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成城市环境定时炸弹(3)

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成城市环境定时炸弹(3)

被忽略的工业“毒泥”

“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多是生活污水,相对危害不大,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污泥。”王洪臣说,石化、冶炼、制革、印染等行业的污泥不少含有危险物质,危害更大。而由于中国许多工业开发区常常处于行政监管的边缘地带,它们一旦无序倾倒,对环境的威胁无疑更大。

发生在浙江平湖的皮革污泥倾倒事件是工业污泥的典型威胁。2010年9月,一家毫无资质的“绿谊”环保公司,将包括海宁蒙努集团在内的四家制革企业的五千多吨制革污泥运至平湖,倒进了当湖街道大胜村一个池塘内。

平湖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吴勤华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由于部分制革污泥残留有铬,而池塘位属平湖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平湖的官员当时不得不被紧急动员起来。“协调会不知开了多少次,连公安都介入了。”

在经历台风、汛期等诸多考验,直到一年多后,这座巨大的污泥山峰才被彻底铲除。

最新例证是2011年底,广东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杜江寨村发生的印染污泥案。5名犯罪嫌疑人将超过6万吨的印染污泥拉到该村直接倾倒。这也导致污泥堆放场污水与附近地表水氨氮含量指标、总氮、总磷等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而附近水和污泥的样品中更检出重金属铅、汞、铜、镍、锌超标。

污泥失控,市场失序

事实上,早在“九五”末期,国家就已意识到污泥问题。

作为2009年出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主要起草者,王凯军已感到,污泥处置热正在袭来。

一个例子是,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水处理行业的专题会议中,超过70%跟污泥处理有关。“中国排水协会每年就开4次会议,最近4次会议,主题全与污泥有关。”唐成林说。

成熟的、不成熟,实验室的、外国的,淘汰的技术,甚至未来的污泥处理技术都涌进了这个市场。

“一位上海的主管官员跟我说,如果打开门,让10个污泥处理技术厂商进来聊,他们每家都说自己的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位多年研究污泥行业的学者说。

“污泥处理正在重复以前的歪路。现在的情况很像十多年的污水处理技术市场,鱼龙混杂。”唐成林说。

“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技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而是地方政府作为还是不作为。”王凯军说。

2009年6月,浙江嘉兴市曾规划到2010年,嘉兴市本级的污泥处置率,要达到80%,县级市70%,县城为60%。

“现在来看,当时过于乐观了。”孙潺潺说,由于投资没有利润,政府又缺乏补贴措施,罕有企业主动投资污泥处置,“到现在,嘉兴市一级的污泥处置率依然不过三分之一左右。”

为了增加积极性,2011年9月,嘉兴市推出了最新的财政环保专项补助措施。“但这不是最大的动力。投资的企业更多看重的是符合‘综合利用政策’后,能提高原有产业产能的空间。”孙潺潺说。

王洪臣说,污泥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决心。“过去污水处理厂为什么建设得这么快,就跟减排压力下,与各地核算COD(化学需氧量)考核指标挂钩有关。”

“如果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不能跟政绩挂上钩,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置建设恐怕依然会步履蹒跚。”王洪臣说。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