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灰色权力地带不除 市场公平难立(2)

汪玉凯:灰色权力地带不除 市场公平难立(2)

二、灰色权力的危害

灰色权力以及灰色权力地带,是中国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怪胎,也是依附在中国市场经济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其能量、危害不可低估。

第一,灰色权力以及灰色权力地带,直接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发挥。我们知道,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利现象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扭曲着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则、过程和整体格局,影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正常发挥。这种以权力配置资源为特征的现象的发展蔓延,有可能导致市场经的变为,为权力经济、权贵经济的产生提供可能。

第二,灰色权力的肆虐,直接威胁着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市场经济本来应该是一种公平竞争的经济形态,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都要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约束自身的行为,通过严格的法律框架,规范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活动。而灰色权力以及灰色权力地带的出现,从基础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为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提供的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出现的大量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多数都与灰色权力的肆虐有关。

第三,灰色权力地带的产生,从根本上阻碍着我国真正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应当看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还很不完善。而要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灰色权力、灰色资本对市场经济的干扰和破坏,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形态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使已经变形、扭曲的市场经济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铲除灰色权力、灰色资本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第四,灰色权力扭曲了国家整体的利益格局,加剧了官民冲突、劳资冲突和贫富冲突。目前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地表现为官民冲突、劳资冲突和贫富冲突。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导致整体的利益格局不合理。在这个过程中,灰色权力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因此,遏制灰色权力的泛滥,就成为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家利益格局的重要内容。第五,灰色权力正在吞噬全国人民的福利。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中国的“四大差距”(即城乡、贫富、行业、地区)在市场化改革中度被放大,而且由于灰色权力的横行,也加快是社会财富向少数人和少数家庭集中。早在2009年,财政部就曾公布了一个关于财产性收入的统计数字。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这一现象说明,中国社会的财富积聚效应越来越高,灰色权力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