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引导卡扎菲自我背叛(2)

谁在引导卡扎菲自我背叛(2)

在200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义等莫须有罪名入侵伊拉克并杀死萨达姆后,为了让西方国家放心,赛义夫·伊斯兰成功说服卡扎菲放弃核武器,协助西方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利比亚以赛义夫·伊斯兰主持的卡扎菲国际慈善和发展基金会名义与洛克比空难事件的遇难者家属达成了总额高达27亿美元的赔偿协议;他还说服了卡扎菲在2003年公开宣布不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此赢得西方称赞;2004年他参与要求美欧解除对利比亚制裁的相关谈判,国际曝光率大增;他还一直推动立宪和政治体制改革。因此,赛义夫·伊斯兰一度被外国视为利比亚改革派及卡扎菲的代言人,一些西方评论人士认为,他是中东国家领导人后代中比较西化和政治开明的典型人物。

总结卡扎菲政权灭亡的教训时,不少网友认为发生在卡扎菲身上的最具标志性事件就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西方去留学,然后回国任要职大力培养,孩子反过来影响他老爸”。卡扎菲的三儿子萨阿迪接受阿拉伯电视台采访时公开指出,赛义夫·伊斯兰需为爆发革命负责,因为他忽视人民需求,使民怨积聚而爆发。这些话都值得人们深思。

2、卡扎菲的不少子女和政府官员都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对其子女和政权中的官员影响很大,导致其子女中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护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生活方式等深受西方影响,他们的言行在利比亚国内外都产生了恶劣影响,加速了卡扎菲的倒台进程。

赛义夫·伊斯兰在说服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后,更加肆无忌惮地亲近西方国家。他经常出入西方上流社会,是不少西方政客、贵族、银行家、艺术家和学者等知名人士的家中常客。2007年,英国女王的次子安德鲁王子在白金汉宫接待了赛义夫·伊斯兰,他还曾是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建立银行产业链的著名银行业家族后裔纳特·罗斯柴尔德的朋友,纳特曾邀请他在英国乡间共度传统的狩猎周末。此外,会员包括谷歌创始人布林等知名人士的全球青年领袖俱乐部还专门给予赛义夫·伊斯兰会籍,希望有朝一日推动他建立更进步的利比亚政府,沿着西方所希望的路线去改革。

卡扎菲政权的不少官员也都被西方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并悄然倒向西方,成为北约军事干涉的“带路党”。前利比亚总人民委员会司法秘书(相当于司法部长)贾利勒就是一个受西方价值观深刻影响的典型人物。贾利勒一直希望利比亚成为类似西方那样的国家,在与西方合作方面持开放和依赖态度,这一点被赛义夫器重。但是,当被卡扎菲派往班加西做“与伊斯兰主义者协调释放扣押的人质”工作时,贾利勒却趁机叛变,并成为反对派——“过渡委”主席。卡扎菲政权关键人物之一、外长穆萨·库萨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求学,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他先后任职利比亚欧洲安全顾问、情报机关首脑、外交部长等要职,并被认为在利比亚与美国、英国以及众多北约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一些证据也显示他个人与“许多英国人关系良好”。 利比亚“过渡委”绝大多数高官曾是卡扎菲政府的高官,其中不少人是赛义夫几乎全盘西化政策的支持者。

在这些倒向西方的官员的影响下,卡扎菲不仅在经济上大力推行私有化,而且军事上严重依赖西方,甚至将国家外汇几乎全部存入美英等西方国家银行,结果被西方国家全部冻结,并被用来“援助”给“过渡委”。据悉,卡扎菲被冻结资产就高达1700亿美元,足够“过渡委”支付战后的初步建设开销。

本文关键词: 卡扎菲 朱继东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