之后,欧元区主权债务评级为AAA的国家,还剩下德国、荷兰、卢森堡和芬兰。
这里的最大新闻有两点,一是,欧元区的发动机之一、欧元区和欧盟第二大经济体法国(连同第九大经济体奥地利)被剥夺了荣誉的标志──它所珍视的顶级评级AAA。二是,葡萄牙这个欧盟第十五大、欧元区第十二大经济体(连同深陷与土耳其领土争端僵局的、南北分裂的亚洲岛国、但经济社会已经完全被纳入欧元区的塞浦路斯)的信用评级已经被降为垃圾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011年11月24日,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已经将葡萄牙列为垃圾级。同一天,三大评级机构的另一家穆迪公司,将非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匈牙利降级为垃圾级。而2012年1月6日,惠誉也将匈牙利下调为垃圾级。
其实,这是一个严重滞后的举动。标准普尔公司的评判,对于欧元而言,或许是一个极不合适的时刻。它们早该被降级,本来是一件无比显而易见的事情,令欧元区国家以外的人十分好奇的是,它们为何能够荒谬地保持着高评级?
2.降级十诫
降低评级的举动,必将引发下行螺旋,使欧元区陷入新危机。[③]
首先,欧元区得来不易的虚假平静突然终结了,此举再次引发了市场关于希腊债务违约和单一货币可能瓦解的担忧。
其次,降级将动摇许多债券投资交易计划,因为这些计划都是根据AAA评级而定的。投资者关注的目光不得不重新放到欧元区的债务危机问题上。
再者,降级支持了欧元进一步走低的趋势。政府和市场都相继遭受了挫折,对于欧元短期和长期的前景都是不祥之兆。
第四,已陷入低潮的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将又一次遭到打击。欧元区已经走上了二次衰退的道路,这一下行趋势如今很可能已经不可逆转,并将更加深远。经济衰退是否会进一步恶化,关键取决于政界能否合理地控制住债务危机。
第五,欧洲出现贷款紧缩的风险。2011年夏天以来,欧洲的债券市场已成惊弓之鸟,欧盟或欧元区每召开一次峰会,股市就大跌一次。在那些被债务危机折磨的国家里,贷款紧缩几乎不可避免。
第六,货币联盟的致命之处是政治软弱。许多欧洲政府试图对评级结果轻描淡写的做法事与愿违。欧元区2012年的三项基本任务,即减轻来自金融市场的压力、降低在债务市场上的借款成本、更加坚定地推进财政联合和结构改革,变得特别困难。
第七,评级已经深深影响了金融规则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评级为金融机构允许承担风险的范围设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尽管有各种缺点,但评级使金融机构能够以相对易懂的方式向监管者和投资者解释这些风险。放弃评级参考会带来“经理人风险”,也就是筹资者或其代理人在使用客户资金时拥有更大自由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八,政府很难忽视在现有规则体系下降级所带来的问题。在许多法规、金融合同和投资委托中,信用评级都占有重要地位。一旦政府被降级,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就会迫于行业惯例或政府规章等压力而出售债务。降级会使已经处于困境中的政府或机构面临更多融资压力。
第九,降级将迫使欧洲提出新的主权概念和新的欧洲组织框架。一方面,在现行框架下,所有决定都是相关国家独自作出的。鉴于欧元区国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欧元区管理机构需要在各国财政政策的制订方面“扮演更加专制和深入的角色”(前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语)。另一方面,未来的欧洲需要出现一种新的制度架构,比如设立欧盟财政部。很自然地,主权的几个要素将实现合并,欧元区国家的权力将被缩小。
第十,促发世界政治生态变故。冲击波的首轮目标,体现为全球范围内经济力量的重新规划,比如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内部投票权和份额改革的零和战争,以及能源、粮食和直接投资等领域控制权的冲突。如果久病不愈,那么,欧洲会整体沉沦,奥巴马会出人意料地输掉连任,伊朗会更加桀骜不驯,中国大体上可以有惊无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