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彦:永乐大典六百年(3)

《永乐大典》的收藏

《永乐大典》由于种种原因,从成书起,便束之高阁。有明一代277年,历经16个皇帝,其间除了明孝帝为使自己长命百岁,曾将大典里面辑的金匱秘方书录给太医院外,只有明世宗“按韵索览,几案间每有一、二帙在焉”。但是,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北京宫中曾经失火,三大殿当时都被焚毁,因为嘉靖皇帝非常喜欢《永乐大典》,担心殃及附近的文楼,曾经一夜之间发了几道令,把《永乐大典》全部抢运出来。为了预防不测,他决定重录一部副本。在嘉靖四十一年,他召集了一百多人,开始重新抄录《永乐大典》。重录之前,嘉靖皇帝曾经跟负责抄录的阁臣徐阶等经过周密研究,制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参与人员早入晚出的时候,进门登记领取《永乐大典》,并且要求是完全按照正本的样子重录,内容要做到一字不差,版式也要求完全相同。而且每天只让抄写三页,不能涂改,也不允许雇人抄写。之所以不让涂改,是因为抄写工作是按页支付酬劳,一天抄十页、八页,都错的,保证不了质量。如果抄错的话,这整个一页就废掉了,而且不算工作量。这就要求抄写的人必须非常认真,而且整个一页不能涂改。《永乐大典》版面非常地整齐,这跟它不追求大的工作量和速度有关系。

重录的工作直到嘉靖45年,嘉靖皇帝业已辞世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并且到嘉靖皇帝下葬仍然没有全部完成,直到隆庆元年的四月才算完成。副本抄录完成之后,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看到400册左右的《永乐大典》,都是嘉靖年间的副本。因此,一万多册正本的下落引来了后人不断的猜测。猜测主要有这么几种:

一种是殉葬说。认为正本可能作为殉葬品放在最喜欢《永乐大典》的嘉靖皇帝的永陵中。理由是当时有用书去殉葬的例子,像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东发掘朱檀墓的时候,就出土了几部书,而且保存良好,因此,有用书陪葬的习惯。另外,永陵的规模比较大,这种建筑规模存在着殉葬《永乐大典》正本的可能。但是,这种推测有一个问题,就是副本抄录完成时,嘉靖皇帝已经下葬,中间相差一个月时间,抄录副本必须要以正本为参照,如果正本已经下葬,那副本从何而来,所以说,正本陪葬说很难成立。

另一种猜测是皇史宬夹墙秘藏说。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仲荦教授,他认为明世宗时修成的皇史宬,大殿墙壁奇特,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为建筑中所罕见。能让收藏的各种纸制材料恒温、恒湿,保存的条件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的副本也曾经在皇史宬收藏过一百多年。但是这一猜测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探测,发现里面并没有可能藏书,所以这一猜测的可能性也不大。

再一种猜测是焚毁说。郭沫若先生等人认为《永乐大典》毁于明亡之际,认为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焚毁了它。起义军在占领北京42天之后被迫撤离,在农民起义军撤退的时候,曾经烧毁了宫楼。

还有一种推测是毁于清代乾清宫火灾说。在雍正年间,《永乐大典》的副本,曾经由皇史宬移藏到翰林院,后来看到翰林院有缺的时候,曾经说可能放在乾清宫。到嘉庆的时候乾清宫曾经着火,正本随即也被焚毁。但是,有学者指出这没有根据,因为乾隆曾清理宫藏图书,所有善本全部集中放在乾清宫旁的昭仁殿。但是《永乐大典》有一万多册,如正本在乾清宫是极易被发现的,《天禄琳琅书目》中未编入《永乐大典》,证明正本当时并没有藏在乾清宫中。

当然,上面这几种说法都是不同学者的推测和研究,我们当然很希望《永乐大典》正本还存世。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看到哪怕是一册正本。

《永乐大典》使用的材料,从副本上看,使用的纸张是桑皮和楮皮做成的皮纸,韧性很好,颜色在当时来说是很白的,所以北方习惯称呼它为白棉纸。并不是因为它的原料是白的棉,主要因为它纹湿了以后,摘下来一根纸毛,像棉丝一样,所以它称为棉纸。这种纸在嘉靖前后产量很大,纸质也很柔韧,是印书和写书的非常好的选择。《永乐大典》用纸的厚度也是比较厚的,达到0.12毫米。从用纸上我们就能看出,使用这么多统一规格的纸张,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做不到的。《永乐大典》的用墨也非常考究,我们现在看到的副本,经过这么多年,它的墨色依旧是艳丽的,质量上乘。

