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复苏积蓄力量

为全面复苏积蓄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的走势备受海内外关注。当前,我国经济究竟处于什么阶段,下一步需要做哪些工作,政策上又应该有哪些考虑?日前,经济学家、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谈了他对这一系列热点话题的看法。

经济“关键期”谨防三倾向

宏观调控由救急、救市转向结构性问题“调理期”

人民日报:统计数据引争议 面对质疑如何分析

投资充当“急先锋” 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转折性变化

张承惠:宏观经济政策步入稳定和观察期

我们正处在应对危机的第二个阶段

去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从第四季度起,金融危机蔓延开来,全球经济明显下滑,中国经济也未能幸免。

“从应对金融危机的进程看,中国经济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刘树成告诉记者。去年7月至今年2月,是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的阶段;今年3月开始进入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积蓄力量,中国经济有望逐步全面复苏。

刘树成认为,当前部分行业、部分指标开始回升,同时也有部分行业、部分指标仍在下滑。只有当大部分行业、大部分指标回升时,才算是真正进入全面复苏阶段。

通过几幅图表,刘树成向记者分析了去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运行状态。“工业生产是经济运行中受危机影响较大的指标。”刘树成介绍说,去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基本保持在常年正常水平。6月份后开始一路下滑,今年1至2月份的增速,比去年6月下滑了12.2个百分点。3月份起,工业生产虽略有波动,但总体处于回升态势。

“工业的急速下滑主要是受到出口影响,目前的回升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消费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刘树成分析说。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看,去年12月降到下半年的最低点。今年起,在政府投资的拉动下,投资需求持续快速回升。从消费来看,增速下滑稍滞后于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9月开始下滑,今年2月降到最低点,随后开始逐渐回升。

刘树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最初一段时期,经济下滑来势迅猛。为此,国家出手快、出拳重,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当前,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最重要的是迅速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随着这些措施的继续落实,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回升的态势应该能够保持。

“从上述经济指标看,刚刚企稳回升了3个月,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刘树成认为,当前工业生产回升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投资,民间投资还没有跟进;与出口密切相关的行业还没有回升或回升不高;另外,财政收入困难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善。

稳住神后需要为经济复苏做准备

“金融危机到来时,一开始大家都蒙了,经济下滑的势头也是这些年没有过的。”刘树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稳住了神,但基础还不够稳固。下一步,需要继续稳住速度,为经济增长打牢基础;同时,又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做准备,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

刘树成表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外延扩张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当前,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刘树成认为,科技创新不光是中央政府的事,不能光指望政府的优惠政策,各地方、各部门和各企业都需要关注创新。创新也不仅仅是开发新产品或产品的新特性,也包括推行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的市场,掌握新的原料,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刘树成说,大的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大的科技创新,当前要注意培育新的产业。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美国抓住了IT产业。当时,认为生物产业会接替IT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但后来是房地产业支撑美国经济又一轮发展。这次,大家看好新能源,一是新能源本身,二是与之相关的产业,比如节能汽车、节能建筑等。

“现在,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好时机,既有利于经济企稳回升,又有利于推动全面复苏。”刘树成说,美欧正从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复苏出路。针对金融危机,美国把新能源作为创新产业的火车头,其中汽车又是新能源战略中的重点。三大汽车公司是美国经济的象征,目前美国政府已让两大公司申请破产,目的是借助政府和市场倒逼机制的双重力量,使汽车产业轻装上阵,尽快“新生”。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当前还有很多困难。“我们要一面保增长,一面调结构,为经济全面复苏积蓄力量并寻找方向。”刘树成说。

让经济回升具有更可持续的动力

“政府主导下的回升,往往是不可持续的。上一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矛盾、弊病,要防止在这一轮再次出现。”刘树成提醒说。

面对外需的萎缩,我国政府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刘树成认为,当前内需并不稳固,特别需要进一步刺激民间投资。政府的项目、资金下去以后,如果没有把民间投资、社会投资带动起来,效果就会减弱。同时,出口行业增长还没有跟上来,在新购买力高峰到来之前,过剩部门也面临短期需求不足的麻烦。

“扩大内需,目前主要是扩大投资需求,而启动国内消费还需要加力。”刘树成认为,启动消费最根本的是提高居民收入,否则消费不可能有持久的上升动力。近年来,投资率处于高位,进出口上升较多,而消费率一直下降。推动税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目前是个好时机。

全面复苏的动力在哪里?刘树成认为,一是创新型的产业,二是房地产业。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预计到2020年房地产仍将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要让房地产业继续成为支柱产业,需要解决房价与居民收入比的问题,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上世纪90年代积累起的购买力,上一轮经济周期中已基本释放,当前居民需要积蓄新的购买力。

“只有全面复苏,才能提高收入;而只有提高收入,才能推动进一步增长。”刘树成表示,由政府投资带动转向民间投资、社会投资跟进以及居民消费的跟进,关系到企稳回升的持久性。

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刘树成认为,各地不应片面追求增速,但也要保持一定增速,因为城市化进程需要一定的速度。“8%以下解决不了就业问题,10%以上又可能造成通货膨胀,要把握合理区间,8%至9%好一些。”

刘树成认为,我国经济刚进入企稳回升阶段,现行的财政、货币政策都还需要继续坚持。同时,需要考虑国内外形势变化,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把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结合起来,既为稳住经济打牢基础,又为全面复苏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