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调整为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结构调整为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01-14 12:16

各位上午好,很高兴就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家做一个交流。有人说经济学家没有乐观主义者,一天到晚分析问题。中国回顾过去20年经济增长时有这么一个事情,“年年困难年年过,年年过的都不错,关键在工作”。为什么年年过的都不错呢?是中国经济大势所决定的,所以说既要看到问题,也不至于这么悲观。

当前世界经济出了什么问题?我想用通俗的话来概括,“美国人太贪婪,欧洲人太懒惰,中国人太辛苦”,这就是世界经济格局,美国人太贪婪,他的实体经济增长缓慢,制造业在下降,在全世界称霸,同时打两场战争。国内财税出现和GDP1.3万亿,老百姓信用透支,外贸进出口巨额利差,经济学上讲就是超分配,因此奥巴马上台以后,他的战略叫“收缩”。欧洲人太懒惰了,他的高福利政策,社会民主党人高福利政策很难继续下去,又不敢说,又想维持高福利,虽然有欧元,有中央统一的中央银行,但是没有统一的财政。实际上一些国家在持欧洲中央银行,持欧洲大锅饭。我曾经到希腊去,为什么要下来,去看爱琴海悠然自得,政治家为了竞选不负责任,就开空头支票,或者扩大财政赤字,就带来所谓欧洲五国主权债务危机。

所以,欧洲人太懒惰怎么办,调整社会民主党人政策,削减福利,多干点活,少享受一点。中国人太辛苦,还有一个经济增长问题。前几天参加一个会,比如昆山是中国第一大县,去年GDP总量是2400亿,财政收入全口径600亿,但是昆山人口是72万人,这是户籍人口,如果按照户籍人口人均GDP是33.3万,是中国第一,超过上海和北京。

北京去年是1300亿,人均GDP只有10万,那是昆山的3.3分之一,是北京的3.3倍。但是昆山城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去年是3.5万,昨天我看有一个报道,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3.29万,仅低于昆山。但是,昆山的GDP是北京的3.3倍,那这个国民收入到哪去了?有这么一个顺口溜,昆山结构税收交给中央,利润给台商,工资发给老乡。他本地财政200亿,交给中央财政400亿万,因为他是一个制造业为主,增值税75%,所以税收交给了中央,为全国做了贡献。利润留给台商,核心零部件从台湾采购,整个利润是台商的,然后再出口,也是由台商控制,在这个国民收入分配中间,当地所能得到的仍然是小头。工资发给老乡,在这打工都是苏北姑娘在流水线上,当地老百姓不会在那里干活,这就是一个产业结构,反映中国产业结构在全世界体系当中地位,就决定了中国人为什么太辛苦。

实际上可以看日本17到20年,我去过几次,观察和研究认为日本是没有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他的人口是在下降,技术是在进步的,消费也是在减少,得到福利是增加的,实际上是没有增长的发展。我们分析的同时需要做一些比较,需要研究经济现象背后一些到底什么原因。现在“十二五”规划提出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为什么要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

我们认为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是一个主动人的,其他都是从动人。这种主动人地位决定了在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是由结构决定的,市场供给关系,生产要素配给,国际贸易和产业竞争力,实际上是有国家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前年我们消耗32.5亿吨标准煤,日本只有中国能耗21%,德国只有中国总能耗18%,但是创造的GDP,日本仅算国内略低于中国,加上海外不一定低于中国,德国也是这样,有6亿吨标准煤,不到中国能源消耗五分之一,但是我们前面刚超过德国出口规模,结构也决定一个国家的效率。

这种结构效果是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及其积累形成的。实际上是过去劳动对现在劳动的一种支配,一旦形成就有刚性和惯性,这时候对后期社会在生产,实际上起着支配作用。因此结构调整讲了30年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他比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更加困难。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短期的,结构调整目的也是调整物与物的关系,同时也会导致前期稳定资产投资承诺,以及导致社会不同利益主题的一个关系。在调整中有企业国产,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失,同时结构调整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也会带来变化。

