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中国,什么时候挣聪明钱?

葛红兵:中国,什么时候挣聪明钱?

谢谢大家来跟我们一起讨论这个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还有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社会发展。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创意产业和文化发展》,主要谈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我对中国当下文化现状的看法。第二个,我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格局及竞争关系的评判。第三个,就是对于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及其产业化发展道路,以及应该如何走的一些预判。最后,我还想谈谈我们个人在这个关系当中,在这个时代里面有没有什么机遇,这个机遇对我们个人有没有什么挑战,这可能会是很多年轻人很关心的。

我对我们这个国家很有信心。我们有七到八千年的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有形的有文字的文化积淀三千年左右,中国的现代文明也已经一百年了,从五四开始算起。但是这个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引导力够不够?影响力够不够?获得世界的认同度够不够?还不够。举个例子,功夫熊猫。熊猫这个形象是我们国家的,也是我们国宝的形象。我们可能很多人都看过电影《功夫熊猫》,现在不仅出了一,还有二。有没有注意到熊猫在这个电影当中出现了一个父亲,熊猫的爸爸是谁?变成了一只鸭子,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熊猫的父亲在电影当中变成了一只鸭子呢?这个就是美国人脑子里的想法,这个鸭子是唐老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隐喻,就是它要把你的文化富矿挖掘出去,变成它的影响力、引导力,还要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所以我们中国是一个文化矿藏非常丰富,身边拥有大量富矿的一个文化国家,但还不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强国。

第二个,是历史资源的断裂和滥用并存。首先是历史资源我们非常深厚,比如说有形的儒释道这个资源,但是我们发现,儒释道资源的现代继承是有断层的,比如五四和文革的两次文化革命。

第三个,就是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不太对称。我们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当代文化,比较重视它的意识形态属性,所以有的时候就感到它不太有亲和力。

第四个,我是说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不对称。我们现在到全世界去看,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去年年底我刚刚去过尼泊尔,尼泊尔的所有消费品几乎都来自中国,中国在泰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在美国、欧洲,我在法国做讲座教授的时候也是,中国的消费品影响力非常大,经济实力很大,中国人很勤劳,但是我们的经济总量这么大,影响力这么大,我们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却跟它是不对称的。世界上也有一个主流意识形态,也有一个所谓的,有些人称它叫普世价值,影响很大,而我们中国的观念就相对比较小。

我的观点是,我们要走一条新的路,那么这条路我们现在国家已经有战略了,叫产业化发展战略。什么叫产业化道路呢?就是要市场化发展。创意产业、文化产业这种观念首先是来自于西方:第一个它是源于个人创造力,就是这个社会要建立在个人创造力的基础之上,那么它的创意产业才能非常发达。第二个,是能够创造财富与就业,文化的创造力,创意的动能要跟就业和财富结合。这个是西方人的观念,现在我们开始也应该慢慢的能接受了。电影拿出来,没有人看下次只好放到博物馆去了,不能创造财富,也没有跟更多人的就业联系起来,那么就很难成为一个产业。第三:它的核心是叫知识产权。现在我们要搞知识经济转型、创意经济转型,我们就会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多么重要,创意经济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知识产权。

为什么我们要谈创意产业?我想谈几个有可比性的国家案例,首先是澳大利亚。一个澳大利亚总人口才两千多万,但是这个国家的活力是那么强,同时也是这么富裕。我去考察的时候,发现这个国家的个人创造力受到极端的保护,这个国家是靠创新知识在推动。它1994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创意经济的观念,就提出一个概念叫“智慧国家”,澳洲人或许有先见之明,要么就是它在历史上吃亏太多了,二战的时候老是出兵打仗、帮别人打仗,在英联邦体系当中也是居于末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它就认为它要成为世界头脑,世界idea,有这种意识在里面。2009年的时候,它搞了一个叫《创意推动:二十一世纪创新计划》,要用有力量的思想和点子来推动国家的发展,推动国家的创新。

这些国家计划的背后,各个州又有相应的计划,比如说昆士兰,我们去过的澳大利亚的都知道,昆士兰是澳大利亚最漂亮的地方,有黄金海岸线,那个沙滩就像米粉一样,有一米都厚,舒服得不得了的地方。除了它的美妙资源之外,还有一个叫“智慧之州”,就是昆士兰。这个是虚拟的吸引力,黄金海岸线吸引力全世界的旅游人口,而这个智慧之州吸引了全世界高端的创意人才。以昆士兰大学为核心,在边上发展了一系列的创意园区,昆士兰在推出智慧之州以后,它的GDP是周边地区的两倍,而它创意经济的GDP又是普通其它产业的两倍,所以可见创意经济的发展速度,一旦是创新推动,对本地有多大的影响。现在昆士兰也因为这个,成为全之世界留学生很爱去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江浙地区,也有很多孩子在澳洲留学,以前都喜欢去悉尼,喜欢去堪培拉,堪培拉有澳洲国立大学,然后去墨尔本,因为墨尔本大学是全世界排名很前的,现在昆士兰吸引力也很强,这个就是澳大利亚的魅力。

