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会:地缘政治学家眼中的欧债危机(3)

赵昌会:地缘政治学家眼中的欧债危机(3)

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成立于2010年5月9日,是由欧元区成员国融资、用于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种特殊目的工具,属于临时性机构,总部设在卢森堡。设立“工具”的初衷是,拥有最高信用评级的国家可以低息借债,然后再借给陷入困境的国家。初始资金4400亿欧元,在救助葡萄牙和爱尔兰后仅剩下2500亿欧元。但是,这一基金的权力十分宽泛,主要用于应付意外情况,很容易受市场压力的影响,而且一败再败。更何况,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9个欧元区国家遭到降级之后,仅仅事隔一个周末,1月16日星期一,“工具”的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公司从AAA级降至AA+级。对于在危机旋涡中苦苦挣扎的欧元区国家来说,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欧洲稳定机制是欧盟最新的常设机构,成立于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定于2012年6月生效,正式取代欧洲金融稳定工具。

现实的欧洲一分为二,即欧盟国家和非欧盟国家;欧盟将成为两个圈子的欧洲,即欧元区国家和其他欧盟国家。

欧洲现有45个国家,[⑦] 非欧盟欧洲国家共计18个,包括南欧巴尔干6国:阿尔巴尼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南欧4个微型国家:安道尔、梵蒂冈、圣马力诺、摩纳哥(狭义上属于西欧);中欧2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2国:冰岛、挪威;东欧4国:摩尔多瓦、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⑧]

三、全球动荡时代的欧洲启示

6.2012年,开局即危局

如果说,2011年世界战略局势的主题词是阿拉伯之春和美欧债务危机,那么,2012年,事件的推动因素可能将围绕中东战争和欧洲崩溃展开,而亚洲将是依然紧张的一年。

位居风险清单之首的是日趋加剧的伊朗危局,其次是尚未解决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接下来才是美国试图以战略、军事、外交和经济“包围中国”的所谓重返亚洲。这三大问题,是当今全球层面国际安全领域的一级挑战。三大问题,都是妄图逼中国摊牌,都对中国构成切肤之痛。

我们评估认为,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困境难以摆脱,其演变引发的冲突与动荡,持续时间之长、冲击程度之深、回归正常之难,有可能需要整整一代人即10至15年的跨度。但连绵不断的欧洲旋涡给中国的宝贵启示,就是国内稳定,强基务本,才能免遭围攻。

中国国力早就今非昔比,手中有一大把好牌,关键是怎么出牌。中国社会有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政治文化,有兼容天下的历史传统,有处于长期上升轨道中的国势,有可以稳定预期的经济增长,有一支一往无前的人民军队,更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3万多亿可以撼动世界格局的国际储备。

中国这3万多亿美元,是一种能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战略力量,怎么花,花在哪,会产生极其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单纯“在商言商”,等同于战略自杀。

然而尤其重要的是,在地缘战略上,中国的投资需要漠视欧洲,远离美国。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的储蓄(主要是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交给美国无偿使用,在美欧金融危机以来3年左右的时间里,这种做法导致美国财政部债券需求剧增,而收益降至几乎为零。美国没有任何感恩的表示,反而在过去两年在南海问题山采取攻击性政策,危及亚太战略平衡。奥巴马主义的计划是,在美国主导的新地区架构下对亚洲进行重组,并将中国排除在外。奥巴马主义清楚地意味着,如果中国拒绝俯首称臣,就会受到骚扰;如果中国隐忍不发,美国的诡计就会大行其道。自从杜鲁门令美国投身遏制苏联政策以来,奥巴马的政策是美国最具野心的新战略理论。遗憾的是,中国考虑不周和自缚手脚的外汇投资政策,实际上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是在为美国的反华军事扩张进行错误融资。

所有领导人都必须铭记,这个世界是一个不稳定且难以预料的地方。未知的未来要求在国家安全资源方面怀有深谋远虑。中国如何取态,关乎国运和人类未来。

7.双翼战略

中国需要以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推行“中心开花,提携两翼”战略。

双翼战略的核心要点是:拿出一半外汇储备,用5到7年时间,5000亿投向非洲,5000亿投向拉美,5000亿投向中国周边。

中国下一步继续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一刻也离不开非洲和拉美,这两个大洲级地区,就是中国成长为主导性世界大国的两翼。非洲和拉美构成两个巨大的新兴市场,拥有各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各项增长指标表现良好。政治意志最终将带来经济好处。中国决策者应抱定非洲—拉美构成的双翼战略,充分理解非洲和拉美各国具体背景,与其建立超越经济合作的军事和安全关系。

中国的未来在非洲。非洲未来经济增速将与亚洲大致相同,其他有利因素包括有利的人口结构,对技术的巨大兴趣,以及非洲国家逐渐开始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中国的到来改善了非洲的基础设施,推动了其经济增长和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就在不久前,非洲的生死还取决于西方对原材料需求的多寡;如今,需求方从西方变成东方,中国理当提携非洲。中国坚定而连贯地扩大在非洲的优势存在,就剥夺了欧洲两百年来依靠残酷剥削非洲而暴发的寄生虫生活,截断了欧洲的南下退路,并有效隔离了美国战略上重返亚洲、欧洲安全上再度染指亚洲的能力。

中国向西半球挺进同样是当务之急。这相当于“到美国的后方去”,在向来被美国视为自身特殊利益区的拉美“大闹天宫”。统一拉美国家曾是19世纪独立英雄西蒙·玻利瓦尔的梦想,而打造拉美国家联盟的努力努力一直与建立一个抵御美国的堡垒的意图紧密相连。2011年12月2日,由33个国家组成、人口总数超过5.8亿人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诞生。它的最大优势在于,独立于美国,而且强调了团结和主权,以及享有共同的目标。现在拉美拥有世界需要的一切,比如占总面积30%的森林、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水资源、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和能源。“秉持新理念诞生的CELAC将是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武器,将构成一个巨大的权力极”(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语)。世界局势正在告诉我们,下一个十年或者世纪也将属于拉美。

中国在自己周边的亚洲地区毕竟拥有地利之便。中国的以2008年美欧金融危机为标志,世界的中心正在从欧美向亚洲转移。现在的中国是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相比的相对分量加快提升。在现代史上首次出现了新兴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和前景是乐观的,而发达国家的形势与之形成反差,表明国际经济版图正在发生变化。更长远的预测认为,至少在经济方面,21世纪将是亚洲主导的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大西洋地区相对衰落和亚太地区崛起的多极经济秩序将逐步巩固。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越是在东亚挤压中国,就越有可能发现美国在距离家门口更近的地区处于战略守势。少则10年(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多则15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中国一定会实现“中心开花”战略,“撑破”美国的粗鲁拥抱。

确定和执行“双翼战略”,中国将立于不败之地,并在全球动荡中逆势而起。

本文关键词: 赵昌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