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证制度:能否享受市民待遇是关键

北京居住证制度:能否享受市民待遇是关键

2003年退伍后来北京创业的山东日照人丁兆伟,事业有成,生活无忧,他称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4岁的儿子将来能在北京考大学。“孩子在北京出生,说话基本和北京的人差不多。”他希望北京推出的居住证制度能解决这一问题。

近日,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宋贵伦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时透露,北京市将很快推广居住证制度。“不靠户口本和暂住证来管理,而是靠居住证制度对实有人口进行管理,让外来人口的新居民、新市民也享受到城市社会建设的成果。”

作为外地人的优秀代表,丁兆伟2010年被推荐为石景山区老山街道办事处何家坟社区新居民互助服务站副站长。这是石景山创设的一种让流动人口享受居民式待遇、实行互助式服务和自治式管理的模式,始于2009年8月。

如今石景山区已经建立了188个新居民互助服务站,惠及流动人口15.6万人,占全区流动人口总数的73%。而据宋贵伦透露,石景山的新居民互助服务站模式将在全市推广,服务流动人口,解决随居家属工作、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并实现社区自治。

早在2009年,北京的居住证制度就已进行实质性调研,但至今未能推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称,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大的进步,在各方面权益上给予一个更大的保障。“北京弄出来了,也是给各个地区的一个蓝本。”

流管模式的服务站

石景山区的新居民互助服务站原本只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外来流动人口,未曾想会成为未来北京市实行居住证制度后服务持居住证的新居民的模式。尽管新居民互助服务站只会是未来居住证制度的补充,但它的试验突破了“管理”,而强调“服务”。

这正是北京市居住证制度迟迟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按照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的判断,未来的居住证是让外来流动人口能享受各个方面的公共服务。

在石景山模式中,外来人口将获得一张“新居民一卡通”,包含了医疗、就业、计划生育、子女教育、职业培训、法律咨询以及流动人口管理的咨询和服务等8项免费内容。仅在苹果园街道,从2009年年底开始,这种新居民一卡通已发行1.8万张。

不过,这种小范围发行的新居民一卡通适用范围也仅限在街道办内,提供免费服务的企业由新居民互助服务站的志愿者们主动去联系。苹果园街道办事处流管办主任张永清介绍,苹果园的新居民一卡通持有者可以在石景山中医院免挂号费。

张永清说,根据新居民的需求送卡片保便利,这种免费服务的单位团体在不断增加中。比如中华制药社针对流动人口的技能需求,单独开了一门培训。还有就是免费送健康,计划生育的宣传以及在发放计生用品后又增加了一些文体用品等等。

将服务站辖区内的“新居民”视为户籍人口“同服务、同教育、同管理、同参与、同发展、同提高”,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丁兆伟4岁的儿子正在首钢大地双语幼儿园读书,这是一所北京市公立幼儿园。他透露,服务站的志愿者们也均为外地人,志愿的工作主要是信息采集员、服务员,更好地服务外来人口,比如帮忙办暂住证,帮忙联系医院免费体检,帮忙就业培训。

“要是你呆了一年又回老家了,只要保留这张卡,回来这边还是被认可的。”丁兆伟说,这张新居民一卡通包含了外地人来京的时间、籍贯、电话号码等信息。而本报记者了解,北京市也将在未来的居住证中涵盖这些实有人口的个人基本信息。

石景山模式的难题

就在北京将对石景山模式进行全市推广的时候,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性,以及当地大规模的拆迁,再加上缺少政策和资金,这种基于外来人口群居基础的新居民互助服务站模式却开始走向岔路口。

首先,这种管理模式更适用于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出租大院中;其次,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房东的大力配合,对于房东没有强制的约束力;第三,新居民只是本地区对特定流动人口的称谓,街道只能依靠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整合社会资源,力所能及地提供有限的管理和服务。

苹果园街道办事处流管办主任张永清坦承,这种模式虽然我们有创新、发展,有习近平副主席的批示,现在北京市很重视。但是,它不能像居委会的人有工资那样,流动人口志愿者没有工资,只能在流管办有限的经费里面协调小部分经费。

老山街道办流管科王主任也称,按照志愿者来运行,政府也没有专门经费。在老山街道,除区政府下拨3万元外,街道已陆续投入了2.1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居民互助服务站”一期推广工作。老山街道的“新居民互助服务站”均已统一标牌,办公设施、基本文体用品、日常维修工具全部到位,互助服务队队员服装统一。

张永清说,第二个难题是流动人口的认同问题。“以前办暂住证有遣送制度,见到是要跑的,现在虽然没有遣送了。但是人家知道你来了只是管理,对我没好处。”张永清说,经过志愿者的解释,流动人口才开始接受新居民一卡通这样的事物。

王主任则称,现在从称谓来讲,由过去的外来人口改为流动人口,从2009年叫新居民。去年年底刘淇书记提出新市民的说法。称呼上的转变意味着实有人口统一管理,不当外地人,而是按照现有人口管理。“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他说。

认同是基于流动人口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张永清说,北京居民的一些待遇,流动人口、新居民是享受不到的,比如说低保、住房、购车,这都享受不到的。设置互助服务站的目的,就是让流动人口在现有的政策中最大地享受居民待遇。丁兆伟就称,他们的新居民一卡通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作用其实并不大。

“我们尽量缩短它的差别。”张永清称,北京市制定政策会根据北京市的大盘需要,根据北京市的承受能力,北京市的资源等,但作为街道的一个流管办,只能靠自己这点资源,在有限的政策里面让流动人口生活得更好。

人口调控与新居民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称,新居民互助服务站是一个对于居住证的补充,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探索,方法也都不一样,在管理流动人口上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这毕竟还不是制度方面的。居住证更加宏观。

根据陆杰华的判断,外来人口都可以申请居住证。可以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各方面都有,在教育方面,现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可能未来在高中高考方面也会有一定的空间,在医疗住房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另外购车、养老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事实上,北京居住证制度出台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协调人口调控与为外来人口服务的关系。这对于北京市政府而言,或许是个两难,一方面不得不承受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一方面又不希望这会带来更多人口的流入。

从2011年11月1日零时起,北京1335个小区的近35万人被入户调查。这是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北京市再次进行的区域性人口调查,以作为各区县制定城市规划、出台人口调控和制定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交通等服务民生的政策提供依据。

北京市公安局的消息称,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至2012年10月,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实有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口4类人群。目前各区县相关的“暂改居”调研也已经结束。

这些调研为2012年北京推行居住证制度奠定了基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副市长刘敬民表示,相比暂住证,居住证更具普遍性,暂住证主要面向务工人员,而居住证面向整个在京流动人口,政府通过居住证可以掌握北京的资源、人口、工作等情况。

陆杰华透露,目前北京市的居住证制度调研一直都在进行中,总体设计已经大体完成。具体的出台情况还要根据5月份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9月份的中共十八大,“根据政策再进行完善。”陆杰华说。

对于外来人口而言,能否真正享受最大限度的市民待遇才是居住证制度的意义。丁兆伟希望,在北京长期发展的外地人能享受和北京居民一样的医疗、教育等权利,他希望居住证能将他们当北京人对待。“我们想要归属感。”丁兆伟说。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