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调控放松的根源?
在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看来,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2月末上海对子女婚姻购房政策的调整,表明政策层面已走向“定向宽松”。此后不久,北京也出台了类似政策,将北京户籍家庭购房资格认定中的成年未婚子女视为另一家庭。
张宏伟说,“这似乎表明政策微调成为共识。”如果京沪对于家庭概念的解释得到默许,其他城市也将会跟随。
真正推动成交量上升的,还是开发商的降价。“宝山顾村的一个楼盘,5天内售出210套房源,去化率高达七成,代价则是比去年均价低了12%。”张宏伟说,近2月来上海销售较好的楼盘,都是采用以价换量策略的,降价幅度在10%到15%之间,“没有降价的,都卖得不好。”
张宏伟说,此时的降价,已经不再像2011年末时炒作成分居多,“比较真实,经得起购房者的比较。”
李耀平并非不了解这些。问题是,对每一个开发商来说,都是“既想保证良好的销售去化水平,又要保证开发公司适当的利润率。10%的降价,对开发商的利润来说,会构成较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迫在眉睫的压力,谁都会再坚持坚持。”李耀平说,像他这样依旧保持着观望态度的开发商不在少数,“还有企业资金充沛,就打算这么撑下去,反正房价下半年不反弹,明年也一定会反弹。”
不是所有开发商都有“再等一等”的条件。
“全国开发商普遍都缺钱,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开发商。”新加坡红木集团总经理张永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往,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天南地北地看项目,但现在,“除了上海的项目,外地的一概不看。”
张永河说,从全国来看,亟待输血的房地产项目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项目融资时也相当于打了七折甚至更多。
“对私募基金来说,抄底都抄得忙不过来了。”张永河说,资本敢于在此时进场,信心来自于对地方债务趋势和土地市场的判断。
2011年底,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在内部会议上警告说,未来三年内有35%的平台贷款到期,地方平台即将面临一个偿债高峰。
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 计10.7万亿元。2012年到2014年,3年间分别有17.17%、11.37%和9.28%到期,共4万亿元。
对不少地方政府来说,卖地似乎是解决债务问题一条现实的途径。
按照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约1.59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本级收入32580.74亿元的48.8%;2010年约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本级收入40613.04亿元的66.5%。在地方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有些甚至占80%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土地收入预计为900亿元,比2011年的完成数减少300多亿元。而2011年北京的土地收入,已经比2010年下降了6.5%。
2011年上海全市共成交经营性用地(剔除动迁安置房用地)171幅,同比增加11.04%;成交土地面积共计657.3万平米,同比减少24.6%;成交总价共计892.4亿元,同比减少31.6%;平均成交楼板价为7001.8元/平方米,同比减少24.2%。
按照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的数据,2011年,上海土地出让金为1210亿元,居全国第一,但同比下降了20%。杭州、武汉、南京、长春4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分别下滑了36%、32%、31%、30%。
近期做出放松调控探试的城市中,土地收入下降也相当明显。
芜湖市的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11年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总收入为46.4亿元,同比下降51.4%;另一方面,2011年芜湖市本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79.6亿元,同比增长52%。佛山2011年土地出让金收入253.39亿元,同比下降31%。
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全国300个城市的住宅类成交地块的平均溢价为2%,同比下降了35%。在13个重点城市中,1月住宅用地流标率达44%,其中,天津推出6幅地块,4块流标;武汉推出40幅地块,15块流标;长沙推出6幅地块,4块流标。
2011年,130个城市土地流标共900宗,其中居住类用地流标420宗;而2010年,这130个城市的土地流标总数是280宗。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土地市场的颓势在2011年11月、12月达到顶峰,这2个月里130个城市的土地流标近300宗,其中居住类土地流标约占一半。
在此背景下,不少城市都没有完成2011年土地供应计划。
例如,2011年,北京普通商品住宅供地计划为1220公顷,实际成交687公顷;上海计划供地1200万平方米,实际成交1031万平方米;广州的土地出让金实际收入290亿元,比计划少了212.5亿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