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王建平:把握情绪与快乐握手(2)

 

第三,复杂情绪的缺失带来的困扰。我们都不想要悲伤的情绪,可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悲伤,也就不会有内疚的感觉。场景7:我曾遇到过一名不愿上学的16岁青少年。他对我说,我不可能回去上学,我已经习惯我的这种生活了。我问,你习惯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说,我与那些哥们、姐们在一起。当我们缺钱的时候就去外面要点钱。我问,怎么要?他说,比如在医院门口、医院挂号处,那里人多,到那里去一般都可以要到钱。即便人家不给我们,也得想办法让他给。再有,我们哥们在一起吃饭,别桌的哥们令我们哥们不高兴时,酒瓶子一下就砸了过去,那桌一哥们的一只眼睛看着就飞了。这名不愿上学、执迷于混世的学生,说到他的这种生活,竟没有任何一种不适的情绪反应,简直就是理直气壮。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悲伤情绪,就不会有对自己生命、对他人生命的敬畏,就不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不会有人格的尊严。所以,情绪会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应该有的情绪一定要有,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好“度”。

二、理解情绪

一般地,我们看心理医生,主要是想要寻求一种好的自我感觉。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很少有因为自己“想法”不好来找我,多数来看病的人都是“感觉”不好。比如感觉到郁闷、纠结,心理有冲突等。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体验过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能够表达出来;有时候根本就表达不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绪在影响我们,反正感觉不舒服。因此,理解情绪很重要。依据认知行为理论(CBT原理),我们提出了情绪的“三因素模型”,所想—所感-所行。

(一)想法引起情绪

在理解情绪的过程中,要搞清楚几个情绪产生的关键要素,即:情景、时间、地点,都有谁在、发生了什么、感受如何、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生理、心理反应。场景8:明天要和领导一起去汇报工作,产生了担心情绪,担心地连觉都没睡好。为什么会担心?当事人恐怕第二天自己会表现不好,不能胜任要做的工作。通常人们在做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是很自然的。包括今天我坐在这里,面对众多的眼睛,感觉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也会紧张。因为我会考虑都来什么人?他们会喜欢我的讲座吗?如果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定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我就会在现场发抖;如果我这样调整自己的想法,我就能讲到这个水平,能听的听,听不了就走,正常的。那么,我的情绪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场景9:我帮同宿舍同学买了东西,同学在还这次买东西的钱的时候,我告诉他,上次的钱没有还呢。可是,同学说,已经还过了。由此,我产生了气愤、沮丧、自责的情绪。气愤的情绪好理解,想法在于,自己辛苦帮助同学买东西,分明是早应该还的钱没有还,仍然强词夺理地说,还了!着实令人气愤。明明是别人没有还他钱,为什么还要自责呢?想法在于:一是担心同学会觉得自己在钱上斤斤计较,很小人;二是觉得自己不会办事,当初应该早点让那位欠钱的同学还钱;三是觉得自己比别人笨,无法挽回令人气愤的局面。

由此可见,场景引起的这些情绪变化,与我们每个人对事情怎么看、怎么分析、怎么判断、怎么解释有很大的关系。

场景10:一年多以前,一位曾经就诊于数家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的患者,在做了系列检查后,被确诊为重症抑郁。我在与这位患者接触、观察一段时间后,认为他没有抑郁症。只是青少年成长中在人际交往、自尊等心理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是说某种不适的情境、事情产生令我们不舒服的情绪,根本上与我们对这种情境、事情的解释、认知密切相关。给同学买了东西,同学没还钱,觉得自己很糟糕。周末从家里带来零食发给大家,发完以后觉得自己不会说话,连个零食都不会发,我这人真是比别人差劲。类似的事情,他都会与情绪连在一起。这是由深层次的性格因素决定的。所以,对于这位被确诊为重症抑郁的青少年,我们要从性格层面,帮助他去成长,而不是作为抑郁症来治疗。

场景11:有时候,某人说了某句话,你听出了话外音,“话外音”产生的源头在于你的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也许经过你的思维已经把人家说的话,或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都给改变了,这时你自己还不知道。就是在整个场景中,你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放弃什么样的信息,与我们的认知过程或说想法是密切相关的。可见,引起我们情绪的根源是想法,它存在于情境与情绪中间。因此,调节情绪关键是要改变想法。

场景12:老同学10年聚会,很想去,可是找理由不去。为什么不去?紧张。紧张的情绪从哪里来?是想法带来的。想法是:我不会说话,都30好几了,一说话脸就红,多丢人。腿会发软,腿一软,想跟人家握手,扑通一下跪下了,你说多尴尬。通常来看病的患者并没有想到这些,只是觉得自己很没用,现在连老婆都看不起我,社会上没有朋友怎么办得了事。同学里有当局长的、当处长的,我真是一个没用的男人。感觉到很冲突,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场景13:教室里有这样一种场景,一名学生低头坐在角落,有焦虑的情绪。产生焦虑的想法在于:觉得别人看出我的眼神当中有恐惧。当我看他们的时候,他们都避开了。他可以给你举出太多的例子:某一次在班上刚看同学,同学就把脸转过去了。甚至到超市,我从二楼滚梯下来时,在上升的滚梯上,一位像我妈妈年纪大的女士看了我一眼,我刚看她的时候,她的眼睛就转过去了,随即头也转过去了。因为她看出我眼神里面有恐惧。这样,他哪也不能去。在不得不去上学的时候,就坐在那个角落里。在宿舍里面,一天都没有说话,没法呆,只想回家。感觉到郁闷。为什么会郁闷?他的一系列想法在告诉他,自己是一个惹人讨厌的人、不受欢迎的人、什么都不行的人。

所以,我们理解情绪的一个前提在于,情绪是由想法引起的,是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解释、假设、评价等。这些想法在不经意间时常地困扰着我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尤其明显地困扰着我们。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