因此,结构调整在整个经济发展空间这样一种作用和地位,所以说“十二五”规划提出来,要以结构调整作为主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我们认为经济结构调整中间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的认识,回答和把握。第一个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个虚拟经济大家都羡慕,过去羡慕美国虚拟经济创新,现在国际教训告诉我们美国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实体经济不足。所以,从美国金融危机教训中间,我们必须在现阶段,必须坚持扎扎实实发展实体经济。前两个月出现所谓“占领华尔街行动”,是近代资本主义早已出现,一边是财富积累,一边是贫困积累社会矛盾在当代的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仍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今,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表现。

欧洲出现的问题,在完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工业化之后,顺应资本扩大再发展方向究竟向何处去?是继续提升制造业,还是转向炒房地产,还是炒钱,放高利贷。实际上,到底还干不干实体经济了。我到浙江看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有1万多人做衣服,一年盈利15亿,100多人的团队,在浙江和全国各地做房地产盈利也是15个亿,20多个人做资本市场盈利超过了15个亿。既然这样,我凭什么还要做衣服,我去做房地产,之后做资本市场好了。作为一个企业每一个生产决策,但是一个国家如果这么决策,你拿什么去炒,实体经济都不做了。实际上中国现在也面临着这么一个转折,剩余资本到底干什么,前两次国务会议也强调资本与金融必须要向实体经济倾斜,扎扎实实做好实体经济。

那么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有一个例外,或者说德国叫独善其身。他的经济增长,出口,财政经营状况在发达国家都是表现相当出色。为什么出现这么一个状况,德国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能够例外。归纳了10个原因,1、德国人认真、严谨精细的文化传统;2、社会市场经济模式;3、发展先进制造业基础;4、有效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结合,而不像中国垄断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两个;5、小企业真正扎扎实实支持政策;6、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我们现在产业工人队伍基本上建立在农民工的基础上。7、相对和谐的劳资关系,没有这么大分配差距,德国奔驰公司兼并了美国格莱斯勒。我曾经到日本丰田和新日铁最高社长和工人差距是3倍,工人4千美元,社长也就1200美元,合理劳资关系使工人能够过体面的生活,才有更高的产业队伍。

8、以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导,出口一辆奔驰车和中国出口一量吉利车消费物理量是差不多,但奔驰车出口价格是4万美元,吉利出口价格就几千美元。那就是说,这种附加价值,品牌完全不一样。美国人想压欧元贬值,但是给德国带来提高他的出口竞争力好处;9、欧元贬值。

最后一点,德国人在打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争当中采取相对超然战略,不像英国作为美国跟屁虫跟的那么紧,这些因就造成德国在整个西方国家,发达国家中间一枝独秀,也表现相当出色,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服务经济,和一产业关系问题。我们总羡慕美国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现在美国第三产业比重也超过75%,是我们国家将来要向着这样一个一个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发展阶段不一样,美国制造业2010年是1.7亿美元,中国按照汇率制造业增加值比美国高出将近8千美元。在这个问题上,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服务经济不可能脱离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而独立发展,皮之不存,毛之焉复。服务经济发展取决于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高低,在第一二产业投入产出率较高情况下,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口和家庭才有更高收入和购买能力去购买服务业提供服务,而国家政府才有更多财政收入来增加对社会事业支持,购买,第三产业服务。

所以,首先美国第三产业发达首先是以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有关系。2、服务业发展取决于城市化程度,过去30年我们服务业增长和城镇化基本上是两条平行线一致的。第三社会化分工程度,当广大农村仍然在保持自给自足的时候,3、产业必然受到制约。大家在家里和面,蒸馒头,上海出现毒馒头事件之后,大家不去买馒头,买面包,就没有商品交换,就没有利润。为什么中国劳动越少,粮食反而增收,尽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粮食仍然得到增产,该割麦子的时候有大型收割机就替代了年轻劳动力,包括撒农药等等。

所以,中国农药发展也是与现代产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和社会分工社会化结构息息相关。

4、取决于政府政策,有一个天然气文件,有一个领导说我们现在这种城市管理八个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什么意思?我们城市接管既要活力,又要秩序,也要活力。不能为了秩序,为了清洁而不要活力。我们前面看一看世界上几乎有三分之二就业人口是地摊经济,中国可能没有这么大,地摊经济已经被城管整顿了,但是城市监管和适应城市活力也是相关的,既要秩序也要活力,必须做到这两者统一。所以,服务经济发展,不是说你号召说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就一定能够提高,是有规律的。

