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携手促进新的文艺复兴

中欧携手促进新的文艺复兴

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一场新的文艺复兴已躁动于时代的母腹,呼之欲出

中欧应该携手,促进新的“文艺复兴”。新的文艺复兴要把过度膨胀的人还原为一个和谐的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新的和谐世界

刚结束了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杯,我们不妨关注两年一度的中欧社会论坛双年聚会。南非世界杯决赛,是两个雄心的相遇:“斗牛勇士”西班牙与“无冕之王”荷兰。中欧社会论坛,也是两个雄心的相遇:欧洲和中国。

化解分殊,寻找共识

参加这个论坛,我的兴奋,不亚于参加足球世界杯决赛。足球再热,过几天就会淡忘。论坛效应,却有可能持续在欧亚大陆发酵。

因为,球赛是“你”和“我”的胜负。而论坛则是“你”和“我”共同寻求“我们”,争取“我们”共赢。我问过一直在忙碌奔波的论坛总监于硕博士,“您参与论坛工作这些年,有何体会?”她说,对话开始时,参与者带着地域区分的思想进入,认为这是“我”与“你”,即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对话。但很快,这种“你”“我”区分的意识被消解,代之不分地域的观点的分歧,即“我们的意见”和“你们的意见”。论坛,为共同建构人类的未来,就是要通过对话,化解“你”“我”的分殊,寻找“我们”的共识。所以论坛的主题词是:“会谈与汇流:中欧对话,锤炼共识”。是的,这就像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所唱的:“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上帝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不是要他们扯皮,而是要他们相爱;把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不是要他们分开,而是要他们合作。”毕竟,东西东西,合在一起,才是个“东西”。

中欧应该携手,重建新的丝绸之路。昔日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中西贸易商道,一座辉煌的东西文化桥梁,一条韧长的人类文化纽带。中国一度重陆地而轻海洋,长于陆地行走而弱于海上航行。今天,我们在努力迈向海洋的同时,应继续善走陆路的优势,再度走向欧洲。中欧是两个底蕴深厚的文明地区,是世界文明的两个发祥地,地理上天然连接在一起,文化上有一种难以抗拒的亲切感,而且目前都正在重新崛起。强化陆路沟通,不会拒绝海洋;强调海路通达,不必拒绝天空。人类正进入“太空时代”,网络正推出“智慧地球”。新的丝绸之路,不只是两点的相连,也是立体的交叉、多元的会通;不只是区分“你我”,更要寻求“我们”。焕然一新的中国与欧盟,不是去重现两千多年前由商旅驼队、士兵僧侣和帝王将相们在农耕文明的晕光下“走出”的昔日辉煌,而要为世界和谐发展创建新的辉煌。

中欧应该携手,促进新的“文艺复兴”。欧洲是文艺复兴的摇篮,人文主义的因子融入欧洲文化的血脉,形成独特的文明特性。中国在古典人文主义基础之上产生的思想理念,以及阿拉伯的哈里发们在“智慧宫”里的百年翻译运动,都为文艺复兴的启蒙闪烁过星星之火。文艺复兴带领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黑暗,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使人权和人性得到空前的张扬。人的作用也空前放大了,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转化基因,试管造人……。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