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  关于发展北京总部经济意义及理论依据

赵弘 关于发展北京总部经济意义及理论依据

9月12日-13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高成长企业与金融市场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全程图文直播此次会议。9月13日的各专场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以下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赵弘先生在论坛上的发言。

赵弘:各位来宾上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们把我们科技组研究个成果在这儿给的各位来宾做一个同表,通报的内容是这个几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北京总部经济已初现端倪。根据我们科技最近的研究成果,截至2001年末,世界500强中的32家企业以总公司名义在中国大陆开办了各级代表处,办事处、实物所、中国总公司等,501家,其中北京293家占总数的58%。在上海的是180家,占36%,在其他地方如天津、广州、深圳、西安等等加在一起是28家,占26%,这是第一组数据。第二组数据我们可以看一下,外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是120家,各种办公室有1000多家,大家注意到我们最近丰台科技园区在二期开发当中打造出总部基地的理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有几十家总部和丰台园区签订了入住的协议,可以说丰台科技园区是第一家真正以自己的行动实现总部经济理论的一个科技园区,第三个看到我们所在的地区是CBD,是跨公司总部,外层集团总部非常密集的区域。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现,在企业层面上,实践走在前面,实际上我在企业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联想集团真正的生产基地并不再北京,实际上在广州,再比如中友股份,这个公司设立的开始就把总部和基地分离,总部在北京,基地在河北和内蒙。再比如说京九集团凭借自己的销售渠道营造一个品牌叫京九,他的关东厂是五粮液酒厂,关东厂很多在外地,是通过并购的方式,比如说微软公司,比如说北京白菊集团生产基地移在了北京,其中的原因一是地价比较高,二是劳动力成本比较高,我们看到,总部经济是我们对一些新的经济现象的一个新的理论的概括和认识。

第二个问题,总部经济的内涵和效应。什么叫总部经济?我查遍了整个文献,从国际到过得还没有任何一个文章和著作,谈到总部经济以及给出的定义。我们经过研究,第一次是这样定义的,是需要和学界的一种讨论的我们认为总部经济是指某一个区域因为某些特有的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在本地聚集,通过各种形式按该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这个定义反复斟酌,目前定义在这个水平,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在总部经济当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域的优势,市场辐射力比较强,国际化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要素,在价值链分工当中战局高端定位,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补偿地价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区域的经济总量。以总部经济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经过研究以后,认为至少有5种效应:

第一个效应,就是税收供应效应,一个总部在这儿,结算中心一般就在总部,无论是通过什么形势,有一部分税收是上交在总部所在地,有企业的税收的贡献。

第二的效应,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因为这些员工工资非常高,一般都在几千上肢上万或者更多,个人所得税也是当地一笔不小的税收来源,产业效应,一个总部,特别是一个制造业总部入住一个区域,与他相配套的各种服务业即是需求也是条件的比如说传媒,比如说公关、律师等增值性的服务业不断发展,这样的区域能够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

第三个效应,效应是消费带动效应,一个总部各种生物活动,它的研发活动,要有很多的投入,他的交通、通讯以及其他的各种消费在这个区域来实现,同时这个公司的总部高级白领阶层他们消费也在这个地区实现,而且这个消费是比一般人的消费高得多,他们的旅游、健身、娱乐,以及子女的教育碰讯等等,这个消费对地区的发展也是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效应,就业乘数效应。商务服务产生的就业与生活服务产生的就业。一个地区的服务不仅带动就业,而且与整个经济的繁荣,其他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住宅、物业、绿化等等这方面的服务也需要,这样产生了新的就业,我们叫做就业成熟效应。

第五个效应,是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地区总部越密集,说明这个城市的生活比较优越,而且这个城市总部越来,会带来城市的文化的多元和融合,能够使得整个城市的开放度更高,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各种条件更趋完善,也就是说这个城市更快地融入国际化的大城市中,所以对城市的的提升是有很积极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我们先在理论上对总部经济做一些分析,第一点分析,我们认为总部经济是企业内部的价值量,对区域分布形势的表现,我们知道不同的区域要素是不同的,取得这些的要素的可能性和成本也是不同的,我们知道北京科技人才非常密集这样的资源优势是其他一些趋势很难取得,如果取得,花出的成本将会更高。我们企业就可以利用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其他区域可能有其他的优势,比如说资源优势,比如说人力成本比较低,土地成本比较低这样的优势,我们企业可以利用不同的趋势资源的不同的优势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经过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就能够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企业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组织创新、就实现了在空间上的分离,要素重新组合、重新聚集,这样形成了总部在一个相对来讲城市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而把他们的加工基地放在周边地区,以这种空间来布局格局。第二点分析,就是地租,级差地租是总部经济产生的内在动力,一个企业的地价和资金如果在整个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时候,这个企业就要考虑把这个生产基地放在什么位置。在一些中心城市,因为地价比较贵,如果一个企业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支出的时候,就会考虑把企业的生产基地外迁,这种作用机制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计划效应,一是扩散效应,计划效应是一部分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部分向CBD移 动,然后通过扩散效应战地面积大,而收益不高的企业或者企业的不同的部门就会排挤出去,会离开地价格性较的地区,这样就会形成总部经济的布局格局。第三点分析,我们从中心外围理论进行分析,中心外围理论最早是由“弗利德曼”提出的,他认为这个地区的发展不可能是均衡的,他要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或者历史的传统把这个区域首先发展起来,要素不断向这个地方聚集,其结果使这个地区的成本相对提高,而把不适应的地区排挤出去,这个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我们把这个方法应用在总部经济当中。市区之外的或者更远的地区可能是外围,按照这种关系就会形成中心区域和中心区域外合作分工的关系。在中心区域里,一般能够更多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形成这样的资源优势,而在外围由于地价,劳动力成本等等优势,以及资本比较馥郁的优势,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加工基地,中区域可能取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外部区域可以取得稳定的收益。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