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的“普九”债务链(3)

农村学校的“普九”债务链(3)

在先天投入不足的背景下,各种乱检查、乱评比、滥达标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群众负担。为迎接上级检查验收,一些地方不顾自身经济实力盖起了气派的教学楼和漂亮的运动场迎接“普九”,结果当地学生就得面对诸多杂费。有的学校为了早日实现“校校通”,突击购买微机,结果学生纷纷反映微机教学费收取过多。

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杨文良长期从事农村税费研究,这位学者曾经大声疾呼,尽快取消各项繁杂的达标、验收活动,以杜绝那些图虚名而招实祸的蠢事。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河北省用于“普九”、“普六”、“小康”等达标升级活动所形成的债务负担为村级119746万元,占村级负债总额的15.8%;乡级为105691万元,占乡级负债总额的24.l%。如巨鹿县全县共有17个乡镇,因“普九”达标而负债1892万元,占乡级负债总额4747.84万元的39.9%。

“客观地讲,‘普九’还是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只是时间紧、任务重,上级又没有投入,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李文评价说。

就在那几年,农村出现了一个适龄儿童失学的小高峰。当时的9年义务教育要求,农村辍学率低于3%。而据中央党校教授王瑞璞调查,2005年真实的辍学率可能已达7%。

投入是硬道理

在“产业化”口号盛行的年代,义务教育乱收费一直是价格举报的热点问题。各级各部门发了数不清的文件,表示“要痛下决心治理”,结果却不甚理想。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一些上级主管部门把学校当成自己的“腿”任意摆布,实际上与我国各级各类公办学校的举办权限有关。高等教育主要归国家和省,而基础教育主要归县和乡,从投资渠道上看就带有明显的差异。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巨大,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此中“倒挂”现象一直为外界所诟病。

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资料显示,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农民直接承担的。于是,越穷越收,越收越穷,恶性循环如此往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太少,义务教育一度演化为家长的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经过仔细测算,不管用哪种算法,用于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并不高,仅在7%左右,国家的现有财力完全可以承受。而有专家测算,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其效果不亚于减免农业税。

2004年8月,中央政府提出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河北省也被列入受资助省份。从2004年开始,该省每年有133万贫困学子从这项政策中受惠,约占全部农村学生的15%。此后又逐步过渡到全免,河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测算,全免所需费用并不高,义务教育阶段全省农村学生杂费不到16亿元,教科书费12亿多元。

石家庄西部某县曾率先实现了全免。该县教育部门负责人说,其实花费并不多,县里每年拿出近500万元教育专款,这对这个年财政收入近10亿元的县来说不算大数目。

教育投入正在逐步提高。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此后,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助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职业教育新资助体系”等相继实施。

“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的状况是,农民集资办学,再掏钱让子女接受教育。我们实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扭转了这种局面,核心是由农民集资掏钱转变为政府投入。”上述负责人表示。

李文所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全免后,上级按学生人头数拨给学校办公经费,虽然不太宽裕,不可能去配置高标准的校车和那些昂贵的体育器材、音乐器材,但足以应付冬季取暖费、校舍维修、日常办公,较之过去,已有天壤之别。

“过去愁筹钱,现在愁的是怎样分蛋糕。”栾城县教育局已经初尝教育经费增加带来的甜头,这几年,各级财政加大了投入,不仅清偿了历史旧账,还多了一些专项资金。2010年的专项装备款还没有花完,新的款项陆续到账。相关负责人说,预算外投入不好统计,目前该县的预算内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7%,如果全部教育投入能占到GDP的4%,“想必教育又是另一番面貌”。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