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对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2)

迟福林:对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2)

三、改革的关键何在

我赞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去年,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对其中的一句话提出看法,建议对“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的提法作出修改。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具体反映在行政干预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1. 从地方层面看,增长主义政府倾向形成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干部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以做大GDP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上重化工业项目为突出特点、以资源配置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从许多地方的实践看,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行为。做大GDP总量很重要,问题是增长不能代替一切。增长主义政府很难解决现实利益关系失衡的矛盾和问题。在我看来,由于发展理念转变的滞后,由于现行财政税收体制、干部考核机制的制约,增长主义政府倾向不仅已经形成,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 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等政府自身利益的形成具有普遍性。垄断行业难改,就在于行业利益太突出了。比如铁道行业的改革,改变铁道行业政企不分的状况如此困难,既有历史原因,也有部门利益的因素在起作用。这次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即将出台的实施细则里将有所说明。本来,政府是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不应当有自身利益。但现实情况是,政府自身利益倾向问题确实比较突出。

3. 在经济生活领域里,应当坚持市场主导下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有限的发挥市场作用。这几年,有人在总结“中国模式”时不恰当地夸大了经济生活领域政府主导的特点。应当说,在改革之初,市场经济尚未形成、企业尚未成为市场主体的背景下,政府主导有其历史因素。问题在于,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生活领域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继续以行政控制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要理顺政府市场关系,更充分地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很困难。

可以说,关键问题是一个政府改革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有一句话,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攻坚的关键和重点”。现在看来,“十一五”规划的判断是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牵动改革全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四、改革的重点突破

某些重点改革不能再拖了,需要有所突破。有几件事很重要:

1. 收入分配改革不宜再拖。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收入分配改革明确提出来了,并提出了两个重要指标——两个“同步”。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利益关系失衡逐步突出的背景下,收入分配改革的问题既关系到经济转型,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一个牵动全局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这件事情再拖下去,恐怕对发展方式转变不利,对协调社会矛盾、社会利益关系不利。同时,在贫富差距比较突出的特定背景下,社会各方面对收入分配改革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项改革再拖下去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2. 垄断行业改革不宜再拖。这件事情再拖下去,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很多不利,也对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发展形成负面影响。

3. 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不宜再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这既要有行动计划,又要有实质性突破。国有经济从2005年开始,每年利润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现在国有经济的总量做大了。在公共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矛盾的特定阶段,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就是使之在解决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过去,国有经济在解决做大总量上有历史性贡献。今天,应当在解决公共产品短缺上充分发挥作用,如保障性住房等。国有资本的一部分应当进入到公益性领域,也就是对国有资本实行公益性和经营性分类为重点的战略性调整。这件事情,符合基本国情,符合社会公共需求,也符合国有经济的特性。

五、顶层设计

现在的改革确实到了面临着一个历史性选择的关键时期,顶层设计十分重要。目前,社会期盼政府拿出一个适合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式转变相一致的改革顶层设计。由此,能够重新激发社会对改革的热情,重新凝聚改革动力,重新形成基本的改革共识。

1. 改革要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大趋势。这对务实推进改革十分重要。例如,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例,我认为与20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年前的思路是权利过分集中,以党政分开为首要关键。今天,这仍然十分重要。但现实的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变化,公共需求发生变化,老百姓要求公共产品、公共财政、公共信息、公共参与、公共监督、公共治理等。需要依据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来务实地推进今天的全面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目前,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问题,确实需要顶层设计,包括司法体制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个理顺”,也是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思想。目前,社会各方面对十八大的改革顶层设计寄於厚望。

2. 改革的高层次协调突出出来。与改革顶层设计直接相关联的就是改革的协调。现在不是简单的恢复国家“体改委”。任何一项改革要严格界定在经济或社会领域都很困难。比如财产公开,收入分配改革的基础制度建设就是财产公开,恐怕单单界定为社会领域很难解决这件事情。所以,建立一个中央层面的高层次的、超脱于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构十分重要。由于部门利益、行业自身利益很普遍,要把改革协调纳入改革顶层设计同时考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今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20周年之际,在即将召开“十八大”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把改革提到一个重要位置,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反映了我国在历史转型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对改革的期望。有人说,现在改革的动力不足,改革的共识丧失。我的看法是,关键在于要改,只有在改革中才能形成改革的动力和共识。改革不能再光喊口号了,也不能再做碎片化的改革了。改革需要重点突破,改革需要务实行动,改革需要动真格。这样,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和谐建设等才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