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干出来的 不是统计出来的

文化产业是干出来的 不是统计出来的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图解文化体制改革”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网友问到:“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性支柱产业”。如何衡量它是否成为支柱产业?目前中国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怎么去达到?”

高书生表示,按照一般的说法,一个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的话,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5%。按照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全国GDP总量要达到55万亿。如果按照年均GDP增长9%的话,应该是62万亿。按照这样两个指标来算的话,到“十二五”末期,GDP总量就是60万亿左右,5%就是3万亿。实际上去年的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今年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又强调了这个目标,这次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了这个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也是需要我们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去实现的目标。为什么说要付出一个艰辛的努力?因为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1万亿,离2015年底要达到3万亿的目标,差距将近两万亿。在“十二五”时期,每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或超过4千亿,相当于2004年一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所以,这个目标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的目标。

高书生认为,这个目标也预示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这个潜力体现在哪呢?我们想用两种办法来做个推算。一种方式是,按照国内有关专家预测,根据我们国家现在人均GDP的水平,全国的文化消费总量应该在4万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统计,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08年营业收入总额是2.8万亿,如果按照年均20%的增速,到2010年底,应该是3.2万亿。这样的话,我们从4万亿的消费总量和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来算,缺口是8千亿。第二种推算的办法是,按照国外的惯例,当人均GDP达到5千美元以上的时候,文化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大约是在15%到18%。目前,城镇居民文化娱乐人均消费将近一千元,占居民消费的总量大概是7%到8%,要达到15%的话,要增加一倍,增加一倍就是一个人增加一千块钱,全国的城镇人口是6.7亿,也就是6700亿,如果加上农村的文化消费,也接近8千亿。从这样两个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也有信心去实现这样一个奋斗目标。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国家从2003年开始研究文化产业统计指标,2005年根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所以从2004年我们有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从2004年到2008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3.3%,2008年到2010年是24.2%,均高于同期GDP年均现价增长速度,特别是2008年到2010年,超过GDP年均增长速度将近一倍,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逆势上扬的一个统计支撑。

要实现这样一个奋斗目标,现在应该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是迅速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扩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保持在每年30%以上。第二,提高原创能力。目前原创不足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瓶颈,必须突破。要调动或者是激发全社会的原创活力,让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第三,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现在我们的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分散发展,这样一种状况。单个的文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很低,下一步要把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让文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第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要从过去作坊式的小生产方式转向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

高书生最后谈到,我特别赞赏一位从事统计工作的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文化产业是干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