我们再看英国,英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就有一个新英国构想,它就推出了一个叫创意产业工作组来推动整个英国的产业转型。英国是什么?世界先发国家,所以它看到了工业先发国家在上个世纪末的弊端。我在那里也体验到了世界先发国家的悲哀。悲哀什么呢?他们的矿产资源早就开发完了,我们现在还在开发当中。煤炭资源是零了,最后他们只剩下什么资源呢?就是土地资源,所以他们现在把他们的土地资源当作是他们的国宝在用。

有一次我在英国旅游的时候,坐着火车在英格兰跑。他们种的地是一块黄一块绿,我一看一块绿是种上了麦子,一块黄的地方是抛荒了。我就问周边的人:“你们英国农民怎么这么不懂事?全世界很多地方还在饿肚子,你们不能生产点粮食出口,提高点粮食产量?”当地的英国人就告诉我:“这个半片黄的是政府买下来的,就不让你种。”就是说,你那片绿的挣多少,这片黄的政府补贴给你,为什么呢?政府说:“这片土地的资源是我们国家的宝贝,我们宁可现在荒了留下来给子孙,我们种的粮食只要够自己吃就够了。”这是英国人自己的观点。

英国人有这么一种观念,所以我们到处都会发现英国的基金会买下一片山,包下一片山,包五十年干什么?叫做不许开发权。我在英国的的怀特岛,我在那边就徒步旅游,看到了那些山、那些牧场,上面就有一块牌子:“此山由某某基金会租下”。再往下看,租下以后干什么呢?养马,养鹿,还是开发?五十年不开发。五十年这片地我弄下来了,就让你荒着,这片山不许开发。所以他们有这么一种心态,就想干什么呢?想成为世界的头脑,我用我的脑子挣钱。所以伦敦人现在五个人里面有一个是做什么?创意经济、文化经济产业的,是要用他们的脑子挣全世界的钱。所以飞机设计在伦敦,飞机制造在全世界。所以英国经过十年,创意经济已经跟它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匹配了。

提到英国我就想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苏珊大妈成为亿万富婆。为什么一个苏珊大妈能够一夜之间这样呢?还有一个叫杰克·罗琳,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她是失业的家庭妇女,但在短短十年间,她的财富超过了英国女王。个人是如此,一个创业产业也是如此,一个拥有这个产业的世界带头地位的国家,它的财富聚集能力也是如此。

我们揭秘一下,创意产业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呢?它是作用于人的脑子,所以是没有办法估值的。要是你卖一个茶杯可以估值,因为大家都来跟你竞争,但是卖一个观念给你好不好估值?很难估值。第二个,是无投入型增值。就是你搞完了一个,比如说造杯子要想增值,如果我是搪瓷厂的厂长、老板,我要想增值挣得越来越多,要开第二家厂,今天造三十个,明天造六十个,后来造一百八十过,这样我越来越挣钱了,因为杯子卖得越来越多了。但是杯子的设计师不是这样的,他是躺在家里面,把设计观念、设计版权卖给你,你每买一个要给我一个版权。所以设计师的增值模式叫什么?无投入型增值,再也不要投入了,躺在家里面就有人帮他挣钱了,每一个版权它就赚一分,这就是创意经济的模式。最后,报酬递增。它的报酬是越滚越大。那么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这样的例证,比如说浙江诸暨的珍珠产业。诸暨的珍珠产业早就有,几十年了。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直卖不出价格,把珍珠变成创意产业之后,以前只不过是卖珍珠,现在卖什么?卖装饰品设计、首饰设计,卖的是观念、是款式,卖的是包装,卖的是价值观,这个东西就值钱了。设计创意上投入一美金,它的产值增加值是一千五美金,这个真的是几何级数的发酵,量能发酵,所以这个是创意产业的根本特点。

创意产业一定是跟创新连在一起的,需要全社会来推动。需要创新因子、创新主题,最后完成内涵创新。过去我们在这些方面,结构性的创新做得还不太好,然后结构性的比例也不协调。比如说我们过去对创新因子的认识,多数是集中在经济创新里面、科技创新领域里面,到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纪初,我们意识到企业家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都很重要,到今天我们才认识到文化创新同样重要。所以这个关系,我们过去没有把握好,现在我们渐渐知道了创新因子是系统工程。

文化创新,一部电影,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大片,三、五年前的大片能够有一亿的市场份额,已经很了不起了,前年已到了两、三亿,比如《让子弹飞》是三亿对不对?但是到了去年已经到了六个亿,都是翻番。大家知道吗?就是大片的市场份额,文化创新是没有底线的,我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大片一部产值十个亿很快就会到,这个天花板一夜之间就会突破。

然后是创新主体的突破。要发展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主体很重要。过去我们主要是重视科研院所,因为我们觉得科技创新是动力,那么不太重视的是什么呢?比如说行会,我们到现在为止,商会、各种行业协会系统、社会的组织能力还不强。同时,我们不太重视消费者的推动。当然他们有其他原因在里面,但是很清楚,消费者的愿望跟这种大企业互相之间的垄断博弈,和大企业自己的动力之间,消费者的愿望没有被看得很重,地位不太高。所以我们过去政府推动是很强的,因为垄断的存在,国企对是消费者创新重视不够。

本文关键词: 葛红兵 血汗钱 聪明钱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