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 (1918年1月19日〔2月1日〕)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 (1918年1月19日〔2月1日〕)

记录

1

列宁同志提出一个问题:要召开什么代表会议 [139]?他认为,应当向主张革命战争的人说清楚,因为从他们的插话里可以听出一种责难,说党内有一派人怀疑另一派人在和平问题上耍外交手腕;其实什么 外交手腕也没有,因为在关于停战的决定中已经完全公开地宣布,任何一方要结束停战,必须在开始军事行动的前7天发表声明。我们就是根据这一点来拖延和谈 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怎样通过这个决定的呢?是按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提案通过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是根据党团的决定作出的,而党团的决定又是根据 中央委员会的决定作出的。列宁认为,要使这些主张革命战争的同志改变观点,最好让他们到前线亲眼去看一看,这样他们就会相信进行战争是完全不可能的了。列 宁认为开代表会议之所以没有意义,还因为代表会议的决议对于中央委员会是没有约束力的;因此,为了取得党的确切指示,我们必须召开党的代表大会 [140],这是可能的。拖延和谈,我们能够继续组织联欢,而缔结和约,我们就能立即交换战俘,从而把一大批实际看到过我国革命的人遣送到德国去;他们受 到过革命的教育,在德国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诱发革命的工作。此外,列宁认为,要确凿地查明德国的情况,我们应派飞行员到柏林去,据飞行员说,这是完全能够 做到的。

2

列宁同志建议在议程中增加如下一项:布哈林对彼得格勒委员会的情况作实际的说明。

3

列宁同志提出一项明确的建议。他向那些主张召开代表会议的人指出,代表会议并不能解决业已形成的裂痕。党代表大会是必要的,代表会议只能收集必须记录在 案的党内意见。因此,列宁建议召开协商会议,把各种意见、各种观点都在会上提出来,同时每一个持有不同观点的派别可以有三人出席。这次协商会议应当制定出 协议。

4

列宁同志赞成两三天后召开协商会议,但不要印提纲,因为我们不能让这些提纲变成德国可以利用的东西。在协商会议召开以前不要决定关于代表会议的问题,但在不发表提纲的情况下把和平问题留到代表大会去解决,这是荒谬的。

5

列宁同志建议为即将离开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组织一次会议,但是不发任何书面文件。

6

列宁同志指出,在2月15日以前不能赶出党纲来,他建议:在1月20日召开协商会议,其成员是:(1)中央委员会;(2)明确提出不同意见的代表,即: 列宁、索柯里尼柯夫、布哈林、奥博连斯基、斯图科夫。如果斯米尔诺夫、奥博连斯基、斯图科夫和皮达可夫在论点上还有分歧,他们可以派两名代表,如果没有, 就派一名代表;(3)彼得格勒委员会由费尼格施泰因代表;(4)一名拉脱维亚人。

委托布哈林和洛莫夫同莫斯科派和皮达可夫进行磋商。任何一派都要提出自己的提纲。[141]

第1次和第6次发言载于1922年《列宁全集》俄文第1版第15卷;第2—5次发言载于1929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记录。1917年8月—1918年2月》一书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35卷第318—320页

【注释】

139]指“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尼·伊·布哈林、阿·洛莫夫(格·伊·奥波科夫)、恩·奥新斯基(瓦·瓦·奥博连斯基)等人于1918年1月15日(28日)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要求召开党的代表会议以讨论和决定和平问题的声明。——321。

[140]列宁关于召开代表大会的建议获得通过。中央委员会1918年1月19日(2月1日)会议原确定于2月20日召开代表大会,后来推迟到3月6日。——321。

[141]列宁关于召开和平问题各派代表协商会议的建议被通过。会议于1918年1月21日(2月3日)举行。关于这次会议,保存下来的只有与会者对有 关缔结和约的10个问题的表决记录。对“是否允许立即签订德国提出的兼并性的和约?”这一基本问题,同意的有5人:列宁、斯大林、马·康·穆拉诺夫、阿尔 乔姆(费·安·谢尔盖耶夫)和格·雅·索柯里尼柯夫;反对的有9人:阿·洛莫夫(格·伊·奥波科夫)、尼·尼·克列斯廷斯基、安·谢·布勃诺夫、斯·维· 柯秀尔、恩·奥新斯基(瓦·瓦·奥博连斯基)、英·尼·斯图科夫、叶·阿·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亚·彼·斯蓬德和雅·亨·费尼格施泰因。格·叶·季诺维也 夫、尼·伊·布哈林和莫·索·乌里茨基在表决前离开了会议。——323。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