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

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

我们现在的干部,青黄不接的情况很严重。差不多每天都有老干部死亡的报告。北京的,外地的,开追悼会,要送花圈,往往一 天几起。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现在各部也好,下面机关也好,开会的时候,部长、副部长,正手、副手,坐了一大桌,但真正能做工作的,只有三几个 人。这种状况再不能继续。

要提拔年轻干部,这个问题提出来很久了。我念的这个文件[229]是这样形成的:五月八日,我在杭州休息的时候,想 到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就写了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意见,回来送了一份给胡耀邦[230]同志,一份给小平[192]同志。小平同志说,老干部方面的问题还没有 处理得好。所以,接下来,六月八日,我和中央组织部、总政治部一共六七个同志,开了一次座谈会,写了那么个纪要[231]。

现在,我讲一讲关于提拔中青年干部和做好老干部离休退休工作的问题。在这个文件里头意思都有了,再着重地讲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干部青黄不接的状况是客观存在。老干部带病工作的,或者病倒病死的,一天一天增加。在我们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继续不清醒,拖下去,我看许 多老干部都要拖死,这对党不利。老干部现在这个年龄,得了重病,说死就死,快得很。有许多同志讲,我身体很好,可以坚持八小时工作。说得好厉害,但是真正 坚持八小时工作,坚持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三个礼拜还可以,要再坚持下去就不行了。许多老同志面孔看起来蛮红,胖胖的,但身体里头的机构、零件老化了。我 看,现在老干部对于提拔中青年干部还不是很清醒,不是感到很紧迫。如果到倒下来的时候,被迫地提拔一些不理想的人到领导工作岗位上来,这对我们党是很不利 的。我们不应该做这种选择。我们要做另外一种选择,就是立即主动地提拔培养大批中青年干部。党必须这样做。有些老干部,他不讲完全不要中青年干部,但是脑 子不那么清醒。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提拔中青年干部的问题,会有争论,会有怀疑。为什么说了那么久,提不上来?总有原因嘛。我看,提五十岁左 右的人,现在可能争论少一些。我只说“可能争论少一些”,并不是说没有争论。我看了国务院部长的名单,电力工业部的部长叫李鹏[232],在延安是个小孩 子,李硕勋[233]的儿子,后来到苏联学习,是学电的,回来以后在小丰满[234]工作,我参观小丰满的时候还看见过一次。中央组织部第一次提出来的名 单里头不是李鹏,到第二次,名单变了,是李鹏。这件事情刘澜波[235]同志是力争的,说一定要提李鹏。为什么呢?他年纪轻,而且搞电是内行。刘澜波同志 还跟我打了招呼,要我注意一下。就像这样的人,五十二岁,专门学电的,解放以后在电力部门工作了二十几年,还有争论!所以,我说,提五十岁左右的人可能争 论少些,但不是没有争论,会有争论。

提四十岁左右的人,争论、怀疑会很多,说“太嫩”了。所谓“太嫩”,就是资格不老。现在我们提了四十岁左 右当部长的,还只有郝建秀[236]一个。她是五十年代的劳动模范,今年四十五岁,专门进学校学了一下。但是,可惜,这样的干部还只提了一个。所以,你们 看,提四十岁左右的人争论是会很多的。

要提四十岁以下的人,那怀疑、争论会更多。为什么文件里头特别写提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么一句?因为他们年 富力强。五中全会[227]产生书记处,美国的一个新闻记者叫罗德里克的说,这个领导班子力强,年还不富。因为离七十岁,离八十岁,时间很少了。我在《参 考要闻》上看到,美国卡特[237]政府一个什么办公室的主任,只有三十二岁;里根[238]政府也是一个什么办公室主任,四十岁。外国人一定比我们聪 明,我们中国人一定笨一点吗?并不是这样。所以,我这里写还要提四十岁以下的干部。而且从总数上来说,比如提一万人,其中大多数,百分之七十以上,应该是 四十岁左右、四十岁以下的人。提四十岁以下中青年干部的理由:第一条,是年富力强。第二条,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现在没有经验,我们可以慢慢地培养,经过 三年、五年、十年,有意识地培养,选出好的人。第三条,四十岁以下的人中间有人才。我看到好几个材料,在跟外国人谈判中,驳外国人,说你的东西不行,哪个 地方不对,大体上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干部。可见,我们有人才。第四条,只有四十岁以下的人,才了解“文化大革命”初期青年人当时的表现。现在问我们这些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讲的绝大多数“红卫兵小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我们都不晓得,只知道聂元梓[239],只知道蒯大富[240],但是他们 下面的第二把手、第三把手、第四把手,我们不知道。只有什么人知道呢?只有那个时候也是“红卫兵”的人知道。“保守派”、“逍遥派”也知道那些给我们老干 部搞“喷气式”的人。现在提干部,摆到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大革命”中间的一些年轻人,我们不了解。现在不要说三十岁以下、四十岁以下的人,就 是四十五岁、五十多岁的人,我也不很清楚。我还当过组织部长,但是我知道的那些干部都是六十出头了。现在的第一把手,绝大部分的部长和省委第一书记,都是 六十出头了。

