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本周美元汇率加大调节力度,美元指数继续走向14个月新低,呈现74.903水平,尤其是兑欧元汇率突破1.50美元关口,欧元达到15个月高位,一周指标从1.49美元跃上1.50美元,进而形成美元指标新的突破。同时欧元上涨的动力组合来自英镑的辅助作用明显,一周英镑价格从1.63美元上升到1.66美元,一天之内的价格上涨达到1.5%,美元指数变化的外部因素从日元转向英镑,美元指数组合拳不断变化。另一个形成美元指数下挫的是瑞郎,价格接近1.0瑞郎。其他货币则随从调整,但波动有限,维持稳定突出,如日元汇率稳定在90日元,并有91日元的贬值出现;澳元汇率稳定在0.92-0.93美元水平,加元汇率反复在1.02-1.04加元,新西兰元汇率稳定在0.75-0.76美元。
外汇市场价格变数,尤其是美元指数的变化受到舆论的影响突出。一方面是欧元价格敏感点扩大,价格底限和心理紧张导致美元挑战欧元价位指标成功,欧元价格难以承受刺激美元顺势推进。另一方面是加息预期的观望,提升一些货币未来预期,汇率信心给与美元调节理由,美元顺势推进贬值策略具有充分的国际因素辅助。
1、欧元心理底限促成美元贬值加快。今年3月以来欧元升值15%,欧元区面对欧元升至开始担心经济复苏受阻,汇率上升使欧洲面对空前压力。法国明确表示欧元迅速升值对于欧洲经济复苏构成威胁,欧洲已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强势货币。法国总统萨科齐的顾问表示,欧元兑美元触及1.50美元对欧洲的产业和经济来说是一场灾难。法国财政部长也认为,欧洲无法容忍为中美之间这种失衡的关系买单,强烈重申希望有一个强势的美元。巴黎大学教授表示,欧元现有汇率比其购买力水平高出40%,这也是为什么标致和雷诺汽车公司自2004年以来已经向东欧转移了10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空客公司正在将工厂开往海外,目前的汇率对于以欧元计算成本的企业来说非常困难,呼吁货币管理部门重视这一情况。意大利政府对于出口下滑保持沉默,大耨元汇率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德国正在经受强势货币带来的困难,欧元兑美元汇率1.45是德国出口的危险点。为此,欧元价格被挑战1.50美元,背后的底线是欧洲告诉美国的价格基础。美欧货币竞争的焦点在于杀伤力、破坏性和竞争性。美元运用自己的优势制度、有利局面和主见价格控制欧元走势,选择有利于自己和战胜欧元心理价位,实施美元霸权维持战略和价格策略。
伴随美元贬值的加剧,更多国家货币开始考虑货币对策,有些国家对应自己货币贬值策略,如巴西加入干预汇率行列的国家,瑞士干预本国货币汇率以防止通货紧缩,加拿大和新西兰也开始唱衰各自的货币,英国和瑞典则选择了隐性贬值,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都在买进美元以阻止本国货币升值。货币竞争的主线贬值意愿带来普遍趋势性贬值局面,美元贬值在全面实施价格战与金融战的较量,保护美元根基和主导地位,而其它货币也意识到货币价格对自己经济利益和金融对策的重要性,汇率博弈愈加复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