第四,生产集中化与民营资本进入,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市场要走向优势企业,生产优势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地区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前面发言嘉宾也讲到,我们浙江,广东,江苏,几个省GDP占了全国42.75%。实际上,如果在加上其他沿海省份,我们沿海地区GDP,创造GDP占全国总量65%以上。在国际经济地位虽然有一个基本规律,全世界67%以上,在离海岸线不到100公里产生的,美国是这样,日本是这样,其他沿海国家都是这样,中国实际上也是这样,65%GDP还是沿海地区创造的。

那就是说,在市场竞争加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必然向沿海地区集中,这是一个集中,向大企业集中结果,就抬高了门槛,民营经济要想进入这些行业,究竟是商业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还是生产关系迁就落后生产力。那么,民营资本要进入这些领域,既要国家网开一面,股权多元化,同时民营资本自身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调整,不然的话中国经济结构就会像民国时期一样,一方面是国家垄断资本,另外一方面是买卖资本,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现在又到了这样一个地步,民营经济深知自己没有生产关系调整必然在夹缝中生存。第一,能不能从家族独资形态转向资本多元化和社会化,这样才能解决单个私人资本不足的矛盾,以适应基础产业由技术构成所决定资本有机构撑篙的关系。第二个转变,资本多元化以后,要另请高明,要实现委托代理制。第三,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第四个关系是劳动民营产业与技术民营产业关系,中国现在必须是高也出低也就。日本,韩国在产业升级的时候,包括中国台湾产业升级的时候就高不就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东南亚之所以出现金融危机本身问题高不成低不就,高的干不了,低的不愿意干。

那么,南欧一些国家也是这样,大多数国家都是比较贸易理论,100,200年之后,老是坚持这些理论,最后高的干不成,低的没有竞争力,所谓西班牙要烧中国人的鞋子,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问题。因此,中国在现阶段,必须要形成高也成,低也就的产业结构,高的方面必须有所作为,我们大飞机能够自己造,我几十万件衬衫买一个大飞机,2020年能够商业化,投入运行,10年之后,中国劳动力出口产品在下降,当然在现阶段也不可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必须要坚持。

第六是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的关系,我们地方政府到去年年底债务规模9万亿,主要应用于正式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一部分保障房,在加上一部分民生工程,包括教育,卫生等建设。这种债务规模,国外认为会出现中国所谓次贷危机,主要担心地方政府债务,主要2008年之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加快形成的。因此从现在起,中央已经意识到发现了这个问题,1、地方债务必须要纳入财务预算,2、加强监管,另外地方政府不要指望卖土地来还钱。

我们去年土地一共2万9千亿进帐,成本1万6千亿,现在控制土地,地方政府要想依靠借债,大规模搞城市基础建设,甚至在做一些高速公路,甚至每一个地区市都是通高铁,完全是盲目,没有必要,必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来调整更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最后一个是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我想要扣一个帽子,这种房地产政策调控,实际上是践行三个代表与否的试金石。你究竟是代表少数利益集团,还是代表广大老百姓的利益,究竟代表先后生产力还是落后生产力,是代表先进文化还是落后文化。房地产这样一种泡沫和价格盲目上涨,代表了少数集团利益,不代表老百姓利益,大家都去搞房地产之后,谁去搞技术创新,那剩余资本谁去搞创新,这个国家的生产力还能进步吗?房地产代表一种城市文化,谁也不想辛苦劳动,都想一夜暴富。

所以,房地产在一定意义上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觉得首先房地产干什么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首先要满足社会必要劳动,其次才是投资工具。房地产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当大家都成为房奴,每个月现金量用来支付银行贷款,必须压缩对其他商品购买,那其他行业还发不发展了。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协调,怎么去协调,你需求购买力都成为房奴之后,不能多买衣服,买化妆品,甚至小孩子支出,下餐馆,应该把房地产价格降到全世界平均利润率8%左右,超过这个就是暴利,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