第三,台阶论还是对的。这是小平同志讲的,台阶,一级一级上来,这是必要的。一定要按级提拔。我写的一些办法也是按级提拔。但 是,也可以越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只能是少数。我看按台阶的办法上台的人,他的基础巩固扎实,本领全面。我听说,宋任穷[241]同志开了一个省市委书记 的电话会议,有的地方采取这样的办法,把大学毕业生放到公社里头去做一个时期工作,慢慢地再抽回来,以后到县委,以后再到地委,以后再到省委,一级一级 来。我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第四,闹派性的骨干分子,打砸抢的分子,一个也不能提到领导岗位上来。我说一个也不能。但是,可以给他一般的 工作做。同志们,对于这些人,不要只看他们现在一时表现好。现在这些人大概表现是“蛮好”,他要爬上来,现在只能表现好,因为老家伙还在。但是,到了气候 适宜的时候,党内有什么风浪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变成为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的分子。有一个,有两个,就可以串连,兴风作浪。他们说,没有把这些老家伙整倒、 整死,现在还在台上,当时整死就好了。当时闹派性的、“造反”的人很多,许多是随大流的,但里头的骨干分子不能提到领导岗位上来,一个也不能提拔,手不能 软了。因为时局变化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变成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的分子。什么时候气候适宜呢?我们这些人都见马克思去了,胡耀邦同志他们也见马克思去了,那 个时候,在座的人大概追悼会开得差不多了。王洪文[242]讲什么?(邓小平同志插话:一九七五年他到上海、杭州,第一句话就说,十年后再看。这句话可触 动了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所以,对这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但是可以给他们一般的工作,给饭吃嘛。

第五,培养执笔的、写 文章的中青年,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特别谨慎。一是必须培养能写文章的人,党内没有能写文章的人不行;二是必须培养既能写,又有德,德才兼备的人。至 于说专业写作的人,他专门搞这一行的,那只占培养中青年干部中间很少的一个数量。我们党第一个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43]是胡乔木[244]同志协助毛 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起草的,第二个决议也是由他执笔的。找胡乔木这样的人不容易。拿笔杆子的人,能写文章的人,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第六, 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要成千上万,几千,一万,两万。这次在杭州我跟胡耀邦同志讲过,至少一万个。为什么要成千上万?一条理由,二十几个省区 市,加上中央各部委,提一两百个人够用吗?不够用。成千上万,这是工作的需要。再一条理由,只有成千上万地提拔经过选择的好的中青年干部,才能使我们的干 部交接班稳定地进行。还有一条理由,只有成千上万,才能使兴风作浪的分子搞不起大乱子。成千上万的好干部坐镇在那里,只有几个人在那里捣乱,搞不了大乱 子。

第七,组织部要专门设一个管理中青年干部的机构。这个机构十分重要。各级组织部门里,中央也好,省区市也好,地县也好,都要有管理中青年 干部的机构。什么人带头呢?还要六十岁上下的人带头,工作人员必须是党性好的中青年干部,他们要熟悉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的经历和底细。现在把整死彭老总 [245]的人查出来了,但是到他工作的那个机关一查,问这个人历史怎么样,那个机关答复不知道。所以,设立管理中青年干部的机构十分重要。

第八,组织部门里头应该有专门管理科技干部的机构。这个机构怎么组织,怎么工作,必须专门研究以后再成立。要有科技干部的档案。

第九,老干部离休、退休的工作必须做好。要使人心安定。准备在这方面花一点钱。有的地方可以搞干部休养所;有的地方,干部离休、退休以后,要有个文化娱 乐的地方;有些老干部离休以后医药费困难,国家可以花一点钱。不管怎么样,这些钱我们花得起,一年几个亿就够了。中央组织部讲,老干部工资还是照拿,一个 人一年还要多花二三百块钱,主要是医药费、交通费、书报费、娱乐费。再多花一点也可以,就是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当然,不只是钱的问题,还要有思想工作。有 许多是可以不花钱的,看戏坐头排,开会上主席台,并不要花钱。

我这里主要讲的是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老干部离休、退休的问题只讲了一条。

*这是陈云同志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出处:陈云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本文关键词: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