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彦:永乐大典六百年(2)

编修这样一部大书,除了它客观上为我们保存了很多古代典籍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为消除“靖难之役”的影响。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棣是通过武力手段夺取的权位,用过去的话说就是犯上作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心目中,是很叛逆的一件事,影响很坏。所以当时他修这么一部书,是希望把这些知识分子都笼络在一起,让他们去做修书的事,这样就把他们所有精力都牵扯在修书上面,就没有精力再想夺权的事情,对他们是一种安抚。二是明代建国以后,疆域广阔,仅仅依靠武力统治,朱棣觉得不能够稳固它的政权。因而,也是希望在这样大的国家中推行他的文治政策,通过文治政策加强统治。三是当时文化发展的需要。由于受蒙古统治多年,文化的发展处于历史的低潮期,朱棣希望通过编修大典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四是朱棣统治时期,社会已经具备了编修《永乐大典》的文化和经济条件。当时,存世的典籍或者是已经有的典籍达七八千种,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经济条件,抄或者编这样一部书,是没有根基的。明代积聚了很多古籍,且多为皇家藏书,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修《永乐大典》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所以说《永乐大典》成书,是有其必备条件的。

通常在介绍《永乐大典》的时候,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部“百科全书”,但是同真正的西方“百科全书”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在各种教材里面,或者是在对它的评价里面,或者在图书的分类里面,我们称它为类书。实际上,类书就是把各种图书中的资料按一定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去编辑,是便于查阅的一种工具书性质的东西,也是古代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了数量浩繁的图书文献,并有专人进行整理以后才出现的。它的优点就是在查某一方面资料的时候,用这种方法编排的书,很容易查到相关内容,不需要从浩瀚的典籍里一点一点地找。

类书出现的时间也是比较早的,始于魏文帝曹丕编修的《皇览》。《皇览》成书以后,各代也都有类书,尤其唐宋时期的类书编纂已经比较成熟,到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的时候,规模非常大,随着书的数量增大,类书的规模也会增大。所以,类书是有脉络和源流的。

《永乐大典》在成书的时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它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化史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中华书局张忱石先生专门研究《永乐大典》,他说“《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年。”

就是从郭沫若和张忱石这样的评价以后,很多人把《永乐大典》作为“百科全书”去宣传。实际上,对照一下西方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永乐大典》实际上是汇聚资料的性质,收集地比较全面,而且对里面的内容几乎是不加更改,除非存在抄写错误。它将相关内容一句、一段或整篇、整部书的摘引抄录下来,甚至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说法全部汇编,供人参考,不分辨是否正确。西方百科全书则是按知识门类确定成若干卷、若干条目,然后请权威学者撰述自己的观点或推荐研究成果,介绍正确的知识、学术观点和著作。因此,通常认为《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主要是说这部书收集了众多的典籍,内容上包罗万象。而真正的《百科全书》,应该不是这样一个概念。从科学的角度看,《永乐大典》是当时最大的一部类书。

《永乐大典》所收编的书,其最大的价值是它保存的珍贵资料。到清代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实际上《永乐大典》抄的一些资料已经不在了,四库馆臣曾经从《永乐大典》中,发现了这里面集中了很多当时已经见不到的材料,从《永乐大典》里面辑出的佚书就300多种,加上后来学者所辑已达600种,今后辑佚还将继续。现在能看到的《永乐大典》,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400册左右。就这400册左右的内容,前两年的时候还有学者不断从里面辑出一些非常珍贵的材料,所以说《永乐大典》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应该说还是很多的。

本文关键词: 陈红彦 永乐大典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