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政府与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两个突出问题。在我国,政府作用与国有经济有内在联系,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国有经济的改革也很难到位。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职能转变有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政府在推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即增长主义政府的倾向具有普遍性;二是经济社会转型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政府转型何去何从,面临着多方面挑战。这里,简要地提出以下5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要不要明确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即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企业尚未成为市场主体的背景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直接抓经济建设,并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扩大经济总量;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以后,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是社会,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才能为企业、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重要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条件下,政府以公共服务为中心是保证企业、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概括讲,政府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制度性公共服务。从地方层面来说,有三件事很重要:
1.严格的市场监管。现在的市场环境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面临着相当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地方政府应当扭转重投资、轻消费,重短期、轻长期,重经济、轻社会的增长主义倾向,下气力解决食品、药品等消费市场的监管问题,创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改变居民消费倾向、消费预期的重大举措。地方政府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了,对消费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如果珠三角在2016年、广东省在2018年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会对广东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作用,也会对全国的发展方式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3.协调利益关系。从总的情况看,不着力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改革就难以往前走。这里讲三句话:第一句话,利益关系失衡是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第二句话,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是新阶段的基本公共需求;第三句话,建立利益诉求、利益表达的制度安排,并要把这种安排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由此就会在地方层面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研究政府应当把哪些事情交给社会,我想有四件事情很重要:第一,凡是属于企业的事情应当交给企业,按此改革审批制度;第二,凡是属于行业的事情应当交给行业,所以发展行业协会很重要;第三,凡是社会可以解决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交给社会,这样就需要积极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第四,社区是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要高度重视社区在利益协调、利益表达中的重要平台作用。
二、要不要坚持市场主导下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
在经济生活领域,是坚持市场主导下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还是坚持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的有限作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三个客观判断:第一,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一些条件、制度安排已经初步形成,这是一个大前提;第二,在市场主体形成、市场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政府的干预不是逐步地缩小,而是有所扩大;第三,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越来越大,与政府自身利益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强调政府干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前一段时间,应当说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有一定偏差:即政府的宏观调控过于偏重行政作用,忽略了调控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规范、发挥市场的作用。这两年的经济生活说明,政府干预经济权力的扩大不仅不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我的基本看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应当建立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的有限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