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焕智作为民进党内的“中生代”,打着“世代交替”的旗号最早对外宣布同时也是头一个登记参选党主席,不过依我看只不过是“重在参与”,没有胜选的可能性。他从台南市长卸任后没当上“立委”,失去了政治舞台,但又不甘寂寞,他参选的目的无非是需要有一个对外“发声”、表演的机会而已,为以后重返政治舞台保持热度,垒积能量。
还有吴荣义、蔡同荣、许信良这三个参选者。许信良自已说得很清楚,他认为蔡是民进党的“最大资产”,他参选的最大目标就是为蔡英文“再战2016”铺路,让民进党重新执政。再有就是通过参选宣传他的政治理念,特别两岸政策理念。虽然许参选党主席得到谢长廷相挺,但一般评估许仍难有胜算,并不是苏贞昌的对手。那么吴荣义、蔡同荣作为民进党内“台独基本教义派”的代表,他们也知道自已不可能胜选,参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显示“台独基本教义派”在民进党内还有一定的实力,通过参选“发声”,宣传“台独”理念,试图牵制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不要向对“台独”不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避免“急独”势力在民进党内被边缘化。
主持人:徐教授,候选人的两岸政策各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提出加强两岸交流的政策?
徐博东:刚才我已经讲了,这几个人的两岸政策有很大的区别。许信良在民进党中是最具有政治眼光和大局观的政治人物,他在民进党党主席期间率领民进党进行“台独”转型,应该说为民进党的发展和2000年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直主张民进党两岸政策要“大胆西进”,全面开放,主张调整“台独”路线,甚至赞成“一国两区”等等。可以说,在民进党里面,许信良在两岸政策上最为务实理性,是目前唯一有可能率领民进党实现“台独”转型的政治人物。但他的政治理念并不被党内多数人所认同,参选党主席难有胜算,主要目的就是宣传他的两岸政策理念,他宣称支持蔡英文“再战2016”,主要也是因为认同蔡的两岸政策主张。
至于吴荣义和蔡同荣,这两个是民进党内最保守、最顽固的“急独派”势力的代表,前面已经讲到,他们害怕苏贞昌或者许信良当选党主席的话,会背离“台独”路线,所以他们参选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显示“急独派”的实力,要牵制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避免“台独基本教义派”在民进党内被边缘化。
苏焕智曾经两任台南市长,原属于新潮流系,但他对两岸政策并没有什么研究,和大陆也少有交道,他宣布参选党主席后,从目前观察来看,他的两岸政策主张还是围绕“台湾前途决议文”这个调子来发声。比如强调在坚持台湾“主权”的前提下,加强跟大陆的接触与交流。但“台独”理念明显比较强硬。比如说,不久前国民党提出“一国两区”之后,他表示强烈反对,主张民进党要发动民众上街游行等等。在政治历练上,特别是在两岸政策主张上,苏焕智其实还非常“嫩”,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理念。
苏贞昌前几天在登记参选的时候曾讲过,两岸关系要从“台湾共识”出发,主张坚守台湾的价值,台湾未来由全体民众来决定。他主张民进党要和中国大陆交流互动,不仅要了解现在的中国大陆,而且要关注未来的“中国”,经济以外的“中国”,大陆老百姓的“中国”。主张以“对话代替对抗”,追求两岸“共存共荣”等等。其实,他的调子还是出自“台湾前途决议文”,因为苏贞昌本人对两岸问题并没有多少研究,而且他的派系里边也很少有人关注两岸问题,所以苏系在两岸政策上是比较弱的。这几个参选的人里边,许信良在两岸政策上是最有研究,最有自己的固定理念,而且是非常理性务实的。而苏贞昌在两岸政策上一向十分谨慎,很少发声,除了他在出任“行政院长”期间有所谓“苏修路线”之外,基本上是白纸一张,但因此也可能有一定的可塑性,有利有弊。以上五个候选人在两岸问题上各有各的想法和主张,但即使是许信良,显然也没有能跳出“台独”的巢穴,这从许认同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便可以知道。
主持人:这次选举对于民进党2016年地区领导人大选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博东:首先,这届民进党党主席选举,跟未来台湾地区2016年“大选”密切相关,苏贞昌之所以要争抢这届民进党主席,目标就是为2016。但在2016年之前没有什么选举,不像蔡英文在4年党主席期间有一系列的“立委”和地方县市长补选。但是往后4年补选的机会可能很少,如果苏贞昌能如愿当上这届民进党主席,给他表演的机会并不多,最重要的表演机会是2014年的“七合一”选举,就是五都选举,包括县市长、县市议员选举等。这次“七合一”选举是2016“大选”的前哨战,非常重要,如果苏贞昌能带领民进党打好2014年选举的话,那么这对他参选2016的党内初选中将占据最有利地位。另外,作为党主席手中有很多资源,比如“七合一”选举的人选,下届“立委”候选人的提名权,包括其他方面的权力分配等等。这也正是苏贞昌之所以要争抢这届党主席的位子的最主要考量。但是,前面已提到,苏有个罩门,就是在两岸政策上,苏贞昌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张,台湾民众以及大陆、美国对他上台执政是否放心,不无疑问。如果当上党主席,苏应该在这方面补强。当然,民进党内的两岸政策人才也会向他靠拢,为他所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所以说苏出任民进党主席对他参选2016有利有弊,其中最关键的还是2014年“七合一”选举苏能否带领民进党打赢这一仗。因此,苏出任党主席对他的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战——2016谋取“大位”是有相当风险的。
目前来看,蔡英文是不是一定会参选2016年还要观察。虽然党内希望她“再战2016”的呼声颇高,但政治兴趣并不太浓的蔡大小姐经过2012败选后是否还愿意在台湾政坛上继续打滚?失去政治舞台之后,未来几年蔡会不会在党内逐渐被边缘化?……这都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来讲很难做出结论。
总之,这届民进党主席选举,对2016台湾“大选”以及对未来两岸关系都将会有很大影响。因为这届民进党主席涉及到能否带领民进党在两岸政策方面进行务实调整,调整到什么样的程度?能否取得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再次执政的信任等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