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彦:永乐大典六百年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永乐大典》成书于140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世人关注这部书,不仅仅在于古籍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里面有许多民族感情蕴藏其中,这段流散和消失的历史非常引人关注。在国家图书馆的每次展览中,《永乐大典》经常出现,通过对《永乐大典》的了解,使人多少能够了解到我们民族这些珍贵典籍的流散和保存的历史,今天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永乐大典》从成书至今的情况。

《永乐大典》的成书

《永乐大典》因成书永乐年间而得名。整本书的策划,其实早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中书庶吉士解缙在洪武二十一年,就上书建议朱元璋修一部大书,通过大书将古今典籍汇集在一起,便于世人阅读。这个建议迎合了朱元璋对“文治”政策的需要,但鉴于刚刚建国,很多条件还不是很成熟,就被搁置下来。朱元璋死后,传位给他的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他在位仅仅四年,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变”,夺了侄子的皇位,占领南京。朱棣称帝以后,迁都北京,改元叫永乐。这段皇位之争对《永乐大典》的成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03年,也就是永乐元年,朱棣就让解缙据各种能见到的书,希望能够修一部大书。按照朱棣的要求,采集的书要全,就是要把这部大书作为当时最大的一部书编纂出来。在一年多时间内,解缙用了一百多人完成了这件事情,并进呈给皇帝,当时的名字不叫《永乐大典》,叫《文献大成》。由于是用皇家的藏书编纂而成,并没有达到朱棣大而全的要求,很多他想象的东西,书里没有能够反映,于是命令重修,并撤换主管,由姚广孝接任。姚广孝是元末明初的一个高僧,在朱棣篡权的时候,他就是一名高参,此人很善于经营,给朱棣出主意,然后夺他侄儿的皇位。当时,姚广孝招募了纂修和抄写的人员,共三千人。《永乐大典》编纂时首先采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同时又派人分赴各地采购图书,共集中了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按《洪武正韵》将所辑图书,一字不易,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1408年冬,书成进呈。整部书的规模一共是22877卷,还有60卷目录装订成册,共11095册,比现在存世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还多出近13000卷。我们想象一下,在永乐皇帝以前,宋元时期的刻书量,总共大概一万种左右,元代是三千种左右。这些书是种,而不是部,如果刻的时候,印一百部,可以想象一下有多么巨大的数量。而且这部书不仅包含宋元的,可以说在雕版印刷术推行以前,所有的典籍都收录在内。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宋元版的书,按部来算的话,也只有三千部左右,而且是世界范围之内的。所以,当时的《永乐大典》用了七八千种,可以说如果《永乐大典》能够完整保留的话,我们就能够看到永乐年间以前的古籍,这将带来很多现在我们在史料中看不到的一些东西。

《永乐大典》抄录的时候,是用类书的编纂方式,以韵书《洪武正韵》为编纂基础,按韵编排,“用韵来统字,按字来记事”。过去做诗讲究押韵,它是按韵母来编排的。比如说《水经注》,它在“水”字韵下,可能正书抄录,而有些诗里头涉及水或者涉及这个韵,就整段抄录,比较尊重原貌地抄录下来很多书,这种方式对我们现在能看到古籍的原貌,起到很大作用。

看到这样一部大书,满足了永乐皇帝的愿望,他曾经在自己作的序中写了一段关于介绍《永乐大典》的内容。这段文字上记载,“朕嗣承洪基,缅想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乃命文学之臣,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讫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奥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粲然明备,其余杂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见。盖网罗无遗,…名之曰:《永乐大典》。”

本文关键词: 陈红彦 永乐大典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