另外,里面的一些插图,在一日三页的工作量下,无论是字体还是插图,它的认真程度都非常高。《永乐大典》上的字体,有宋元时期字体的遗韵,不像《四库全书》的字体那么呆板,用版本学界的话说就是《永乐大典》的字体看起来很有精神。其中的各类插图包括人物故事、博古器物以及宫室建筑、园艺花木、山川地图等,用传统白描线条笔法,人物景象,生动逼真,工致精美。

整本书的栏格版式是用红笔描绘而成,框高33.5厘米,宽23.5厘米,四周双边,八行,大字单行十四、五字,小字双行二十八字,都是整齐一律。中间的部位上下大红口,红鱼足,上书书名的题名。在断句处,是一个个的小红点,是用红色的小圆戳给钤上去的。

《永乐大典》的装订形式叫做包背装,这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装帧形式,它是用一整张比较硬的纸把书包裹起来,里边打了两个纸捻,这样书装订起来更结实,利于书的保护。书皮转裱以后,装订起来,然后题写书签,便于以后使用便捷。

《永乐大典》每一册都是三十到五十页,而且大多是两卷一册,也有一卷或三卷一册的。书高52厘米,宽31厘米。像这样大开本的书,现在已不多见,至少流传下来并不多。像封面用黄陵纸,只有皇家才能做这样的气派。

根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典》的副本曾经在皇史宬放过一百多年,到雍正年间移到翰林院的敬一亭。从那时开始,《永乐大典》经历了一段不断流失,不断被迫害的历史。乾隆开始修《四库全书》时,曾经做过一次比较细致地清点,当时就已经发现,全书已经缺了两千多卷。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因为当时皇家藏书已经不像永乐年间那么丰富,特别是永乐年间以前的书已不齐整,所以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当时已经流失的书三百多种,其中就包括《永乐大典》中保存完整的《旧五代史》。当时《旧五代史》辑出来以后,皇帝非常高兴,还题写了一首诗,叫《题旧五代史八韵》,“上承唐室下开宋,五代兴衰纪欲详。”如果当时没有从中辑出《旧五代史》,我们现在的《二十四史》就不是二十四史,而是二十三史。在嘉庆和道光年间,修《全唐文》、《大清一统治》的时候,又曾经用过《永乐大典》,但是这期间监管制度不太严,所以官员盗窃得非常厉害,盗窃方法比较有意思,早晨去的时候,拿个包袱,然后带上两件衣服去,包得整整齐齐的,大小和《永乐大典》的大小差不多。等晚上出来把衣服穿在身上,然后把里面包上两册《永乐大典》。用这样的方法窃取了不少《永乐大典》,导致《永乐大典》数量减少得也非常快。在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占北京,翰林院遭到野蛮破坏和掠夺,丢失《永乐大典》不计其数,尤其以英侵略军抢掠最多,作为战利品运回国内。到光绪元年的时候,重修翰林院建筑,清查《永乐大典》已经不到五千册。次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检查《永乐大典》只剩八百册。最后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翰林院附近成为战场,《永乐大典》除战火焚毁破坏以外,再加上人为劫掠,使翰林院所藏副本至此化为乌有。

《永乐大典》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殆尽。幸运的是,在这期间,国内外的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去收藏和购买这些书,所以,还有一部分留藏在民间和国外。即便是现存的几百册书,我们还能从中辑出许多重要的材料。

50年代的时候,国家图书馆的赵万里先生带领一些人,从《永乐大典》所存的一部分中辑出了《析津志》这样的书。《析津志》是现存能见到的关于北京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主要记载元代北京的风貌。《永乐大典》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资料,虽然是辑佚的不一定全。但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所以郑振铎先生曾经非常感慨地说:“假如《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的话,我们对于中国古文学史的面貌是可以看得更完全的。……仅仅就这百存三四的《永乐大典》说来,我们已经可以从那里边得到不少的珍罕而且重要的资料了。”其实不仅仅是文学方面,《永乐大典》集中了各个方面的资料,如果能够全都存在的话,中国的很多历史研究材料会多得多。就是现在仅存的这400册左右,应该说是百分之三四这样一个大概数量来说,我们还能得到不少珍惜的、重要的资料。

本文关键词: 陈红彦 永乐大典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