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积分入户”为何少人喝彩

广东“积分入户”为何少人喝彩

又是在广东,又是青年农民工,又是一次间隔不过3日的两连跳……这一次,熟悉的情形带来的不再是几声唏嘘、几句牢骚,而是青年农民工们的无声反抗。2月15日、18日,广东东莞一家玩具厂相继有一女一男两名务工者跳楼身亡,短短3天,事发工厂老板收到了逾400名打工者递交的辞呈。

一边是打工者用“离开”抗议糟糕的待遇和城市生活,另一边,城市试图用“积分入户”这样看似诚意满满的政策留住农民工,效果却不容乐观。

奔波将近一年,深圳龙岗工业区的环卫工人雷明对“积分入户”政策彻底不抱希望了。早前,他曾两次因没有暂住证被抓进看守所,“积分入户”曾一度被寄予厚望,成为他短期内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2010年,广东省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民工积60分即可获得申请入户资格。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到当年底,广东全省共有14.4万名外来工通过积分入户城镇,2011年全省的指标是18万农民工入户。

与官方数据“蓬勃增长”相对应的是,深圳环卫工人雷明、番禺珠宝加工厂技术工人陈辉海、宝安区私营店主俞子生、深圳钢材批发商康友仁、沙井电工蒲关至等在粤务工青年对该项政策的“失望”或者“不关心”。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不论是广东、上海等地已经出台的“积分入户”政策,还是北京市政协常委会议正研究制定的“人才引进积分制度”,都对“积分”设置了较高的学历、技能门槛,导致有机会入户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只占少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曾在回答网友关于“低端人口城市融入”问题时指出,排斥低端人口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弊病。一个再现代化的大都市,也绝不是光由高端人口组成的。

“积分入户”少人喝彩

一辆本田雅阁私家车,数台中型运输货车,外加几辆企业公用小汽车——在福建莆田来深务工的青年农民中,从事钢材批发生意的康友仁算是“混得不错”了,31岁,有车有房。然而,即使“成功”如康友仁,如果被投入“积分入户”的茫茫大军中,也不过似一颗砂石,连“噗通”一声都听不见。

根据《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试行办法》,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康友仁可能获得的积分数。年龄在18~35岁,能积15分;初中文化水平,能积5分;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不能积分;非广东省农业户籍,不能积分;此外还有身体健康、未超生、无违法犯罪记录等积分项,满打满算再积10分。

康友仁最多可以获得30分,而广东全省最低标准是60分,深圳去年的踩线分数是100分,东莞市今年的入围分是130分。

据2009年直接参与设计“积分入户”政策早期蓝本、时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的郑梓桢介绍,发达国家和城市移民入户要求中,最核心的指标就是“文化程度”,他据此设计的“积分入户”指标也将教育程度、职称和技术等级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占分比最高。

比如深圳和广州的积分政策中均规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者能获得100分积分,而初中学历只能积5分,中专、技校、中职或高中毕业积20分。

大多数农民工都“卡”在了“文化程度”这项指标上。例如广东东莞,2010年共有6个镇街入户指标因申请人数不够产生剩余,838个名额无人问津,据该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王国雄介绍,以虎门镇为例,该镇拥有近50万流动人口,其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占87%,仅1.4%的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因对“入户”不抱希望,一些人甚至售出房产,准备返乡。

龚甫飞在番禺珠宝加工行业干了整整20年,算是工厂里60多名技术工人中的“老师傅”了。他在番禺自购了一套住房,技术能力过硬,从1999年开始参加社会保险。

按道理,龚甫飞的情况应该符合技能人才入户条件,但他始终未能办理。最重要的原因是,珠宝首饰加工行业没有技能评级,企业也从未组织其参加过其他类型的技能考试或培训。

去年,龚甫飞卖了那套两室一厅的公寓,一家三口租住进一间60平方米的大开间,月租500元。他打算缴满15年社保,拿到退休金就回老家。

康友仁早晚也要回老家莆田,他已经在县城买好一套商品房,打算回村再盖一幢房子,“深圳始终不是自己家,连孩子上学都解决不了,什么市民待遇都没有,不可能留下。”

“农民工”、“外来工”混淆入户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流动人口目前已达3667万,约占全省实有人口的三分之一,约占全国流动人口的七分之一,是全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

记者注意到,媒体报道中关于广东省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的介绍,前后存在较大出入。比如,2010年,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积分入户”政策针对“农民工”,但在总结该项政策实施效果时,却将“农民工”换成了“外来工”,“广东全省共有14.4万名外来工通过积分入户城镇”。

两字之差,能对其政策效果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外来工则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简称,从全省层面来看,是指所有来自广东省外的务工者,从某个地市层面来看,是指所有来自其它地市(包括省内地市)的务工者。

有媒体报道,深圳首批积分入户达到100分分值的人员中,城镇户籍占86%,农业户籍只占14%;广州首批通过积分入户成为广州人的千人名单中,包含了“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城镇户籍人员”;而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透露,全省2010年积分入户的10.8万人中,有51%的外省人和49%的本省农民,外省人刚好超过半数。

各地纷繁复杂的“入户对象”令人摸不着头脑。一名农民工向记者诉苦,他从19岁就出来打工,学了一身手艺,却没有一张证书,“说是农民工入户,其实是高技能人才入户。农民工有技术也没用,没学历,输定了。”

实际上,《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试行办法》对农业户籍有一定的倾斜,只是局限于“广东省内”而已。按规定,广东省内农业户籍能得到20分加分。

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哪怕是获取基本的“积分入户”政策信息都并非易事,更何况仔细阅读分析政策。汕头一项针对349名外来工的调研显示,只有8人申请通过积分制入户,199人对“积分入户”政策完全不了解。

深圳市宝安区理发店老板俞子生对“积分入户”的了解仅限于“电视上听过”,他身边的老乡们从不议论、不关心该政策;在番禺打工的韶关人陈辉海听说有人办成过“积分入户”,只不过在清远,“比韶关还穷”;他还见过有人拿着技师证去申请“积分入户”,结果因为有几个月没有租房合同而告吹。

记者为此专门查阅了2011年广东省各地积分入户的指标任务,发现广州、深圳两大热门城市的积分入户指标分别只有3000人和4600人,其中珠海、汕头、韶关三地查无结果。

最有吸引力的政策在清远,该市只需积满35分即可申请入户,大专学历积60分,务工满一年者即可积30分,个人纳税累计每千元积10分。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